性别伪装下女性的觉醒和成长
2021-07-19郑晓畅
郑晓畅
一、引言
在中外文学史上,女扮男装的故事一直以一种独特的身份悬念而别具魅力:莎士比亚的经典喜剧《皆大欢喜》《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中国南北朝民歌《木兰辞》、徐渭杂剧《女状元辞凰得凤》、清代弹词《再生缘》等作品塑造了一群勇于通过易装冲破性别陈规、争取独立和自由的女性形象,备受历代中外读者的欢迎。在以男性为主的历史叙述中,女性话语一直被弱势的性别身份遮蔽。女扮男装的故事从某种程度上挣脱了女性在意识形态中受到的束缚,更体现出女性不亚于男性的智慧和胆识。本文通过比较莎士比亚戏剧和中国古典文学中部分经典的女扮男装故事,试图找寻这些故事当中蕴藏的异同,并对作品的时代价值和深远影响做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二、中外经典女扮男装故事
莎士比亚经典戏剧和中国古典文学不约而同地演绎了一些经典的女扮男装故事,作家们打破了传统女性贤妻良母的形象,让她们着男装闯入男性话语圈,展现出惊人的胆识和才华,故事也因此出现转机。
(一)黄崇嘏与鲍西娅
晚明时,进步思想家徐渭的杂剧《女状元辞凰得凤》根据五代时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成。黄崇嘏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十二岁时父母相继而亡,为解决温饱她穿上父亲旧服女扮男装进京科考,中状元后她坐镇公堂为百姓秉公办案,还原事件真相的同时亦惩罚了真凶,收获了百姓的尊重与爱戴。同样在法庭上与坏人斗智斗勇的鲍西娅是莎剧《威尼斯商人》中智慧女性的代表。当夏洛克气势汹汹地要求按约割肉时,安东尼奥束手无策,巴萨尼奥爱莫能助,公爵一筹莫展,鲍西娅却以法官严谨的逻辑智斗夏洛克,允许他只割肉不流血,终使安东尼奥化险为夷。女扮男装的鲍西娅展现了她临危不乱的气度担当和严谨巧妙的逻辑思辨,而法庭对决也成了全剧的经典和高潮。
创作者通过女扮男装赋予了两位女主“坐镇公堂”“法庭对决”的权力,展现出她们比之于男性达官贵人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聪慧和担当。在中国封建社会女性必须遵循“三从四德”的性别规范,连出门待客都受严格制约,而文艺复兴时的英国虽然高度崇尚自由平等,但女性并未在现实生活中获得与男性真正平等的权利,女性依旧是弱势群体。人文主义思想虽未给女性带来实质性的自由平等,却悄然为禁锢在父权与夫权下的女性开了扇窗。女扮男装正是女性意识觉醒的反映,女性伪装身份后凭着过人的胆识和智慧摆脱了性别束缚,打破了传统的性别对立。
(二)花木兰与罗瑟琳
中华经典的木兰从军故事源于北魏时期,那时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必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且体弱多病,家中弟弟尚年幼无法出征,所以木兰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军旅生活。木兰在隐瞒身份的同时与战士们奋勇杀敌、历尽艰辛,终不辱使命而凱旋,皇上因她功劳大欲封尚书郎,希望她能继续效力朝廷,然而木兰却恳求返乡补偿老父母这些年缺失的孝心。莎士比亚经典喜剧《皆大欢喜》中的罗瑟琳也有着类似花木兰女扮男装的救父经历。罗瑟琳的父亲被胞弟篡夺公爵之位后被迫流亡,不久罗瑟琳也遭到驱逐,不得已女扮男装逃亡寻父,与后来的恋人奥兰多不期而遇。受到兄长虐待的奥兰多以德报怨救了兄长,使兄长奥列佛良心发现,并与罗瑟琳的堂妹西莉娅撞出爱情的火花。他们帮助罗瑟琳在森林里找到了父亲,罗瑟琳的叔叔亦受隐士点拨,幡然悔悟后将公爵之位归还胞兄,他们的两个女儿也与自己的爱人历经甘苦,喜结良缘,皆大欢喜。
千百年来,《木兰辞》被历代中国人歌颂传唱,木兰女扮男装的形象多次被搬上中外各大舞台长演不衰,她的精神亦激励着千万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砥砺向前;而罗瑟琳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执着则体现出莎士比亚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神学主义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文艺复兴使人们开始逐渐释放人的真情实感,于是莎翁展开想象的羽翼,用女扮男装的戏剧技巧展现中世纪女性独立勇敢、智慧机敏的一面,为女性的重生展现了希望。
(三)孟丽君与薇奥拉
