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企业创新战略
2021-07-19王毅
王毅
2020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发展格局是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思考,也是对国际新形势的战略应对,更是对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的战略指引。实现高质量增长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创新驱动发展是一个基本要求。
企业是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重要主体。企业创新战略如何响应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本文首先阐述双循环发展战略的技术情景和市场情景,这是企业创新战略依赖的两个重要情景因素。然后根据技术和市场两个维度,本文阐述企业单循环创新战略。在此基础上,按照企业单循环创新战略的组合方式,本文再阐述企业双循环创新戰略。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技术情景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们一方面期待新技术、新产业的出现把世界经济从危机中带出来,另一方面看到了以亚马逊、苹果、谷歌、微软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硬件、软件和服务商的规模快速扩张,资本市场对亚马逊、苹果、谷歌、微软的估值做出了更为积极的反映。2020年新冠疫情下的世界经济遭遇重创,资本市场一方面继续拉高亚马逊、苹果、谷歌、微软的估值,另一方面对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兴汽车厂商热情追捧。最近10年以来的这些企业发展状况表明,技术的规模经济效应越来越强。基于技术的竞争中,赢家通吃效应日益明显,领先企业形成垄断的态势增强。对这些领先企业的认可中,饱含了世界经济对新技术和新格局的期待。我国企业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将面对的技术情景是:国内国外技术来源的新平衡,在全球技术发展前沿作贡献。
国内国外技术来源的新平衡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企业经历了分别以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为主的阶段。国外的成熟技术甚至能以先进技术的姿态进入我国。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国内国外技术来源的旧平衡是不对称平衡。这种不对称平衡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重心不对称,国外技术更偏重于技术原理,国内技术更偏重于应用端,侧重对技术应用情景的响应;二是技术份量不对称,国外技术被认为份量大,国内技术贡献的份量小;三是技术价值获取不对称,国外技术在价值获取方面占据主导地位,有时甚至可以无代价或低代价集成来自应用端的技术,例如VCD播放机领域由整机厂商开发的纠错、容错等外围电路,很方便地被解码芯片集成。
对于创新能力日益增强的我国企业来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国内国外技术来源的新平衡是对称平衡:一是技术重心的对称,既可以表现为对某一技术原理的共同贡献,也可以表现为对差异化技术原理的独特贡献,这种对称由技术组织或技术共同体来判定;二是技术份量的对称,表现为数量贡献方面的匹配平衡,这种对称由同行或上下游企业来判定;三是技术价值获取的对称,这种对称由用户价值来判定。
国内国外技术来源新平衡的情景一方面来自于外部的压力和期望,不对称的旧平衡不可持续;另一方面来自我国企业发展的内部动力。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都需要我国企业更加努力,不只是去预测对称平衡,更要去创造对称平衡。
在全球技术发展前沿做贡献
工业革命以来,改变世界的四大机器是蒸汽机、发电机、内燃机和计算机。20世纪的四大发明是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和激光器。以这些标志性的技术发展为代表的技术体系中,我国企业在全球技术发展前沿的贡献尚未大规模展开。与国内国外技术来源对称平衡相对应的情景因素就是,我国企业在全球技术发展前沿做贡献,在一些前沿领域留下烙印。我国企业在全球技术发展前沿领域的贡献已经开始初现端倪,将会有更多企业往这个方向努力。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市场情景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为市场情景确定了基本框架。市场在创新的孕育和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企业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将面对的市场情景是:国内国外市场的新平衡,在技术发展前沿与国内市场互动。
国内国外市场的新平衡
