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创融合”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及实践研究

2021-07-19刘琴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15期
关键词:专创融合创新创业课程设计

刘琴

摘要:高职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设计是将专业课程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通过对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以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四个方面来开展教学情景,以此来训练学生设计、开发、建立数据库系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专业技能。

关键词: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15-0114-03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潮流引导下,高职院校抓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明文规定:高职教育应在教育过程中自始至终地融入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实现“专创融合”,即专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它是高职教育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中国制造2025”高技能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

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创新,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是创业,创新与创业综合起来组成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培养不够,没有更好地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只是通过通识课、讲座、名人轶事等形式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思想的渗透。通过“专创融合”可以破解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的问题,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目的。

1 浅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1]

通过梳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施情况,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 以公需课的形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同时传授给学生与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对创新创业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 依托于项目,比如通过教师申请的项目,学生参与其中,进而在项目的实施中依据实际的需要,面向学生,举办创新创业相关培训课程。通过这种方式,并不能有效锤炼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

3) 依托于专创融合,也就是将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教育结合起来,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但是,在融入过程中,专业课教育中会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相应学科的通识教育中,而并没有在专业课的教育中真正的渗透创新创业的思想。

由此,可以得知职业院校对于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仍然以单纯的理论知识为主,无法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说到底,只有依托专业课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才能让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改善职业院校学生的创业质量,拥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接下来,就以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数据库技术与应用为例来充分挖掘该课程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资源,通过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堂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维度构建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

2 基于“专创融合”的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2]

2.1 教学目标的设计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主要立足于专业教育,突出专业特色,强调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工作中,缺乏创新能力。“专创融合”教学理念要求专业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培养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素养兼备的综合型人才。因此,课程教学秉持以“立德树人、双创贯通、能力本位”为宗旨,对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具体确定为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能力目标以及创新创业目标等四个维度,详见表1:

2.2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开设在计算机专业大二第一学期,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同时为后续动态网站的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本、专创融合为线、秉持工作任务项目化的原则;以任务为载体、情景递进的要求设计教学环节,整个教学内容将围绕“CRM客户关系管理数据库”系统开发展开教学。

2.3 课程内容设计

根据“工作任务项目化”原则,按照任务载体、情景递进的要求整合课程内容,将整个教学围绕数据库系统的分析与开发过程展开,形成完整的工作流程。教学中注重将创新创业基础知识融入课程的每一个模块,引导学生在完成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不断培养创新创业意识,锻炼创新创业思维。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一共有六个模块即认识数据库,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建立、数据库查询、数据库编程以及数据库管理。

3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教学组织实施

3.1 教学方法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多媒体教室完成理论部分的讲授后,在云机房开展实践环节训练,这样安排教学,能够充分體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中教师分析并指导学生完成项目设计,通过师生双方充分互动,实现知识建构,完成教学目标。

1)教学围绕项目进行

以CRM客户关系管理数据库系统设计开发为例,教学中我们将CRM客户关系管理数据库系统项目贯穿教学始终。与学生共同完成需求分析与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数据表创建与管理等,教会学生查询数据表、建立存储过程、备份与恢复数据库、安全维护数据库等方法。

2)知识点融入教学过程

完成了教学任务及子任务,就意味着完成了整个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渗透融入各知识点,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完成任务,激发其创新能力。

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在一体化教室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对项目做出解释说明、对任务进行分解、解析知识点、演练示范;学生反复操作,在不断训练中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项目拓展案例分析、启发引导、任务驱动法贯穿整个教学。此外,围绕每一个学习情境提出的学习和工作任务,起到很好的导学作用,有效的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探究工作方法。

积极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方法并用。课前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学习通发布预习任务,在课中,教师检查学习任务、发布讨论话题;教师发挥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法的作用,组织学生扮演企业项目策划人、访谈员等角色,教师扮演客户进行模拟访谈训练、创新项目洽谈模拟训练等;组织学生开展案例讨论、项目组成员就工作任务展开讨论并通过演讲阐述讨论结果。学习过程中实现了创业意识的培养,创新创业技能的训练、创新项目的策划、创新项目的实施等有机结合。

3.2 过程性考核为主,考评方式多元化[3]

与传统教学相比,创新创业教学在原有的教会学生应用技能的基础上,更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更强调多方面、多视角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学业评价采用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考评,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模拟情景化操作的过程性考核,其所占总成绩的比重为80%。终结性评价是以笔试方式来考查评价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其所占总评成绩的比重为20%。与此同时,还需综合学生课堂出勤、答疑、完成作业情况、平时小测验、技能训练过程以及期末考试等,全方位、多样性地综合评价学生成绩,谨防以偏概全。具体教学评价方案如表2所示。

4 “专创融合”教学效果

4.1 创新创业技能大赛成绩显著提升

随着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本人所指导的学生在2020年我院举办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意即三创赛中获得了三等奖;在2020年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教育厅举办的第十二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了铜奖的好成绩。

4.2 激发学生实践兴趣,强化创新思维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教学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及实际能力的训练,在实训教学中能够以真实的项目和案例作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做到教、学、做相结合,强化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适时适度地激发学生实践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曾秀臻,李亚昕.论高职“专创融合”的课程选择及实施路径[J].职教论坛,2020,36(7):64-70.

[2] 李霞.“专创融合”的高职《物流市场调研》课程设计及应用研究[J].创新人才教育,2019(6):64-70

[3] 張如意.“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创课程专创融合创新模式的实践探究[J].今日财富,2020(24):70-71.

[4] 周洁,阴妮娜.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创教育中的课程建设改革研究——以“Photoshop图像处理”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32):44-45.

[5] 王进.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2(3):65-69.

【通联编辑:谢媛媛】

猜你喜欢

专创融合创新创业课程设计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浅析民办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