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我们扛着镢头到广西制种
2021-07-19
1975年,由于雜交水稻刚刚推广,种子稀缺,笔者所在的湖南安仁县有关部门积极组织本县各公社(1980年改为乡镇)技术力量,远赴秋冬无霜冻的广西、海南岛进行秋季制种,以保障全县对杂交水稻种子的需求,也为各个公社发展杂交水稻培育一批农民技术员。那年高中毕业已3年、在红星公社广义大队(后改为羊脑乡广义村)务农的我有幸被派到广西制种……
1975年7月初,我们一行30来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广西吴圩镇那美大队那美小学驻地。除安仁县农科所的周书记、王技术员及其工友外,我们27人还多了一件特殊的行李——每人肩上扛着一把镢头。
当地生产队给我们划了30亩制种田,并送来了七八头牛与犁具。犁田耙田对我们这些农村小伙子来说不是难事,难的是插秧。这插秧还真繁琐,不育系繁殖田块,每插两行父本,空两行留作插母本,父本秧插完了,收尽田中剩余秧苗,再插母本。父本母本一根都不能乱插。而恢复系插秧也一样,先插父本,每插一行父本秧空五行,留到半月后插母本,插母本时父本禾苗已有尺多高了。
9月中旬,稻子开花了,这半个月的主要任务是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2时“赶花粉”。由于我们都没接触过水稻杂交制种,最初大家都想不通:禾苗正开花授粉时,人为地用竹竿、绳子在稻穗花上刮过来、刮过去,不对稻穗花造成损伤么?
针对我们的疑惑,指导制种的王技术员干脆把课堂搬到田间。
原来常规水稻是雌雄同株白花授粉,而水稻三系杂交制种是雌雄异株,母本植株雌蕊发育正常,但雄蕊退化(即没有花粉),全靠外来的花粉来授精,子房才能发育成谷子(这类稻子称“不育系”)。我们人为用绳子、竹竿摇动父本植株(保持系或恢复系,它们属常规稻,白花授粉),使花囊内的花粉播散出去,借助弹力、空气流动力,使花粉传播的范围更大,利用率也更大,周围的不育系雌蕊授花粉的机会更多,更及时,这样能提高结实率,以达到提高制种产量的目的。想不到“赶花粉”还有这般学问。王技术员的讲解无疑激起了我们探究杂交水稻制种的兴趣。
10月中句稻子成熟了,该收割了。这收割阶段可把我们累坏了。一是收割时,每丘田块都是先收母本,留下父本,待母本收完晒干装包后再收父本。收1亩所花的功夫比一般收2亩的时间都多;二是脱粒、翻晒费时费力。当地没有打禾机,也没有风车,我们只得照当地老方法,把田里割下的稻子,一捆捆地抱到机耕路边,装上板车,用水牛一板车一板车地拖到屋后的晒谷场卸下,在场上摊开铺平,厚
约尺许,再让牛拉着石碾子在厚厚的稻子上滚动碾压。碾压几遍后又用叉子将秸秆翻一遍,继续碾,这样翻碾两三轮,直到谷子全部脱粒,才卸下牛与石碾子,用叉子将稻秸秆像炒菜一样翻挑几遍,把谷子抖落。这样待秸秆去掉后,再把谷子摊开晾晒。
晒干后,因为没有风车,大家又只有按当地人方法,人手一个圆箕,端起一圆箕谷子举至平肩高,再一边高一边低地让谷子从圆箕里滚下,借自然清风扬去瘪谷与灰尘。扬干净后的谷子才是我们历尽千辛万苦得来的杂交水稻种子。
那次到广西制种,我们虽然吃了不少苦头,但是也学到了不少技术。后来大家还都成了安仁第一批杂交水稻制种的农民技术员,为我县保证杂交水稻种子自给与快速普及杂交水稻种植,打下了技术基础。(摘自《文史博览》 口述/段祥生 整理/段亮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