国内国外市场的新平衡包括时间平衡、性能平衡、价格平衡等,新平衡相对于旧平衡,国内国外市场更为匀质,从有差异的旧平衡走向无差异的新平衡。从时间平衡来看,国内市场原来滞后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市场,这一方面为我国企业带来了从国内市场后发追赶的机会,另一方面也造成国内市场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市场的局面,难以支持新产品和新服务的率先采用。新平衡将带来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在时间上的同步,甚至在某些产品和服务领域形成在时间上的超前。从性能平衡来看,一方面是主流市场性能指标的匀质化,另一方面是针对国内市场的特定性能不再只是一种适应性改进,而是可能成为对国外市场的示范和先导。从价格平衡来看,一方面是进口物品的国内国外的价格匀质化,另一方面是出口物品的国内国外价格匀质化。时间平衡、性能平衡、价格平衡的匀质化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为我国企业创新带来新的机遇。
在技术发展前沿与国内市场互动
新技术孕育阶段,市场的快速反馈和对技术性能可接受程度的检验,对于新技术发展特别关键。我国企业将有更多机会在技术发展前沿努力,这些努力需要跟市场形成良性互动。国内市场在支撑企业进行技术发展前沿工作的作用将会增强。良好互动情景的形成是企业和市场共同努力的结果。一方面,我国企业会更多地在全球技术发展前沿做贡献。另一方面,市场中会形成支持企业发展前沿技术的用户群体。这样的国内市场具有以下特征:有一批具有技术发烧友特征的用户,对于新技术的应用有强烈兴趣并大力支持;用户容忍新技术带来的一些缺点和不足;用户对新技术应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靠谱和失效习以为常;这些用户具有较高的货币或时间支付能力,或者说对价格和时间付出不敏感。
企业单循环创新战略
技术和市场是企业创新战略的两个重要维度。技术是指能用于产品和服务的开发、生产(运营)和交付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技能。技术的载体有技术资料、人员、原材料、零部件、工艺、运营过程、设备和工具等。我们要特别强调,零部件和原材料中有时候技术成分很高。例如,传统的燃油汽车,70%的技术分布在零部件厂家。整机厂商为了更好地进行系统整合,也会掌握部分零部件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让整机厂商对零部件技术的掌握更为便捷。对于电子产品来说,很多技术在芯片中。芯片又分为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制造技术分布在设备、原材料、工艺等模块之中。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产品或服务中的知识越密集,技术分布就会更为广泛。市场是产品或服务触达之处的结合,对于企业创新来说,市场不只是一个产品或服务的交易场所,还是实现产品/服务与用户的知识交互场所,这对企业创新的验证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讨论双循环发展格局中的企业创新战略。因此,在技术和市场两个维度中引入国内国外的分布。单循环是双循环的基础,这里先讨论企业单循环创新战略。如图1所示,可以区分四种类型的企业单循环创新战略:国内单循环、离岸单循环、内向单循环、外向单循环。
国内单循环创新战略
国内单循环创新战略指的是企业创新的市场在国内、创新的技术来源主要在国内。国内的技术用于国内市场,国内单循环不仅能够支持技术的萌芽和发展,而且能够让创新在财务上良性循环。
国内单循环创新战略至少适用于两个情景:一是国外技术封锁,有可能是全面封鎖,也可能是特定技术封锁,比如常见的国防军工技术,这些创新的国内单循环既有实现技术自主的需要,也有技术来源受限的无奈;另一个是适应国内特殊需求的技术,在技术发展初期或之后的相当长时间内,只有国内存在特殊的需求条件,例如货运列车的高速重载技术、凉茶饮品技术、中成药技术等。国内单循环创新战略需要国内市场有一定规模,以及国内用户对企业创新的信任与支持。
国内单循环创新战略的优势是自主可控可扩展,三点有利之处:如果拥有的技术在全球范围处于优势地位,会有独享的垄断优势,甚至会对国家地位提升有独特贡献;如果拥有的技术足以跟先进国家抗衡,能促进形成人优我有的平衡局面;如果特殊需求条件能够发展成为全球一般需求,将在特定产业带来足够强的先发优势。
图1 单循环创新战略
国内单循环创新战略的劣势是可能陷入低水平怪圈:如果跟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拉大,这个差距有可能不是缩小,而是往差距更大方向发展;如果国内用户不是容忍技术进步带来的缺点、而是长时间容忍低技术水平,会为这种低水平提供生存土壤;如果要跳出低水平怪圈,一方面是要持续增大人员和资金投入,另一方面是要形成严苛的用户标准,用鼓励和期待促进技术进步。
离岸单循环创新战略
离岸单循环创新战略指的是企业创新的市场在国外、创新的技术来源主要在国外。国外的技术用于国外市场,技术和市场两头在外,一般是在整个价值链上增加值相对小、技术水平相对低的制造(或仅仅其中的整装、封装等环节)在国内。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主要是在国外。另一种情况是在国外建立的分支机构,能在国外针对国外市场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
离岸单循环创新战略中的第一种情形,技术和市场两头在外,企业的创新主要在制造环节,依靠工艺创新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质量。我国在塑料礼品、服装、鞋帽、家用电器、消费电子等多个产业的对外贸易,都是从两头在外这样的情形起步,通过不断创新赢得国外企业订单,成就了我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位置。
