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间给予了他使命,让世人认识真实的中国
——评聂子瑞新作《太阳升起》

2021-07-19田俊萍

国际人才交流 2021年6期

文/田俊萍

《太阳升起》是聂子瑞(Erik Nilsson)先生2021年1月在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关于中国扶贫成就的纪实作品。除了中文版,出版社同期还推出英文版,书名为

Close to Heaven

我是在大年初五北京南锣书店举办的读书活动上见到聂子瑞先生和他的这本书的。当时,与聂子瑞先生对话的是《至爱》的作者徐庆群女士,两位作家都亲赴中国边远的山区参与、见证扶贫事业进程,而且十几年来不间断地投身志愿活动,为此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已然超越感同身受这样的层面,而是置身其中——这意味着他们的感受和他们采访的人、和他们伸手帮助过的人完全共通了。某种意义上,作家的经历和当地人的生活变化,伴随着他们频繁的互动和交往,带来了思想的共鸣和人生观的交汇。

从书中翻到藏族姑娘青梅卓玛的故事后,我对聂子瑞先生将本书的英文版起名为

Close to Heaven

(直译为接近天堂),有了更深一层的内心体会。在我看来,自2008年开始的中国边远地区的实地记录,起始于他的志愿活动,但最终却融入了对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乃至中国风俗习惯的强烈认同。他书中写到的各个小人物,已然不是被采访者,而是他熟识到时不时需要去探望、扶助和关切的朋友。这一路,他在采访别人,也在重建自我,更在用他的眼睛、心灵来发现中国。我认为,十数年来,他感受生命的方式在慢慢中国化。他的这种内在重建,是脚踩在中国的土地上,用中国文化的视角看待中国人以及中国人对光明的“找寻”和“创造”,进而重新审视自我生而为人的意义。他这样说:“哲人们说,生命的意义在于死得其所。这也正是我的心愿。我不能说自己已经知道怎样做到这一点,但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源于中国。”

书中有几个细节,我认为非常具有隐喻色彩,更有助于理解写下这些文字的初衷。一处是2011年聂子瑞带来太阳能电池板,让叶格乡小学住在帐篷里的孩子们第一次看到了灯亮起来,他说那是自己终生难忘的时刻,“那道亮光灼痛了我的神经。那一瞬间,光明在好几个层面上战胜了黑暗。”另一处是2017年在聂子瑞和朋友的帮助下,青梅卓玛顺利做完唇腭裂正畸手术的两年后,她从之前戴着口罩的“异类”生活困境中挣脱出来,踏入一个崭新的世界,她不只改变了外貌,还变得热情自信,和前来探访的聂子瑞告别的时候,主动跑过来与他碰了碰额头。这个时候,聂子瑞先生说:“一种难以言表的力量——温暖、光明、火花四射——在青梅卓玛和我之间传递,仿佛她直接将光明送到了我的大脑、我的内心。”而这一幕让他感到自己离天堂近了一步,正如两年前青梅卓玛感受到的,她第一次坐飞机,感到自己就像天女一样,离天堂这么近。这种近,不只因为身处4000米的高原在深邃的苍穹下所感受到的天空,更是一种文化隐喻——助人者自助。像聂子瑞先生这样的志愿者,当他们帮助别人时,他们自己也获得了最大的精神满足和人生价值。

如果将时间推回2006年,他本来只打算在中国待一年就走。可是,自那天开始,他再没有离开。他和他的妻子、孩子一直待在了中国,见证和参与中国的种种变化。尤其在2008年目睹天崩地裂、哭号震天的四川灾区后,他先后15次进行采访报道,记录了四川灾后重建的过程。他的生日与中国的清明节重合,所以,他说自己会年复一年在生日那天来到汶川,在遇难者公墓前做报道。这种在坟场上过生日的境遇,让他愈发会思考死亡和体会活着的意义。而他用笔记录下的一个个人名以及真实面孔后的故事,真正影响到了他的人生态度。重建是和着泪水的,重建是和着血汗的;重建不是新的代替旧的,而是珍惜现有,缅怀过去;重建还是在变劣势为优势,又或许是愚公移山,只要有一点力气就不会停下手中的活儿,为的就是更好地活着。起初,聂子瑞的眼睛里常常会涌满泪水,可后来,他记录下的那些鲜活的话语,让他自己、让读者感到包容痛苦后孕育出了新的希望。他到过中国很多地方,真正全面地见识到中国扶贫事业是怎样从不可能转为可能,成为不可思议的奇迹。

