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数字化”在口头评改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优势
2021-07-19林玉洪
林玉洪
【摘要】现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现代的教学方式也屡见不鲜,比如,微课、慕课、创客、“一对一”等,又如,高效课堂、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越来越多的新名词、新的教学手段、教学环境,都是为了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与新时代接轨。面对这么多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针对我校进行的小学中高年级口头评改作文的课题研究成果来看,笔者认为,“一对一数字化”在口头评改作文中,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口头评改;作文写作;一对一数字化
自从我校进行了口头评改作文的课题研究后,很多学生对于习作已不再是以前那样“谈作色变”,大大提高了习作的兴趣,也能自觉地修改习作,养成了拿到作文本子先看评语,后看分数的好习惯。因此,口头评价作文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树立学生写作的自信心,让学生热爱写作,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實际的口头评改作文教学中总会遇到这样尴尬的情况:如何让所有的人都能看到彼此的习作呢?因为传统的习作都是用作文纸写的,写完了就会交给教师,到评改时再发下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互看习作后再口头评改。在这一过程中,习作只能在两到三个人之间传阅,并且在全班展示时,也浪费了很多时间看作文。并且如果投影不行,效果更不好。而“一对一数字化”的方式在口头评改作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优势。
一、“一对一数字化”让习作在生生间、师生间互动起来
习作评价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激励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改进习作教学方法及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大量的、持续的写作实践基础上,而且重在修改。所以,每次学生写完后,可以通过手机或ipad把学生的习作拍照发到班级群里,这样,每个学生都能看到所有人的习作,口头评改作文前,就能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习作进行口头评改,并可以利用“回复栏”写下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和修改意见,如,指出作文中的错别字、不通顺的语句;赞扬同学写得精彩的词、句、段等。教师也作为交流评论的一员参与其中,鼓励学生在习作中的进步。被点评者在吸取大家意见的基础上立刻在电脑上进行修改,修改后的作文会有所提高,从而使被点评者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加深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样通过“一对一数字化”手段让习作在学生之间,师生之生互相传阅,互相交流与改正,更能激发学生评改作文的热情与兴趣。让更多的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让评价落到实处,高效地完成作文的教学任务。
二、“一对一数字化”让口头评改作文更实效
在课堂展示时,之前只能用实物投影或用小度wifi手机投影等手段,让全班学生都要看着黑板。这种方式有一些弊端,比如,投影模糊,学生就会根本看不清楚习作,有些近视的学生,坐在后面或侧面都比较难看清习作,这样展示的效果并不明显。但利用“一对一数字化”的方式,每个学生都能对着自己的ipad,很清晰地看清展示的习作,并且能及时地反馈自己的观点。假如坐得比较远,还可以利用耳机清晰地听到展示的学生的发言,这样能使口头评改作文更加实效。
三、“一对一数字化”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思想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少年儿童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没有兴趣的激发,学生很少能写出声情并茂、文采斐然的文章来,而大部分学生把写作当作任务,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写出的作文必然平淡无奇, 枯燥乏味。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而教师单凭一支粉笔、一张嘴是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只有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才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第一次口头评改后,学生进行了首次修改后再把习作发布到微博或公众号上,让更多人看到了自己的作品,让家长也看到自己孩子作文的一步一步提高,学生的习作不但得到教师、学生的肯定,还能得到家长的表扬,这样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给远方朋友一封信。笔者并没有局限于“远方”。因为学生年龄小,对“远方”这个概念有一定局限性,所以让他们写给自己喜欢的人一封信,这样学生就感觉亲切多了,写起心里话来,也深入了很多。通过口头评改后,再次修改,再把习作发布到公众号上,最后发给家长群里,家长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信,有深情的,也有幽默的;有快乐的,也有伤感的。当学生不愿意公开时,笔者也让他们自己有电子邮箱的可以发给对方。没有的,可以通过寄信的方式,把信寄给对方。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不但学会了写信,还学会了发邮件和寄信,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何乐而不为呢?
四、“一对一数字化”让作文教学更高效
传统的作文评价由教师一个人评改,会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若想及时反馈,则需要更多时间,当教师把每个学生的作文改好再发给学生时,学生的兴趣却降低了,只愿意看看分数,对教师的评价也不会太在意了。这种方式容易造成教学管理拖延,产生混乱的情况。但小组合作口头评改作文,学生很快就能看到自己的作文到底写得如何,要怎么修改,也会有及时的反馈。而现在“一对一数字化”的加入,从时间上更快速,空间上不再受限制。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并修改自己的习作。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都达到了高效的目的。
综上所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实践证明,“一对一数字化”与口头评改作文教学的整合,弥补了传统作文教学的单一和不便。充分利用“一对一数字化”的方式,极大地增加了课堂容量,刺激了学生感官,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激情,提高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对一数字化”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为学生的作文引来了“活水”, 为作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血液。
参考文献:
[1]贺琳洁.E起习作,锦上添花——一对一数字化帮扶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例谈[J].浙江教育技术,2017(1).
[2]徐向升.浅谈作文批改中的“互评互改”模式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2):101.
[3]肖悦.浅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2014(6).
[4]王曾英.让信息技术为作文教学锦上添花[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4(11).
责任编辑 李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