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美,怡情,知涵
2021-07-19宋慧君
宋慧君
歌剧艺术的魅力
歌剧诞生于十六世纪末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它通过音乐与戏剧的结合,更有力地表达人类的情感,是人类艺术发展史上的瑰宝。宣叙调与咏叹调的结合,使得音乐的性格色彩更为饱满;极具穿透力的美声唱法,歌唱着人世间的爱恨情仇;独唱、重唱等多种演唱形式,使歌剧的舞台效果变得丰富多彩;管弦乐队的演奏烘托恢宏之势,富有戏剧张力的剧本和跌宕起伏的剧情唤起人们对人性、世界乃至宇宙等方面的思考。总而言之,歌剧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歌剧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历史的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戏剧性的手法,反映当时的思想浪潮及社会生活现况;以歌唱化的语言,倾诉对爱情的讴歌,对祖国的颂扬,或控诉生活的落魄、对现实的不满;以直观又夸张的表现形式,将影射着不同阶层的角色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歌剧好似一个历史的镌刻者,它记录了音乐由教堂和宫廷逐渐扩散开,直至普罗大众的发展历史,也谱写了因不同时期歌剧内容来源的不同以及音乐审美的不同随之发生改变的音乐语汇。因此,对歌剧艺术的学习与欣赏尤为重要,它不仅有助于提高音乐审美,拓宽艺术视野,更能增加知识储备,以更立体的感悟和多维化的视角,看待历史更替与思想发展。
歌剧作品寓“乐”于教
提及歌剧及歌剧表演,首先映入脑海的便是富丽堂皇的剧院和歌唱家们精湛的歌唱技艺。歌剧在大多数人心中仿佛是一种只能在音乐厅或者歌剧院欣赏的高雅艺术,离日常生活非常遥远。怎样把“阳春白雪”的歌剧引入日常生活之中?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如何将本土化的中国歌剧融入音乐艺术的架构中?诸如此类的问题虽因棘手存在已久,却也迫在眉睫。唯有先了解大众的音乐欣赏认知水平和对于歌剧的学习态度,才能在此基础之上提高对于歌剧的接受度,将音乐审美不再局限于流行声乐作品和器乐音乐之中,拓宽歌剧的受众群体。若将歌剧以培养兴趣的方式引入至大众视野,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由具有代表性、感染力的作品入手,通过参与歌剧的创作与表演,真实地领略歌剧本身的艺术文化和情感价值观。
诚如上海音乐出版社出品的《艺术》教材,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歌情乐韵、悦耳爽心”的第二课“音乐戏剧的演化”一课,就有由朱塞佩·威尔第(Giuesppe Verdi,1813—1901)创作的歌剧《茶花女》的内容。
朱塞佩·威尔第是西方音乐史上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之一。他一生专注于歌剧的创作,从1839年在米兰歌剧院公演的第一部歌剧《奥贝托》,到1897年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感恩赞》,在这五十八年中,他对于旋律的敏锐度和旺盛的创作力,使他创作了二十六部歌剧。
威尔第儿时因家境贫寒,最初的音乐启蒙是由小教堂里管风琴的音响和街头流浪艺人的音乐给予的。1832年,他在巴塞托的批发商巴雷吉的资助下,前往米兰考音乐学院。不幸的是,他被院方拒绝了,这次失败的经历对威尔第的影响巨大。他励志依靠自学著名音乐家们的曲谱,丰富自己对于音乐创作的知识架构。他通过抄谱,研究大师的创作技法,将多尼采蒂等人的歌剧烂熟于心。他的早期创作生涯几经波折,儿子与妻子的相继离世更是使他一度一蹶不振。转折点终于随着1842年歌剧《纳布科》的问世到来了。《纳布科》首演的成功不仅扭转了威尔第的生活,也让其歌剧的创作生涯从此走上了坦途。
威尔第的歌剧中有体现强烈爱国及民族情怀的作品,也有许多来源于文学戏剧名著的改编。在欧洲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的作品,都为作曲家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库。对于威尔第而言,莎士比亚、雨果、席勒、小仲马等人的作品都被他巧妙地运用在了音乐创作中。《茶花女》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部歌剧作品。
《茶花女》来源于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的文学巨著,1852年由小仲马自己改编成公演戏剧版本。這是一个写实的悲剧题材,以十八世纪华贵的巴黎贵族生活为背景。该部作品叙述了一个经典的爱情悲剧:男女主人公因为门户不当遭到阻拦的爱情,以女主角为了恋人的前途,牺牲了自己的真爱而告终。威尔第被女主人公维奥莱塔对于真诚爱情的渴望打动。彼时,虽然他正在创作与排练《游吟诗人》,但他仍以满腔热情投入到《茶花女》的创作中。歌剧通过灵活自如、富于表现力的咏叙调,表现了爱情细微层次的差别,描绘了因社会偏见而毁灭的爱情悲剧,倾诉了威尔第对维奥莱塔的同情及对当时存有的社会地位差异的不满。这也是咏叙调这一新型的声乐旋律风格首次从原有的宣叙调和咏叹调中脱胎而出的力作。作品更注重对人物的心理和性格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由于创作手法以完整叙述故事的一个阶段为主,音乐的结构布局发生了变化,模糊了传统“分曲”的界限,一气呵成。
作品中,威尔第为女主人公维奥莱塔创作了大量华彩的咏叙调,表现她内心的情感特征,合唱、重唱和乐队的烘托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华丽的花腔展示了维奥莱塔乐观刚强的一面,高亢的高音描绘了她悲愤而又无可奈何的情绪,低声的吟唱又表现出她的失落、伤心与绝望。威尔第通过节奏、速度、力度、和声色彩、配器及乐队恰如其分的编排和运用,使得维奥莱塔这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对作品经典片段的欣赏,便于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歌剧作品的文学美、音乐美、戏剧美。因此从经典作品入手是引领学生进入艺术殿堂的绝佳途径,也是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有效方法。
