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探索乐趣多,自主学习有收获

2021-07-19余张红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16期
关键词:秦兵马俑兵马俑自学

余张红

摘要:“自育自学”的课堂模式,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温故知新”“兴趣是第一要素”三条教育规律。它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实践,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和协同合作的能力。本文结合自育自学理论,就如何在课堂上让每个孩子都能主动地去学习进行了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自育自学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实践

引言

2014年是我刚入学校的第一年,听很多老师提起“自育自学”。从那时起,慢慢地我对“自育自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幸,同事借了我一本何炳章老师的《从教育原点出发:“自育自学”理论与方法》,书中提到“自育自学”实验,具有自己系统的操作模式,由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带领学生积极地求知,不断地探索,感知课堂学习的乐趣。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使我很受启发。这一新颖的教育教学观点和方法的提出,让我对“自育自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初步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实践。

一、明确自学重点

教师必定是在研读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再明确自己教学的目标,明确学生自主學习的目标,让明确的目标指引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识技能。

《秦兵马俑》一文从两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兵马俑:(1)通过具体的数据和对比来说明兵马俑的规模宏大;(2)准确而细腻地描写秦兵马俑的独特魅力、类型众多、神态各异和个性鲜明。文章通过优美的文字、生动的描写、详细的列举和丰富的想象,让人读来如同身临其境,字里行间洋溢着祖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想要学生一下子抓住这么多的要点其实难度较大,但文章条理清晰,只要抓住主线就能迅速厘清文章脉络。于是我设计的自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充分地朗读来感知“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同时,适时地启发学生理解过渡句、中心句和说明方法的使用。在设计过程中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

二、围绕重点自学

有效地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自主讨论,是引导自学的关键之一。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引导作用必须贯穿始终。

将班级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学生参与到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小组中进行学习,围绕文章的中心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展开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在朗读、讨论、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感受秦兵马俑的魅力。在小组合作中,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在这一过程注重学生的倾听、表达与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这一过程的设计,我体会到抓住自学重点的同时也在锻炼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文本的基础上能展开丰富的联想,同时让学生获得自我展示的机会,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真正做到学语文用语文。

三、交流自学情况

交流自学情况,是对学生进一步进行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和讨论,解决学生在阅读教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课文《秦兵马俑》第4~9自然段重点描写的是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各种形态兵马俑的句子,感受不同兵马俑的不同特点。然后组织交流,想一想会用什么词语来赞美兵马俑。采取小组合作竞争的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待相同的学习内容,学生肯定会有不同的见解。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有了自由的思维就有了学习交流火花的碰撞。结束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自主介绍自己喜欢的兵马俑,这样安排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了,对自己喜欢的兵马俑各抒己见。从学生精彩的介绍中我感受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验证了课堂的有效性,兵马俑的形态在学生们的描述中变得活灵活现。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在交流中得到了提升,充分培养了学生词语的积累和运用能力。

四、点拨自学得失

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学生肯定会遇到各方面的困难,而这个时候必须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自育自学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学习《秦兵马俑》之前,很多学生对兵马俑是知之甚少的,课前我了解到班级只有一位同学去参观过这一伟大奇迹。我便以此为契机,把课堂的导入交给他,告诉他介绍的重点和方法,让他自主制作PPT,带领着同学们走进这篇文质兼美的优美课文中。

五、巩固自学成果

巩固自学成果是“引导自学”课堂教学中的点睛之笔,对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巩固作用,同时也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提升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堂练习可以使所学知识得以及时反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继续积极主动去探索新的知识。

学语文的最终目标是用语文,为了巩固这一课的自学成果,在课堂的最后我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班级划分为三组,每组完成一个目标,拿出笔,学着文中的方法动笔写一写,抒发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结语

“自育自学”的教学模式和班级管理模式,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我在采用“自育自学”的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有困惑,有不解,但更多的是在课堂上看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取得点点滴滴的进步。“自育自学”任重道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不断地钻研、实践,才能收获更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何炳章.从教育原点出发:“自育自学”理论与方法.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

〖2〗石依依.从“原点出发”引领“自育自学”.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8).

〖3〗史承灼.让教育少一些矫饰:史承灼教育工作散记.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

〖4〗“自育自学”理论、实验和实现形式简介〖N〗.中国教师报,20171108.

〖5〗许金玲.红花绿叶和谐美:教《秦兵马俑》有感.成才之路,2012(32).

〖6〗刘忠兰.让想象从这里展翅:《秦兵马俑》教学有感.读写算:教师版,2016(7).

〖7〗林雪琼.如何设计练习,提高训练的实效性.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2015(1).

〖8〗吕娟.探究说明文文本教学价值.小学生作文辅导,2018(11).

猜你喜欢

秦兵马俑兵马俑自学
不可思议的秦兵马俑
兵马俑修复:为你,千千万万遍
中国出土2100年前的迷你兵马俑
社会版(五)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教学实录与评析
秦兵马俑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启示
挖“兵马俑”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