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人生,绿色起行
2021-07-19梁汉泉李敏莹
梁汉泉 李敏莹
一、活动背景
(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发布的《關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开展校内劳动。要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组织校外劳动。要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鼓励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
(二)目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条件的改善,学生有了比较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但参加劳动和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机会相对减少;部分父母过分溺爱孩子,甚至片面地认为“让孩子吃好穿好,享受好就是爱”。这导致很多学生在家里都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养成了懒惰的习惯。还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重智育而忽视劳动教育,只要求孩子念好书、学习成绩好,让孩子参加劳动则是浪费时间。凡事不让孩子动手,自己一手包办。
(三)我校位于大夫山山脚下,入驻美丽的锦绣生态园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美好的环境。我校结合多年的办学积淀,提炼出“绿行教育”的办学特色。学校确立了以“绿行立校,成就每一位学生的锦绣人生”为终极目标。学校在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中,始终围绕着“绿行起行”理念,以“垃圾分类”“服务我家”“感恩生命”等为主题恒常开展活动,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增长实践知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二、活动目标
(一)以校外劳动实践为载体,使学生能够感触生活。通过参与、体验与感悟,增强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充分利用在校期间以学习为主、学好和掌握科技知识的有力条件,在校外实践中磨炼自己,真正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活动内容
(一)班队活动课程。每周的班会课都有相应的主题班会。例如,“垃圾分类我先行”“绿色环保”等。
(二)国旗下讲话课程。每周的国旗下讲话主题丰富。例如,“绿色环保教育”“感恩父母”“重阳尊老教育”等。
(三)少先队活动课程。我们开发了一系列的“走进大夫山活动”“美化大夫山植树活动”“环保小卫士”等等。
四、活动亮点
从实际情况出发,借鉴“研学后教”理论下总结出的“三段六环”教学模式,建构出家校社紧密的实践模式。它的核心理念是“把劳动还给生活,让生活成为中心,使过程走向成功”。劳动教育版的“三段六环”家校社模式是以“优化校外资源、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劳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打破“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构建富有活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锦绣人生,绿色起行》校外劳动实践构思图
五、实施过程
(一)每学期学校通过班会课、“国旗下讲话”教育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本质特征。劳动不但创造了世界,而且创造了人类本身,教育学生懂得每天吃的粮食、穿的衣服、学习用的文具等都是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而且是宝贵的资源,使学生确立“劳动光荣”和“爱护生态”的思想。
(二)通过集体劳动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学生其实对大人的劳动很感兴趣,教师要善于对他们进行劳动的启发教育。
1.“走进大夫山系列活动——垃圾分类我能行,绿色生活我先行”教育实践体验活动。通过开展这一教育实践体验活动,培养学生垃圾分类意识,通过街道办垃圾分类负责人为大家讲述垃圾分类的意义;通过有奖问答游戏和“捡起身边的垃圾”体验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垃圾分类,为创建文明城市做贡献。
2.“走出校园系列活动—清洁社区我能行,绿色生活我先行”教育实践体验活动。在开学之初我们带领学生们清洁校园之余,也不忘清洁我们的社区;通过开展“走出校园,服务社区”教育实践体验活动,培养学生树立爱卫生,讲卫生,珍惜环卫工人劳动果实,时刻保持社区干净整洁是每个社区小居民应尽的义务的意识。
3.每年九月,我校围绕教师节开展了关于尊师重教的各项德育活动,让学生们真正用实际行动尊敬教师,而不是一些表面形式;鼓动学生以好好学习,遵守纪律,礼貌待人来回报教师。
4.每年十月“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敬老院慰问活动,学生们为老人们带去精彩的节目、香甜的水果,还为老人捶背按摩,与其聊天谈心,为老人们带去欢乐。
5.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少先队员、团员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推动、弘扬民族精神活动的深入开展,每年清明节前后,我校组织学生到番禺区南村镇植地庄开展扫墓活动;组织学生到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参加祭扫革命烈士墓的活动。通过此类活动,号召所有团员、队员时刻铭记烈士们为解放国家和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精神,使学生了解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迹,懂得幸福来之不易,激发团员、队员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和学习热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家校联动,共同促进学生的劳动教育。学生劳动自觉性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影响,如果父母勤劳,会促使孩子自觉地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劳动任务。学校教育学生要体贴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通过家长会或课程作业,要求家长让学生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要求家长加强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检查,使其养成劳动的自觉性。
每学期,学校按照低中高年级以不同主题进行劳动教育。例如,在低年级开展丰富的劳动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活动;在高年级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进行深入探究。一年级学生进行自我服务:洗袜子(或书包)。了解(洗袜子或书包)的技能,研学实践并探讨(洗袜子或书包)的步骤方法;二年级学生进行家庭服务:碗筷摆放。了解(碗筷摆放)要求,研学实践并探讨(碗筷摆放)的步骤方法;三年级学生进行家庭服务:扫地、拖地。了解(扫地、拖地)技能,研学实并探讨(扫地、拖地)的步骤方法;四、五、六年级学生进行: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传播路径、目前个人防护方法、目前治疗方法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