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21-07-19邹曼
摘要:春晚是团圆的符号,是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类新奇富有创意的综艺节目纷至沓来,春晚整体发展却呈现萎靡之姿。河南春晚《唐宫夜宴》成为当下影响力非常高的一段表演,通过分析此节目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方式、匠人创新精神的坚守两个方面得出其大火原因,只有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才能延续华夏文明,古今结合、推陈出新才是春晚正确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春晚;《唐宫夜宴》;创新
一、春晚的发展现状
万家灯火通明时,阖家欢乐来相聚。自改革开放以来,春晚从首播就承载着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春晚呈现的方式和种类越来越多样化,诗词歌赋、曲艺杂技、相声小品等,春晚成为最具文化影响力的舞台。
近年来,春晚发展势头大不如前,歌曲传唱度不高、舞蹈不具代表性、小品不能反映社会现象,以前的春晚“造梗”,现在的春晚“用梗”。花样频出、种类繁杂,流量明星的加入增加了春晚参与人员的包容度,却频频传出假唱的尴尬新闻,流量为王的时代连春晚都没能避免。现如今,看春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在某社交平台上,看了春晚的网友居然被群嘲,甚至有的看了春晚节目名单就失去了观看的欲望,这不禁令人反思,为何春晚发展如此萎靡,人们为何越来越不买春晚的账了?
二、《唐宫夜宴》“出圈原因”
2021年河南春晚舞蹈节目《唐宫夜宴》讲述了十四个身穿唐服的女乐官去给皇上伴宴路上的趣事。精湛的舞技、制作精良的服化道、出神入化的科技配合、声动梁尘的配乐,这场传统文化与舞台表演的结合无疑给诸多春晚节目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例。
1.文化符号熠熠生辉
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漫漫长河,在岁月中静静沉淀,孕育诸多传统文化,舞蹈、绘画、诗词、戏曲、音乐等,每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中国不一样的民族气质,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是提炼并重组文化符号,形成典雅灵动的设计语言。如何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是中华儿女面临的挑战。
传统与新时代
如果舞俑在博物馆里“复活”,将会给观众带来怎样的视觉体验?观众的掌声已经给出了答案。夜幕星空之下,钢琴、钟磬和戏曲依次奏响,十四位身着锦衣华服的妙龄少女在博物馆中苏醒,她们手执琵琶、箜篌、横笛、排箫、手鼓等唐代古典乐器,在去给皇上伴宴的路程中,她们或嬉戏打闹、或对影梳妆、或扑蝶戏水,仿若穿越时空。此次表演充分运用5G+AR等新科技的技术处理,将舞台置身于更大的广度和维度中,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唐三彩、莲鹤方壶、妇好鴞尊、贾湖骨笛等文物置于透明玻璃罩中,恍若隔世,其中还出现许多名画拼接,比如一开场的背景图是唐代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其他画作则为张萱的《捣练图》、李思训的《明皇幸蜀图》、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隋朝壁画《备骑车行图》等。五分钟的光景里安排了五大场景和三大转场,画中游、池边闹,号角响起少女们立即整装待发,来到金碧辉煌的舞台中央,将观众带回到1500年前,再现雍容华贵、气势恢宏的大唐景象。
动与静
相比较于以往的古典舞作品中,《唐宫夜宴》不拘一格,不仅在形式上有创新,就连演员们的表演也大不相同。在观众的认知里,古典舞大都是柔美优雅的,而博物馆原本静态的唐俑们“复活”后,宛如精灵般,在伴宴的路上追逐嬉戏、窃窃私语、捉弄同伴、争相戏水打瞌睡,归队时神情端庄,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活脱脱就是现代少女的复刻。古灵精怪的她们可爱又真实,富有青春活力的表演赋予了唐俑鲜活的生命力,每个人都能在她们身上找到自己的缩影。恍惚间认识到,原来古代这些个个身怀舞技的女孩们,也是一个寻常百姓家的女儿,她们不再戴着神秘的面纱,和现代人有着一样的喜怒哀乐。
唐俑的动与文物古画的静之间有一股神奇力量,每一件文物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幅古画都有自己的历史,唐俑是它们中的一分子。经历漫漫长河,它们集聚在21世纪的博物馆中,供世人景仰。当女孩们在画中翩翩起舞时,山川不息、烟云缭绕,动静的映衬竟生出一种和谐之美,仿若它们自画中来,要到画中去,为舞台平添了一抹古韵。
