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与立人教育
2021-07-19王耿
王耿
自2019年秋季起,国内部分省市高一学生使用新教材。新教材“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还增加了《老子》《史记》,选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另外,新教材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二分之一”。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有关文件精神,本刊遴选出100篇精品,按“国学经典与成长教育”“国学经典与成人教育”“国学经典与成才教育”等系列分类刊发,并在杂志官微发布在线微课教学,帮助高中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国学知识。
经 典 重 现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①以敬②。”曰:“如斯③而已乎?”曰:“修己以安④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⑤犹病⑥诸⑦?”
——《论语·宪问篇》
注释 ①修己:修养自己(的品行)。②敬:这里指严肃恭敬的态度。③斯:这,这样。④安:使……安乐。⑤其:大概,表推测。⑥病:动词,担心,忧虑。⑦诸:相当于“之”,“这”的意思,指代前文所讲的“修己以安百姓”。
经 典 解 读
译文 子路问怎样才能算得上是个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像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社会上层人物安乐。”子路说:“像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大概还难以完全做到吧(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核心密码 修己以安百姓。本章从三个角度谈君子的标准:一是修己以敬,从自身态度(修身)角度;二是修己以安人,从社会上层人物(治国)角度;三是修己以安百姓,从所有百姓(平天下)角度。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代表孔子主张的“内圣外王”的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由浅而深,由近而远,也由亲而疏。先由修己以敬做起,进而修己以安人,再扩展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是君子立身处世和管理政事的基础和关键,“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只有这样做,才可以使社会上层人物和所有百姓都得到安樂。孔子把一个人的内圣修养发扬到外王的事业上面,以充实内圣的人格。因此,孔子所强调的“修己”,更重要的在于“治国平天下”。
经 典 故 事
周敦颐(1017-1073年),原名周敦实,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文学家、哲学家,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他每到一方主政,皆一心想着百姓,勤政爱民,廉洁自律,深受百姓的爱戴和尊敬。
因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他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
周敦颐在洪州南昌知府任上生了一场大病。他的一位好友前去探望他,一进门便吃了一惊,原来周敦颐的家中空空如洗,日常生活用品全部都堆在一个破旧不堪的老柜子里,家里所有钱财加起来还不足一百文。这位好友知道周敦颐任知府也已好几年,俸禄并不低。原来,周敦颐领到俸禄后总是会散以济贫、分送乡里、招待亲友,只要别人向他说一声自己有什么困难,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所以才会出现他自己身患大病却无钱看病的窘境。
部使者赵抃被一些毁谤周敦颐的话所迷惑,对他的态度很严厉,周敦颐处之泰然。后来(周敦颐)当了虔州通判,赵抃是虔州的知州,仔细观察了他的所作所为,才恍然大悟,握着他的手说:“我差点失去你这样的人才,从今以后算是了解你了。” 由于赵抃和吕公著的推荐,周敦颐做了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他以昭雪蒙冤、泽及万民为己任。
黄庭坚称赞他,“人品很高,胸怀洒脱,像雨后日出时的风,万里晴空中的月,不贪图获取名声而锐意实现理想,淡于追求福禄而重视得到民心,自奉微薄而让孤寡获得安乐,不善于迎合世俗而重视与古人为友”。
经 典 启 示
人生在世,不能被物欲所蔽,而应有一片精神的净土,有一处灵魂的家园。对于君子来说,环境可以不如意,但人格必须高尚。《爱莲说》中,周敦颐以莲花喻君子的人格,认为君子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他自己也身体力行,淡泊明志,为官正直,为民做主,高尚品格值得后人尊崇。
经 典 重 现
夫①大人②者,与③天地合④其德⑤,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⑥合其序,与鬼神⑦合其吉凶。先⑧天而天弗违,后⑨天而奉⑩天时 。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周易·乾卦·文言》
注释 ①夫:语气词。用于句首,以提示下文或表示对某事物进行判断。②大人:指在高位者,如天子与诸侯。③与:这里指随从,随着。④合:对合,符合。⑤德:德行。这里特指天地化育万物的功能。⑥时:这里指季节。⑦鬼神:这里指神秘莫测的自然因素。鬼,隐秘莫测。神,玄妙神奇。⑧先天:重视自然现象。先,尊崇,重视。天,自然现象。⑨后:承继。⑩奉:遵循。 天时:宜于做某事的自然气候条件。
经 典 解 读
译文 居高位者的德性,要随从大自然,以使行动符合天地化育万物的功能;随从太阳月亮,以使行动符合光照规律;随从四季时序,以使行动符合四季运行的规律;随从隐秘莫测玄妙神奇的东西,以使行动符合吉凶预兆。重视自然现象,所以与自然现象不违背;承继自然现象,所以遵循自然气候条件。与自然现象尚且不违背,何况人呢?更何况隐秘莫测的事物呢?
核心密码 顺天应人。君子立德有四合,与天地合其德是第一点:天,俯瞰万物高不可攀,要向天学习进取之心;地,容纳万物,要向地学习包容之心。与日月合其明,人做事要光明磊落,知错能改。与四时合其序,即人不可违背大自然的规律。与鬼神合其吉凶,即人要有敬畏之心。
本章讲易经九五爻。九五爻是乾卦之德的集中表现。九五是既有君德又有君位的大人。大人之德之明之序之吉凶能与天地、日月、四时、鬼神合拍,他必然得到天地鬼神的配合和人们的拥护。“先天而天弗违”,干开创性的事业,天道不违背他;“后天而奉天时”,做时势决定非做不可的事情,也能合乎自然规律。大人做事,既符合自然规律也符合社会规律,天且不违,人还能违吗?
经 典 故 事
周文王的故事
周文王(约前1152年―约前1056年),姓姬,名昌,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在位50年。周文王是一个有雄才大略、勤政爱民、生活勤俭的有为君主。对内,他实行仁政,敬老爱幼,礼贤下士。而且,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划分田地,让农民助耕公田只缴纳九分之一的税,商人往来不收关税。他倡导的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的社会风气,大大地刺激了周地经济的发展。对外,他招贤纳士,对那些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如伯夷、叔齐、太颠、闳夭、散宜生、辛甲等人,都先后归附姬昌。姬昌自己生活勤俭,穿普通人衣服,还到田间劳动,兢兢业业治理自己的国家,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
周文王在军事战略上的造诣也很高,从羑里逃脱后,便坚定了他灭商的决心,他拜姜太公(吕尚)为师,开始为灭商做准备。首先,他成功地调解了虞、芮两国争田纠纷,使河东小国纷纷前来归附;其次,他向西北、西南用兵,为灭商建立了牢固的后方;接着,他向东发展,过黄河进攻耆、邗等国,沿渭水东进,攻占了商朝在渭水中游的重要据点崇,扫除了周在东进道路上的一个障碍,并且据有关中的膏腴之地,为灭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 典 启 示
周文王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内圣外王”的完美典型。他效法天道自强不息:一是自觉地积聚力量,二是争取时间不断地壮大自己,三是思考可能发生的忧患状况,四是在成绩面前始终保持着自省意识。只有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君王才能始终坚持在自强不息的道路上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