歌剧教学寓教于乐
音乐艺术的教学不能仅限于欣赏,表现、创作和感悟都不能纸上谈兵。在学习歌剧中宣叙调与咏叹调的区别时,首先要以生活化的方式引导,了解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差异,让学生以多样化的方式感受歌剧音乐色彩的魅力。通过将校园生活的日常情景对话以宣叙调的表达方式,用带有音调的念白和学生互动,将赞叹性的语气词用咏叹调的方式加以夸张化的描摹,使学生在逗趣的情境中,参与、了解两者的差异。在此基礎之上,将《茶花女》中的部分选段代入到角色扮演中,比如女仆与阿尔弗雷德的片段、维奥莱塔与阿尔弗雷德父亲对话的片段等,通过学生的想象进行演绎。虽效果远不及专业歌唱家的演绎,但其中的趣味性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得歌剧艺术更为“亲切”。
在角色演绎的趣味之外,还是要回归到作品本身的艺术效果来。通过交流歌剧《茶花女》的故事梗概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叙述维奥莱塔的悲惨命运,激发学生心中怜悯的共情。再通过分析威尔第在创作歌剧时对于剧情的一些调整,使结尾更具戏剧张力。阿尔弗雷德父亲的忏悔与阿尔佛雷德在维奥莱塔临死前的回归,使悲喜交加的剧情在情感上更加直击心灵。在维奥莱塔的咏叹调《永别了,美丽的回忆》中,女高音咏叹调第一段的小调色彩描写了维奥莱塔虚弱的身体和悲伤的情感;第二段的大调描写了她对美好爱情的回忆,充满了甜蜜与希望;第三段仍基于大调,音乐色彩发生巨大转变,描写了梦醒后一切回到了残酷现实中的场景,她乞求上帝饶恕她的过错,调性回归至悲伤的小调;最后,维奥莱塔用极其虚弱的声音停留在高音A上,表示一切都结束了。这首咏叹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维奥莱塔在临终前的悲伤、绝望与痛苦,让人为之动容。
歌剧音乐的多元化
歌剧源自欧洲,在我国的起步与发展比较晚,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伴随着新文化运动才传入中国。中国的音乐家们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使歌剧艺术不断完善发展,在西洋歌剧艺术的基础上融入中国的民族特色。在中学的艺术课堂里,从语言交流、文化理解、互动学习等的角度来看,中国歌剧更适合课堂教学的实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掌握歌剧历史的脉络,了解欣赏如《茶花女》之类的西方名作,也要将视野聚焦于中国歌剧。
在中国歌剧中,《白毛女》可谓极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创作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1945年,在中共七大准备召开之际,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曙光已经来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一些艺术家在院长周扬的指示下,根据流传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加以改编。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白了头发,故名“白毛女”。该剧采用中国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了戏曲音乐及其表现手法,并借鉴西欧歌剧的创作经验,是在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学生可以通过学唱《扎红头绳》片段,分析中国歌剧的艺术来源及特点,感受中国歌剧的民族特征。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了解诸如《草原之歌》《刘胡兰》等中国著名歌剧的剧目,更全面地拓展对于中国歌剧的认知,感受中国歌剧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对中西方歌剧作品的片段鉴赏、歌唱学习、互动创造、戏剧表演等环节,在寓“乐”于教、寓教于乐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音乐艺术的表现技能,增强艺术表达的自信。从对歌剧艺术的感性体验和艺术表现上升到理性认知和辨析,增进了对于歌剧文化的理解。
歌剧是一种文化遗产,它需要音乐家用歌唱的形式流传下去。与流行音乐相比,歌剧的受众相对较少,常被喻为“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除了带来音乐上的享受之外,它还能带给人们文化内涵的思考与人生的启发。歌剧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不仅需要艺术上的不断完善,更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在现代流行快餐文化盛行的年代,要静下心来观赏歌剧,感受到其中的艺术美和深刻内涵,显然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正确的引导,因此对青少年的培养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通过歌剧美好的旋律和歌声来启迪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理想,和艺术教育本身的目的息息相关。
歌剧往往是以一种较为夸张的、戏剧化的表现形式,或描摹文学戏剧作品,或暗指当时的社会现状与时代背景。歌剧以音乐性的语汇,倾诉着思想与历史的发展。歌剧的艺术教学不仅有助于使驻足于舞台上的歌剧艺术得到普及,提升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的兴趣,也有助于增进他们对文化、历史的理解,多维度地感知在源远历史长河中文化、思想变更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