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追思”中的洗礼

2021-07-19长深

中华魂 2021年7期
关键词:意气泡桐洗礼

长深

1990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市任职期间,看了《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后,思绪万千,在“霁月如银,文思萦系”下,写下一首充满激情的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这首词字里行间透出习总书记对一个人民好干部的深切怀念。时隔30多年,重读习总书记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倍感亲切清新,震撼心灵,一点也不因岁月的递增而消减其思想锋芒和艺术感染力,反而因时光的磨砺和积淀,更增添一份璀璨的光华和厚重的分量。这是一份珍贵的党史教材,重读可以陶冶情操,细品可以洗礼心灵。

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中接受洗礼。古道黄河东流去,留下一片荒沙地。焦裕禄面对兰考自然灾害的肆虐和贫困落后的实际,立下“拼上老命大干一场”的雄心壮志。他在兰考的475天,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个进行了走访和蹲点考研,面对面向老农请教。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治理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的办法。他带领全县上下大面积种植泡桐防风固沙。现如今,泡桐如海,长成合抱,在荒沙滩立起造福于民的丰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官做到哪里,就要为民造福到哪里。兰考人民把泡桐叫作“焦桐”,是对人民好干部的最朴实的夸赞。干部当得好不好,不能光凭自我感觉,老百姓才是定盘的星。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父老生死系”的干部,才会英名永留人间。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时代需要更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在“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中接受洗礼。焦裕禄走到哪里,实干苦干的标杆就树到哪里。每当风沙最大时,他都带头下去查风口、探流沙;每当雨下得最大时,他都带头下去冒雨涉水、观看洪水流势和变化。到了肝癌晚期,他仍坚持工作,用一根棍子顶着肝部,藤椅右边被顶出一个大窟窿。直到弥留之际,他还豪迈地说:“活着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把沙丘治好。”何谓“英雄意气”?就是焦裕禄那样的“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意志,不把“三害”治好决不退缩的毅力,“为有英雄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胆略。新时代、新征途,开创新局面,正需要一批“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的好干部。

在“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中接受洗礼。焦裕祿同志生活简朴、勤俭办事,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他的衣、帽、鞋、袜都是拆洗多次,补了又补、缝了又缝。他严守党纪党规,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亲属谋取好处。他亲自起草《干部十不准》,对干部廉洁自律作出具体规定,开启了官场清正廉明的一代新风。他无意间听到儿子因认识售票员看戏未买票,便教育儿子不能搞特殊“看白戏”,并立即拿出钱叫儿子到戏院补票。党史教育就是培根铸魂,这个“根”就是“父老生死系”;这个 “魂”就是“两袖清风来去”。 “魂不附体”就会变质,丧魂落魄则会堕落。那些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却不为百姓谋利,那些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的贪官污吏,那些做官没了底线、只顾权力自肥者,面对《干部十不准》,恐怕连脸红的机会也没了。

焦裕禄精神似盏灯,照亮了党员干部前进的方向;焦裕禄精神似标杆,树起了党员干部如何做人、如何为官的榜样;焦裕禄精神似号角,荡起人们见贤思齐、奋勇争先的激情。

心兹在兹,念兹在兹,“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这是新时代领路人的心愿,也是华夏儿女的期盼。

猜你喜欢

意气泡桐洗礼
雪夜读书
普京泡冰水浴
紫花泡桐(节选)
跟踪导练
白俄罗斯 洗礼
氤氲泡桐
不该丢失的意气
谈意气
梦里开满泡桐花
神圣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