视与听
无疑《唐宫夜宴》是一场视听盛宴。开场时,空中繁星点点,梦,开始了。转场运用了晕染特效,一滴点墨,将身处博物馆仍在嬉戏游玩的少女们带入了气势磅礴的山水画里,“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前阻青山,后倚廊桥,好似人在画中游。
随着一滴清脆水声进入第二个转场,幽暗星空下,云雾袅袅,池水叮咚,女孩们争相涌入御水边,开始梳妆打扮,中间的姑娘调皮地从水光潋滟的水面上舀起一勺水泼向身后的姐妹,这逼真的特效让人有身临其境之错觉。宫宴开始,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刚刚还在打闹的女孩们舞技惊绝、矫若游龙,精湛的表演让人们为之折服。
短短几分钟,共出现4次风格完全不同的配乐。开场时安宁静谧、身处文物间的活泼俏皮、临近溪水边时的婉转动人和进入大殿时的庄严肃穆,一静一动之际、起承转合之间将唐俑故事娓娓道来,感动之余不禁让人仰空长叹,这才是真正属于我泱泱大国的瑰宝。表演结束,暗夜降临,唐俑们归于沉寂,而我们,生活还要继续,只是更加热爱我们的华夏文明,将带着传统文化向世界讲述我们的历史。
2.匠人精神精雕细琢
2017年,導演陈琳第一次在博物馆中与唐乐舞女俑隔空相望,她不禁想,若是她们穿越到21世纪的今天,跳起舞来会是什么样呢?陈琳开始思考如何使用艺术性手法将唐代舞乐俑的日常生活和中国古典舞融合起来,又如何将舞台科技和传统相结合?经过不断修改和打磨,这个极具创新性的作品直到2019年才初见雏形。在情节设计上演员们添加了很多细节,出场追逐打闹不小心掉队,其他女孩低头窃窃私语巧笑嫣然,故意将身旁的姐妹撞飞扮鬼脸,练舞时没接住手中的乐器还被戏弄,将水泼向正在整理妆发的姐妹,一个女孩细心地拍掉同伴身上的水珠,她们宛若邻家少女,将实实在在的生活场景赋予了唐俑生动的灵魂。黑夜繁星闪耀,明亮的月光之下,琴声铮铮,思绪翩翩,一曲古韵琴曲,悠悠荡涤在心灵。女孩们翩然起舞,竟让人心生一丝感动,一舞毕,人间春秋已轮换千百度。
《唐宫夜宴》向人们传达了两个字:“坚守”,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初心,旨在将文化真正地传承下去。大国崛起,一砖一瓦工匠造,家道兴旺,一代一代匠心传,精益求精、追求极致是匠人最宝贵的精神,是“匠心”的内涵和旨归。从妆容、服饰再到演员们的表演,乃至演员们手中的道具,为了真实地还原唐代舞女的形象,导演陈琳及其团队翻阅了大量的古书典籍和相关资料,最终确定发髻为唐代侍女、仆童和民间未婚女子惯用的双垂髻,发饰多达八件,发卡重达两斤,整个发髻不仅厚重还勒头皮,妆容上采用初唐常用的长眉,眉间是用金色和红色颜料绘成的莲花花瓣形花钿,酒窝处轻点胭脂,称作面靥,唇部施以蝴蝶唇妆,面部先是用白色油彩在脸上上一层厚厚的底,在配以红色与金色,真实还原了唐代极为盛行的“斜红”妆。
唐朝经济繁荣昌盛,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形成了以胖为美的审美特征,流传至今的绘画、雕塑、陶俑及各类艺术作品中女性形象都较为丰腴,为了体现真实的效果,演员们口含脱脂棉球使脸颊变得圆润,在外衣里面身着一层厚厚的棉衣,她们戏称之为“胖胖服”,每次排练都会汗流浃背。外衣是唐朝流行的对襟齐胸衫裙,色彩以唐三彩为原型,绿色、红色为主色调,裙上采用宝相花花纹,提炼花瓣、叶片、花蕾等元素形成椭圆形对称图案,花朵红绿相间,外围黄色渐变,可谓雍容华贵、仪态万千。
三、新时代下春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习总书记强调“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现在作为一个调试阶段,文化传播方式已初见端倪,镜头语言更加细腻、全面,文物不再冰冷,历史不再遥远,文化不再陌生,它们被镜头赋予鲜活的生命,人们透过冰冷的镜头,望进古老的历史深处。泱泱华夏,缺的不是好的故事,而是能把故事讲好的人;千年洪流,乏的不是精彩的精神,而是把精神内化于表演的方法。《我在故宫修文物》从匠人角度深入剖析每一件文物的前世今生,即使物质失语,精神却可万古如新;河南春晚《唐宫夜宴》更是将历史搬上舞台,结合最新的AR技术,让缄默了千年的唐三彩焕发出新的生机,让传统演绎出新的荣光。
春晚是央视文艺中心举办的一年一度的节目,是众多综艺节目之首,更是当代新生的一种文化,“终日乾坤,与时偕行”,站在时代的岔路口,传统文化想要摆脱陈旧的标签和死板的束缚,就势必要推陈出新。春晚的文化节目唯有创新才会有璀璨夺目的火花,唯有坚守匠人的精神,才能做到文化的传承。
(作者简介:邹曼,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国画)
参考文献
1.张艳艳《用好创新思维 让传统文化“出圈”》[N],《台州日报》,2021-03-08(003)。
2.武艷《探寻〈唐宫夜宴〉的“出圈”秘籍》[N],《中国艺术报》,2021-03-03(006)。
3.韩慧《为传统文化“出圈”撬动更多可能》[N],《海南日报》,2021-03-02(A06)。
4.《创意春晚被赞“出圈”》[J],《台声》,2021(04):P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