离岸单循环创新战略中的第二种情形,属于企业跨国运营的一种形式,技术来源和市场可能在一个区域、也有可能分离。一般来说技术来源地是技术资源丰富的区域,而且对国外投资者持欢迎和鼓励态度。如果没有国内的支持和协同,这种运营形式的挑战会非常大。
离岸单循环创新战略的优点是能够在全球价值链中找到一个相对较薄或较远的环节切入,一方面是能够集中一点创新到极致,特别是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面,另一方面是为技术进步找到一个合适的起点,为之后的双循环互动做好准备。
离岸单循环创新战略的缺点是有可能从离岸变成飞地,这个环节可能飞到其他国家去,甚至回归到技术来源国。离岸单循环创新战略一方面是需要在工艺创新等方面形成壁垒;另一方面是培育这个环节跟国内其他企业的关联,例如供应链等,能够为国外技术和市场带来更多互补增值,增加粘性。
内向单循环创新战略
内向单循环创新战略指的是企业创新的技术来源主要在国外、创新的市场在国内。国外的技术用于国内市场,国外技术在国内市场实现价值。国外的技术供给方以较小的边际成本获得更多价值,企业通过对国内市场的供给获得价值。已有技术扩大市场应用带来的价值为双方分享,是一个双赢的安排。国外技术在很多时候需要适应与技术来源地有差异的条件,企业能够在这方面进行适应国内市场的创新。
内向单循环创新战略的国外技术来源可以有多种形式,包括技术引进、技术许可、合资企业安排等。在国内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国内市场也欢迎国外的上一代甚至上几代技术时,内向单循环创新战略是相对容易实施的战略。企业通过技术学习,会改进、提升来源于国内的技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企业大量引进、重复引进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对国外的技术供给者非常有利。虽然付出的技术引进代价过高,我们也通过进入的企业数量多,培养起了国内的竞争环境,这样才有内向单循环创新战略实施成功的企业从竞争中脱颖而出,甚至能够发展到自主创新,不只是供应国内市场,而且供应全球市场。海尔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内向单循环创新战略的优势是能够依托国内市场的优势,尤其是国内市场需求大、需求差异分布广时,我国企业能够从国内市场的需求出发,找到技术升级的路径。除了国内市场大之外,企业之间的竞争对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也很重要。
随着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国外国内的技术水平差距逐渐缩小,这时再以原来的形式实施内向单循环创新战略,从国外技术来源的角度,就会比之前困难得多。内向单循环创新战略需要的技术水平更高,甚至有可能是最新的技术。技术许可、技术购买或者技术联盟这样的形式会更为合适。内向单循环创新战略的主体也可能发生变化,除了我国企业和合资企业之外,国外企业在我国境内设立的独立子公司,也是一种可以接受的方式,例如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就成为我国首个外商独资整车制造项目,特斯拉的所有新车型都能在这里制造和销售,前期主要满足我国市场用户的需求。
外向单循环创新战略
外向单循环创新战略指的是企业创新的技术来源主要在国内、创新的市场在国外。对于国内具有技术优势、国外有大量需求的情况,外向单循环创新战略比较合适。对于一些国内市场相对较小、国外市场空间大的企业,创新的市场反馈主要来自于国外,国内的技术和国外的市场要在循环中形成良性互动。
外向单循环创新战略的基础是国内具有技术优势,需要在技术方面的努力和长期坚持,甚至是有一些偏执。例如我国的稀土提炼技术,是学术界和产业一起经过多年努力,拥有了技术优势。大疆作为一家创业企业,在引爆国外市场之前,在无人机技术上经过了近10年的探索和积累。
外向单循环创新战略还要有对国外市场需求的敏感:一是感知国外市场作为领先市场的需求,在其有独特需求和较高支付意愿的领域进行创新,例如无人机航拍的需求、婴儿护理报警器等;二是对国外主流市场需求的把握,例如全球数字平板电视对传统模拟CRT电视的取代,电视机的主流市场将发生变革,韩国三星把握住了这个机遇。
随着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外向单循环创新战略能够成功的领域就会越多,技术积累和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都会提供条件,优势从制造领域向技术领域提升。从创新的角度看,外向单循环创新战略的风险来自于市场距离,一方面容易形成市场误判,另一方面是市场和技术的互动时间长、对技术改进和发展不利。这些风险可以通过双循环创新战略来化解。
图2 双循环创新战略
企业双循环创新战略
在单循环创新战略的基础上,企业可以组合形成五类双循环创新战略(见图2)所示:平原双循环创新战略、高地双循环创新战略、海洋双循环创新战略、沙滩双循环创新战略、生态双循环创新战略。下面予以详细阐释。
平原双循环创新战略
平原双循环创新战略是国内单循环和内向单循环的组合,把国内和国外的技术来源都应用于国内市场。平原双循环创新战略中的双循环互动形式有:从内向单循环到双循环、从国内单循环到双循环、内向和国内同步互动双循环。