孟丽君是清代杭州女诗人陈端生长篇弹词《再生缘》的女主人公。故事发生在元代昆明的三大家族间,大学士孟士元之女孟丽君才貌无双,许配于云南总督之子皇甫少华。国丈刘捷之子欲娶丽君不成,遂百般构陷孟氏、皇甫两家。丽君男装潜逃更名应考,连中三元官拜兵部尚书,后推荐武艺高强的皇甫少华抵御外寇,大获全胜,少华封王,丽君也位及三台,却因酒醉暴露身份,皇上知后欲逼其为妃,丽君怒气交加,进退两难,陈端生至此掇笔。这部风采卓绝的传奇弹词,与古典名著《红楼梦》并称“南缘北梦”,遗憾的是却是一部未竟之作。丽君因父含冤株连,女扮男装为父沉冤昭雪的传奇故事数百年来被广为传唱,演绎作品层出不穷;莎剧《第十二夜》中的薇奥拉同样俘获了读者大众的心,她先是男扮成侍从获得公爵的信任,又以能言善辩的口才替公爵向奥丽维娅求爱,在奥丽维娅拒绝后又以敏锐的思辨让她后悔。热情、勇敢的薇奥拉以伪装的身份陪伴在公爵身边,不求回报地帮助他,也默默地爱着他,她在争取幸福的过程中无私忘我、坚贞不渝的品格让人动容。
弹词《再生缘》凝聚着女诗人陈端生对男权社会和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也寄托着无数闺阁知音对女性前途的憧憬和向往;而16世纪的欧洲对女性的赞美有着超前的革命性,《第十二夜》通过刻画才思敏捷、顾全大局的薇奥拉,挑战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世俗偏见。女扮男装赋予了这些女性双重身份,当她们以伪装的身份进入男性专属的权利空间时,她们亦可以自由地行使男性特权,完成本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也可以凭借真实的女性身份和观众共享这个“秘密”的身份悬念,含蓄地揭示剧中人物的行为意义。
三、上述故事的异曲同工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英文学作品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女扮男装的故事,反映了女性主义先驱反抗封建神学礼教、冲破性别规约的时代精神和勇气,体现了男权主导的社会中女性的觉醒和成长,这一系列故事情节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处,比较分析后可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解决困难,伪装性别
鲍西娅为解救未婚夫的挚友不得不扮作男性法官才有权进入法庭;罗瑟琳被叔叔流放后为寻找父亲扮成男性而方便混迹于亚登森林;薇奥拉与哥哥失散后为打探消息扮成男性侍从才得以获取公爵的信任;花木兰只有扮成男性才可能进入军营,实现为父从军的心愿、完成保家卫国的使命;黄崇嘏和孟丽君只有扮成男性后才有权参加科举考试,从而有审案洗冤的可能。
(二)巧断公案,展现智慧
鲍西娅女扮男装出席法庭,机智地解救了诚恳善良的安东尼奥,也狠狠地惩治了奸商夏洛克;黄崇嘏伪装成男性参加科考一举夺得前蜀状元,上任后能谋善断、公正敏捷,为民主持公道,在百姓中立下了良好的口碑;孟丽君因父含冤株连,女扮男装更名潜逃后应考连中三元,官拜兵部尚书,终为父亲沉冤昭雪。
(三)追求幸福,回归婚姻
薇奥拉在公爵身边当侍童时爱上了公爵,最后如愿嫁给了他;鲍西娅扮成男性解救了未婚夫的挚友后,便与未婚夫步入了婚姻殿堂;罗瑟琳在亚登森林和奥兰多不期而遇,与之历经甘苦、喜结良缘;花木兰战功显赫被封尚书,但她选择了还乡尽孝成家;周庠欲把女儿嫁给黄崇嘏时,她只好表明女性身份而嫁给了周庠之子。不管多么气派的男装,这些女性们都无法摆脱真实的性别身份,在回归家庭生活中结束了波澜曲折、可歌可泣的男装故事。
四、女扮男装故事的价值和影响
中西文学作品中的“女扮男装”是作者塑造人物构筑情节的重要方法,女性人物伪装身份后有了男性的特权也呈现出新鲜的美感。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女性受到严格的社会规约,为了参与和其身份性别不符的社会活动,只能乔装成男性,而作者要想歌颂女性不输于男性的智慧和才干,女扮男装无疑成了作家们十分喜爱的故事题材。在莎士比亚所处的文艺复兴时期,提倡个性解放以人为中心,一些人文主义者开始对女性有了许多大胆的设想,莎士比亚从真实的社会生活出发,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敢爱敢恨、敢于追求自由幸福、不受制于性别约束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们的传奇故事展示了女性的魅力和魄力,体现了不屈从于男权中心的时代精神和追求男女平等的社会理想。文学家、思想家们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呈现了一个“颇具改革意义的预见”,人类思想惊人的相似性和趋同性,为后世的女权主义者们探寻女性人格、争取女性权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