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图书馆资源聚合与服务研究
2021-07-19张颖
张颖
【摘 要】在近10年的图书馆建设发展中,智慧图书馆的运用和效能已经清晰可见,比如人脸识别等读者身份识别、智慧文献资源采购平台应用、数字资源的利用和推广、智慧化读者服务及读者大数据分析等,在图书馆日常运行中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利用自助借还等智能设备和读者大数据对疫情防控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显现出了智慧图书馆独有的优势。数字化技术推动的智慧图书馆建设,就如同赋予图书馆“大脑”,在大数据分析应用的背景下,实现各类资源聚合运转协同高效,助力图书馆管理运行现代化大踏步迈进,推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资源整合;服务
1.智慧图书馆资源聚合是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和智慧服务的基础
1.1建设更加开放、协同共享的海量资源体系。
新型智慧图书馆对各类文献资源的需求十分庞大。新基建、新技术的发展为巨大资源的存储和利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撑。由于物联网、云存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使得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信息资源、读者资源在数量、质量、形态、作用等多个方面发生变革性的改变,因此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要在两方面进行建设。一是建设更加开放的、形式更加多样化的资源,包括纸质图书期刊的资源、顺应读者需求的电子图书资源、为教学、科研、决策服务的各類数据库资源以及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各类大数据资源。二是要聚合各类资源,建设实体、数字、数据的进一步融合的,资源内容海量化、精准化、关联化的资源体系。“重视智慧图书馆与馆藏资源的融合发展,让新技术新理念与传统理念传统资源相互碰撞出鲜活的生命力。做到各地馆藏资源的充分发掘与利用,打造百花齐放的智慧图书馆新局面。”
1.2加强顶层设计,促进资源共建共享。
在当前智慧图书馆资源建设和资源聚合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资源孤岛”、“信息孤岛”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数字资源系统本身出发,认为信息孤岛是一个个不相链接、相对独立且类型不同的数字资源系统,因无法互联和共享资源,形成一个个封闭、分散的“岛屿”其中原因既有来自数据库供应商的限制,特别是国外数字资源供应商的重重限制等,也有图书馆之间的联动与合作不足导致资源浪费、数据重复等。这些矛盾的存在对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十分不利,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多元化建设都受到限制。因此,智慧图书馆的资源建设需要完善顶层设计,由于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是一个庞大且多样化资源聚合的体系,加强图书馆系统的协调运行设计至关重要。由国家层面或者地方图书馆主管部门进行顶层设计,以大量的数据和欣喜为基础,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实现共建共享。智慧图书馆资源建设顶层设计要有整体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2.智慧服务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和服务水平的体现
智慧服务,就是在资源智慧化聚合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智能设施设备,充分运用创造性智慧对资源与信息进行检索、整理、分析、重组,形成实用性的知识服务,有地支持用户的知识获取、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从阅读方式到获取知识途径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智慧图书馆的智慧服务不仅及时应用技术发展,还满足了读者的需求,也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2.1智慧化空间服务。
“智慧图书馆由“人、资源、空间”3个要素构成,以技术为基础,以服务为灵魂,并具备全面感知、互联互通、绿色发展、智慧服务与管理等特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全国各地都在新建图书馆,越来越多人因为图书馆良好的空间环境和阅读氛围而走进图书馆,享受图书馆的空间服务。由于资源类型的多样化以及服务模式的变革,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图书馆的空间服务进一步由传统的到馆服务向线下物理空间和线上虚拟空间的深度融合的空间服务转变。
在建筑层面,传统图书馆将物理空间与实体资源、文献服务结合,馆舍功能布局以文献服务为中心,建设大面积的文献存储与流通区域。而智慧图书馆的资源服务除了传统的文献服务,更呈现出多类型多元化的知识服务和文化服务。读者体验是智慧图书馆吸引读者到馆的关键,智慧图书馆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感应监控设备,将图书馆的建筑设备及硬件设施融合在一起,通过智能监测和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管控,实现图书馆建筑的整体智能运行。
2.2多元交互式智慧化读者服务。
智慧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模式应该以对资源与数据的深度挖掘为基础,充分利用图书馆知识体系和知识工具进行“智慧服务”,从而最终为读者提供一种具有需求分析功能的、顾问式的、有内涵的、高层次的服务。智慧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已经从传统的被动服务转变成主动服务。主动服务是一种精准的个性化服务。读者的信息与其使用图书馆的各类信息档案在智慧化服务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智慧图书馆要实现智慧化读者服务就要较早关注读者数据,重视读者服务需求、了解读者行为,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收集用户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形成用户动态模型和数据档案,进而进行读者的培养,与读者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才能精准开展个性化的主动而受读者欢迎的服务,确保智慧服务质量。
2.3基于图书馆特色的智慧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图书馆的智慧文化服务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媒体网络等对读者文化需求进行存储和传递,并根据读者的文化需求,结合自身空间资源和馆藏资源,并联合上游文化供给,为读者提供优化后的文化服务,满足文化社会需求。
智慧图书馆在文化资源的配置上具有优化和集成作用,同时又是当前实现将文化成果向公众进行传播和推广的有效途径。一是,智慧图书馆拥有完善的文化服务传输体系,可以利用交互智慧系统完善文化需求反馈渠道,建立文化服务菜单,以群众需求引导文化生活,完善文化服务或产品的选择,总体上实现了把质量优、互动性强、读者喜爱的文化产品输送到了读者中。二是,图书馆是具有容纳大量参与人员的场所,能举办大型的文化活动。智慧图书馆通过互联技术,可以加强图书馆与博物馆、展览馆、文化团体等组织合作,通过长效的协调机制,共同依循现代文化服务体系架构,推出“互联网+图书馆+文化+N”的模式,N是指任何的文化组织、文化内容、文化产品等,实现文化阵地共享、内容共享、数据共享。三是,智慧文化服务可以利用“云图书馆”的模式,综合运用云计算等技术整合文化资源,为读者提供一站式数字文化服务。读者可以利用电脑、手机、移动终端等,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获得文化服务内容。
2.4智慧化服务支撑。
智慧图书馆的构建以及智慧资源的服务都需要智能化以及信息技术的支撑,但更离不开人的智慧。构建智慧图书馆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引入智能化和信息技术人才,加强馆员再教育,学习新型智慧图书馆相关知识,学习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前沿知识以及相关技术和应用,提高智慧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打造新型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和人才储备。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智慧图书馆各方面的研究,成立相关项目并进行奖励创新,推广并应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成果和建设实践。
3.结语
智慧图书馆需要智慧资源聚合,需要提供智慧的服务。智慧图书馆建设将为我们的阅读、知识获取、数据服务、文化生活提供更多的便捷和更丰富的体验,应用前景极其广阔。主动适应社会、读者对智慧化图书馆的美好需求,按下智慧图书馆建设“加速键”,智慧图书馆的资源保存、知识传播、文化效应等建设成效必将为社会发展增添动能,造福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冉从敬,何梦婷.智慧图书馆资源服务模式及其实施策略[G].数字图书馆论坛,2018.
[2]肖莉杰.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对策研究[G].传播力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