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辈子·一》:真实写照
2021-07-19黄东晨
黄东晨
作为《我这一辈子》的第一节,我们可以看到文中人物在当下那个时代的成长轨迹和真实写照。不论是作为小说的开端给予人必要的思考,还是为其塑造了一个不置可否的形象,本节都是值得品味的。第一小节是小说的自叙。男主人公是读书人,读过一些经典,记性好,口才好,喜欢读报,具有一般市井小民的气息,字好,文笔好。十五岁时,他听从家里的意见,带着赚钱、娶媳妇的梦想去学徒。他所做的裱糊匠的生意,伺候着死人和神仙,偶尔也为大户人家糊棚顶。时代的更迭敦促着他们不断改良,但即便多么努力也无法改变裱糊匠的生意由盛转衰的趋势。所谓的“真实写照”,我将在下文为大家介绍。
从书名方面考虑,“月牙儿”作为偶尔出现的、较小的希望的象征,与男主人公为裱糊匠的事业努力,却无济于事的结局相吻合。正文中所说:“年头一旦大改良起来,我们的小改良全算白饶,水漫不过鸭子去,有什么法儿呢!”时隐时现的希望,不因为工作的改良而转变得更好,反而是年头和世道,推动着历史的变化。這是真实写照之一。其次是封建思想文化和新文化的盛行。再次是主人公性格的表现和所代表的一批人的命运。最后的关键问题是男主人公有无可能随着年代改变而顺应时代去找到出路。
男主人公看不懂聊斋原文,折射出那个时代对于思想文化的专制,当时人们普遍地知识水平偏低,可能是受到文字狱和八股文甚至文化断层的影响。而男主人公应是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对于封建思想的概念“写奏折”尤为看重,也使我进一步了解到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此外,当差、增光耀祖、学徒、大发财源、大官儿、小媳妇、太平年月、冥衣铺、“倒头车”、“接三”、关老爷、“天花”等等均属于封建文化概念。新文化的盛行,如“什么都是洋式好”,等等。男主人公是聪明人,懂得改良,识时务,在当时应有像他这样的一批人。但即使他们有所作为,也似乎没法改变现状。他们能否改变自身呢?且不论其转变有多难,但就算转变成功,我们就未可知他们会有新的出路。
参考文献
[1]《月牙儿》,老舍,安徽文艺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