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肥胖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后血清NLR、HMGB1、NT-proBNP水平及其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1-07-19田承亮郗汇聪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1年13期
关键词:高血脂氯吡脑血管

田承亮,郗汇聪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冠心病一科,青海西宁 810000

有研究表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是临床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标准方案[1]。肥胖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原因,相关研究显示,肥胖冠心病患者预后较非肥胖患者差,可能与超重或肥胖患者对氯吡格雷反应降低有关[2]。中性粒细胞水平升高会影响梗死面积、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淋巴细胞减少是常见炎性反应,在应激反应下,骨髓造血偏移增加中性粒细胞数量,进而减少淋巴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可用于观察两种指标变化情况,多数学者表明其可有效预测冠状动脉疾病和预后[3]。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细胞内结合蛋白,也是组织损伤和炎症相关蛋白,在机体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报道较多[4]。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评估心力衰竭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急性心肌梗死PCI的预后标志物,可有效预测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和病死率[5]。但在肥胖冠心病患者中NLR、HMGB1及NT-proBNP的联合检测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重点探讨肥胖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后血清NLR、HMGB1及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116例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冠心病;(2)体质量指数(BMI)≥28 kg/m2;(3)无手术禁忌证,无抗血小板药物长期服用史;(4)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2)患有肝、肾功能障碍;(3)患者无术后12~72 h血栓弹力图检测报告。根据BMI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BMI 18.5~24 kg/m2,65例)与肥胖组(BMI≥28 kg/m2,51例)。对照组男37例,女28例;年龄57~82岁,平均(62.44±5.86)岁;病程2~8年,平均(4.37±0.86)年。肥胖组男31例,女20例;年龄56~81岁,平均(63.11±5.65)岁;病程2~8年,平均(4.43±0.8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治疗方案 术前1 d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规格100 mg,国药准字J20130078)300 mg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75 mg,国药准字J20180029] 300 mg。术后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d,治疗4周。

1.2.2指标检测和随访 (1)NLR、HMGB1及NT-proBNP检测:术后抽取入选患者4 mL空腹静脉血,检测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并计算NL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MGB1水平,采用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 NT-proBNP水平,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2)随访:术后经门诊、电话随访等方式随访2年,观察MACCE、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脑卒中发生情况。其中死亡包括任何原因造成的死亡,心肌梗死符合《临床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6]诊断标准,血运重建和支架内血栓符合《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指南》[7]诊断标准,脑卒中诊断根据神经系统症状及影像学资料进行。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NLR、HMGB1及NT-proBNP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NLR、HMGB1及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NLR、HMGB1及NT-proBN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肥胖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NLR、HMGB1及NT-proBNP比较

2.2两组预后情况分析 随访2年后,两组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脑卒中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MACCE及预后不良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预后情况分析[n(%)]

2.3肥胖冠心病患者预后单因素分析 根据预后情况,将肥胖组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预后良好组BMI、NLR、HMGB1、NT-proBNP、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脑血管疾病、中度肾功能不全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白细胞、总胆固醇、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Logistic回归分析肥胖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对表3中差异有统计意义的因素赋值,赋值情况:高血压(有=1,无=0),高血脂(有=1,无=0),糖尿病(有=1,无=0),脑血管疾病(有=1,无=0),中度肾功能不全(有=1,无=0)。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BMI、NLR、HMGB1、NT-proBNP、高血脂、脑血管疾病是肥胖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4。

表3 肥胖冠心病患者预后单因素分析

表4 Logistic回归分析肥胖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3 讨 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肥胖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相关研究显示,我国超重人群超过20%,其中肥胖占3.0%[8]。肥胖作为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发病率及病死率显著上升[9]。NLR是反映血管炎性反应时白细胞亚群变化的指标,主要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水平变化有关,相比单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具有更高的客观性、预测准确度。既往研究表明,NLR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严重程度有关[10]。HMGB1作为真核生物细胞内非组蛋白之一,是炎症所致内膜细胞死亡分泌的炎性介质,可激活一系列信号传导通路,刺激多种炎性介质释放,同时这些炎性介质也会刺激HMGB1的分泌,不断增强炎性反应[11-12]。由于心肌细胞破坏,NT-proBNP被大量释放,从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全身凝血系统[13]。本研究结果显示,肥胖组NLR、HMGB1、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推测可能是肥胖患者为NLR、HMGB1、NT-proBNP水平升高提供了有利条件,而PCI术后上述指标显著下降,提示PCI术后有利于改善肥胖冠心病患者NLR、HMGB1、NT-proBNP水平。

有研究显示,将氯吡格雷用于超重和肥胖患者,可明显提高血小板聚集能力,使用血管扩张刺激磷酸蛋白检测可反映氯吡格雷用量[14-16]。另有研究表示,氯吡格雷低反应为服药前血小板聚集率与服药后聚集率绝对数差值低于10%,术前给予300 mg氯吡格雷,肥胖组氯吡格雷低反应现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分析发现,超重、肥胖、糖尿病是氯吡格雷低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17-18]。本研究中,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BMI、高血脂、脑血管疾病是肥胖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独立影响因素,与上述研究结果类似,降低BMI,以及有效控制高血脂、脑血管疾病有利于改善肥胖冠心病患者预后。有研究显示,高NLR是冠状动脉急性综合征患者随访半年MAC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同时也是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心脏梗死患者预后的标志物[19]。有研究认为,HMGB1水平与行PCI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显著相关,术前HMGB1升高是PCI术后心肌损伤的预测因子[20]。本研究发现,BMI、NLR、HMGB1、NT-proBNP、高血脂、脑血管疾病是肥胖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独立影响因素,与上述研究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PCI术治疗肥胖冠心病患者有利于稳定凝血功能指标,BMI、NLR、HMGB1、NT-proBNP、高血脂、脑血管疾病是肥胖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独立影响因素。

猜你喜欢

高血脂氯吡脑血管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高血脂的人到底该咋吃?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