从内向单循环到平原双循环创新战略,企业从国外取得的技术来源起步,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过程中,随着创新能力的提升,既有可能在其中加入自主开发和积累形成的技术,也有可能加入国内合作单位的技术,然后能够结合国外技术和国内技术来更好地满足国内用户需求,有些企业甚至能形成独特的技术体系,产生新的技术标准。我国企业在多个产业都以这样的方式实现了平原双循环创新战略。例如,我国高铁从引进国外多种技术发展到复兴号,国铁集团牵头组织国内相关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创新团队,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复兴号”全系列动车组技术。“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关键系统软件均为我国自主研发,在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到2020年底,时速160公里至350公里“复兴号”全系列动车组投入国内使用。
从国内单循环到平原双循环创新战略,企业从国内技术来源起步,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过程中,把合适的国外技术加进来,融合国内和国外技术,为用户创造更高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常常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国外有相对先进的技术,例如核心零部件方面的技术;二是国内的需求升级,原有技术满足不了用户。在这种形式的互动中,除了零部件采购之外,我国企业也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并购国外企业的形式。国外有些企业可能会由于原有市场狭窄而陷入困境,并购之后能带来双赢,双方都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国内市场的需求升级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内向和国内同步互动的平原双循环创新战略,企业从一开始就融合国内和国外的技术,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创新能力的提高,这种同步互动的平原双循环创新战略日益增多。例如小米手机是采用这种战略的典型企业,小米发现了国内对智能手机的需求,从培养自己的粉丝群体起步,逐步成长为居于前列的国产手机品牌,在这个过程中,小米既用了来自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技术,也有自己内部开发的技术,以更好地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对国内市场需求的理解、以及对全球技术资源分布的了解及其获取能力,是该战略成功的关键。
高地双循环创新战略
高地双循环创新战略是国内单循环和外向单循环的组合,把国内技术应用于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高原双循环创新战略中的双循环互动形式有:从外向单循环到双循环、从国内单循环到双循环、外向和国内同步互动双循环。
从外向单循环到高地双循环创新战略,企业先把国内技术应用于国外市场,然后再应用于国内市场。通俗地说,就是出口转内销,或者墙外开花墙内香。国内外需求特点的差异、或者支付能力的差异,会产生国外市场先行接受的情况。例如大疆的无人机,首先在国外市场被接受,之后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大疆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消费无人机企业。振华港机的集装箱起重机,先是由国外有条件的港口采用,然后被国内的港口采用,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从外向单循环到高地双循环创新战略,有相当大的挑战,需要有长远战略,以及对国外和国内市场的深刻理解。振华一开始确定的就是“先国外市场”的策略,开始接的国外订单,就没有从利润方面来考虑,而是考虑到质量、品牌和技术,为将来的市场扩张打基础。
从国内单循环到高地双循环创新战略,企业先把国内技术应用于国内市场,然后再应用于国外市场。这种战略方式的优势是国内市场能成率先应用新技术,为技术的迭代积累、尤其是技术发展初期的试错前进提供快速反馈。国内市场的需求能体现国外市场的需求,这种一致性可以降低进入国外市场的壁垒。
高地双循环和平原双循环相比,就在于国内国外市场的差异,体现为高低不平。國内国外市场的新平衡有利于高地双循环创新战略的成功。新平衡下国内国外市场之间的差异会缩小,国内市场的需求对国外市场的示范效应增强。如果国内市场成为了高峰,相对于国外市场有高度,这种带动效应就会更明显。从整体上来说,确立中国创新的品牌效应,对于高地双循环创新战略很有帮助。
海洋双循环创新战略
海洋双循环创新战略是离岸单循环和外向单循环的组合,把国内和国外技术应用于国外市场。因为其市场主要在海外,所以称为海洋双循环。海洋双循环创新战略的核心有两点:一是国内技术和国外技术的融合互动;二是企业对国外市场需求的把握,在创新中针对国外市场需求来整合国内外技术。国内市场相对较小的经济体,企业会倾向于采用海洋双循环创新战略。海洋双循环创新战略要求企业在国内有相当的创新能力,我们可以看到像新加坡等国家都有过鼓励在当地发展创新能力的政策,不只是鼓励国内企业,也鼓励跨国公司在当地建立研发中心。