为此,他“骑着骏马、牦牛、大象、骆驼甚至鸵鸟,亲自探访中国广袤的苔原、牧场、草原、雨林和荒漠”;他“亲眼看到中国面临的挑战的范围程度和解决方案”,“花了数不清的时间面对面与各种各样的人交谈,了解这些解决方案是如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他说:“在人民大会堂目睹扶贫措施和其他政策的颁布之后,又在中国最边远的各个角落亲眼看到这些政策成为现实,这本身就不可思议。”2016年,年仅33岁的他,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2018年,他又“乘坐货轮、油轮、渔船、客运和货运列车、飞机、缆车、公交车、摩托车、令人难以置信的地铁以及亚洲最大的自动扶梯”,走访了11个城市,探寻中国改革开放如何驱动中国的扶贫奇迹。在那里,他看到,经济协调让生产节点之间的连接,它们合在一起在地图上描绘出壮阔的画卷,沿着长江流向世界。翻阅完这本书,再想一想线下读书会上聂子瑞先生曾说,对扶贫事业的报道改变了他的人生,成为他一生最重要的使命,我会深深理解这种表白,他用一名记者的方式揭示真相给世人,给不了解中国的人们看,他们为之好奇的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变革是从哪里来的。

对,这些改变不是数字、不是表格、不是概念,而是活脱脱的一张张中国面孔,他们说过的话,他们做过的事,他们曾经怎样自助又怎样助人,他们的风俗习惯和强韧的生存意识,还有他们如何在精准扶贫政策下在各项培训、安置、扶助中获得机会,重觅幸福。书中的采访实录,是一帧帧影像,从过去看到了现在,对比鲜明而令人印象深刻。我在书中看到的是,由无数个普通中国人的侧影真实搭建起来的中国扶贫事业进程。在八年里,中国近一亿人实现脱贫,800多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关减贫目标,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这就是当下的中国,这才是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增长的奥秘。

我觉得,聂子瑞在书中不厌其烦记录下的普通中国人的生存哲理,在很大程度上,让每个读者都能体会中国文化的那种力量。这种文化是我们中国人“日用而不察”却已然内化的特质,被像聂子瑞先生这样的外国友人看到了、留意到了并且写了下来。或许,这像照镜子。但这样的镜子,不是让我们更能看到真实的自己吗?

聂子瑞为本文作者签名

书中有很多篇章真实反映了人们是如何应对困境的。聂子瑞对此的描述是客观而理性的,他同时也真实地袒露了他自己。来到中国的这些年,他的生活定然是忙碌而充实的,也是极为有意义的。他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参与者,同时他还是一个建设者。他把自己的时间花在了中国,花在了与普通中国人交往上,花在了记录真实中国的一次又一次的亲赴经历中。

书中不止一次提到时间的作用。有人说,时间教会了自己珍惜;有人说,时间给予了机会;有人说,时间疗愈了伤痛;有人说,时间改变了生活;还有人说,时间带来了光明。聂子瑞先生凝神静思的时候,他总会望向天空。我想说,他是在真正体会人生。在中国的这些年,他体会到的或许比我们要多得多。我们视为平常的在他看来,或许就是中国人了不起的特质。这种特质当然值得书写出来,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我想,聂子瑞先生的时间早已交给了这项事业——真实、完整、立体地记录中国、发现中国。

我为此饱含深深的敬意。因为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记者,一位了不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