我国国内市场较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鼓励企业实施海洋双循环创新战略:一是企业到国外投资,跟当地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创办合资企业,或者创办独资企业,既应用国内的技术积累,也融合当地各类产学研机构的创新能力,针对国外市场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二是欢迎境外跨国公司来我国设立创新中心,或者提升在我国国内机构的创新能力,能够融合其母国和我国的各自技术优势,来针对国外市场进行创新,是之前的离岸单循环创新战略的升级版。从发展趋势来看,海洋双循环创新战略是我国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我国企业和境外跨国公司的创新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沙滩双循环创新战略
沙滩双循环创新战略是离岸单循环和内向单循环的组合,把国外技术应用于国内和国外市场。这种战略寓意为沙滩,一方面是因为沙滩是海洋与陆地的交界处,代表国内和国外市场的结合,另一方面是以国外技术为主,基础坚实程度要密切关注。
沙滩双循环创新战略的一个起点是离岸单循环,利用国外技术,从国外市场起步。一般来说,市场具有当地化亲和力,国外技术的拥有者对于国外市场的理解会更为准确,技术和市场在创新中的交互迭代容易实现。在国外市场成为领先企业之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就可以服务于国内市场。同时服务于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会给创新能力的提升带来新机会。一些跨国公司设立在我国的生产基地,都以这种方式实现了沙滩双循环创新战略。
沙滩双循环创新战略的另一个起点是内向单循环。随着企业内向单循环创新战略的成功,产品也能满足国外市场的需要,从而进入沙滩双循环创新战略的阶段。企业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要关注的是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标准统一、技术水平统一,要应用国外和国内技术标准中的就高不就低原则,在全球市场树立高标准。
随着国内国外技术来源的新平衡和国内国外市场的新平衡情景的出现,利用国外技术同时满足国内和国外市场的沙滩双循环创新战略会有更多成功可能。这个情景下,企业可以利用国外的新兴技术、甚至是萌芽技术来实现沙滩双循环创新战略。无锡尚德创始人施正荣从澳大利亚回国创办企业,很快成为全球四大光伏企业之一,施正荣也一度成为大陆首富,可以说是沙滩双循环创新战略的一个典型代表。无锡尚德后来由于各种原因陷入破产境地,这虽然不是沙滩双循环创新战略必然会带来的问题,但也说明沙滩双循环创新战略中隐藏着一定风险。双循环发展格局下,新技术平衡和新市场平衡的形成,沙滩双循环创新战略的风险会越来越低。
生态双循环创新战略
生态双循环创新战略是公司同时融合国内和国外技术来源,同时为国内和国外市场提供产品和(或)服务。生态双循环创新战略是双循环创新战略的高级形式,其难度相对较高,既要融合国外和国内不同的技术来源,也要发现和利用国内国外市场之间的互动和相互促进,企业常常在国内国外构建其一个密切关联的生态系统,实现主体之间的正反馈互动,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国内国外技术来源的新平衡和国内国外市场的新平衡情景下,我国企业采用生态双循环创新战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都会有提高,有可能出现一批创新驱动的国际化公司。生态双循环创新战略的实施会有很多挑战,包括但不限于:为创新生态系统提供正反馈涌现的初始能量;建立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利互惠正反馈机制。
为创新生态系统提供正反馈涌现的初始能量可以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持续的知识创造能力,新知识的创造和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大规模复用,这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活力来源,初始的新知识注入如果有效,运转起来的创新生态系统就能实现知识创造和应用的良性循环,企业要能够有效融合国内和国外技术来源,实现新知识的创造和注入;二是来自于市场的正反馈,这里面既有从财务上来说的第一桶金,也有市场对新知识价值的肯定和认可,并且给下一步的知识创造提供反馈;三是初始资本的注入,初始状态可能是知识创造过程中需要投入,来自市场有对知识应用和新产品性能的认可、以及知识创造方面的正反馈,但这两方面都需要财务的支持,初始能力的来源离不开资本的支持。
建立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利互惠正反馈机制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生态双循环创新战略中的参与主体多,知识链和价值链在生态系统中多处呈现网状交叉分布,这张网络要能够持续运转而且实现自我增长的话,需要在主体之间建立正反馈机制。例如各个参与主体的知识之间的相互正反馈、不同主体的投入机制、不同主体的收益机制等,而且這些主体分布范围比较广,彼此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大,挑战会很大。如小米这样的新兴企业,正前进在生态双循环创新战略的道路上,实现一个具有活力的、具有自组织能力的生态系统需要相对长期的努力。
基金资助: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2019IM05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