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斗转星移一座桥
——访国际技术转移专家彼得·腾森

2021-07-19吴星铎

国际人才交流 2021年6期
关键词:南京知识产权

文/吴星铎

面对彼得·腾森(Peter Tensen)这位技术创新、国际技术转移方面的专家,采访核心当然是关于他专业方面的看法与建议。采访的额外收获,是他对中国历史、东方宗教的浓厚兴趣。

围绕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他为中国做了非常多的事情,尤其是南京。他的工作履历也相当丰富,在微软、华尔街挥洒过他的青春。当我提及他当年在微软“擦窗户”的故事,他会心一笑。

腾森可以说得上熟稔中国历史,对唐朝特别感兴趣,我告诉他,我来自唐朝的都城——长安。他对东方宗教尤其是佛学非常感兴趣,在青年时代时就已体现出来。大约40年前,他就来到中国,游览名山大川,探访古庙寺院,与住持、居士为友,探讨生命真谛。

采访彼得·腾森,我感受到的最大的意象,是“桥”。你看,他从事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是不是在为中国与西方搭一座桥?他对中国的热爱是不是将他自己代表的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搭一座桥?如同乔布斯喜欢禅宗一般,他对东方宗教哲学的兴趣,是不是为他纷繁复杂的都市工作与心灵静谧搭座桥?

魅力之桥:斗转星移

“桥”往那儿一架,两个地方就连接起来了,于是交流就产生、价值就产生、联动就产生、机会就产生,就有了新格局、新天地、新财富、新意义。“桥”这个词,是我在采访很多外国专家时,他们谈到自己角色时经常提到的一个比喻。

“我们是跨境技术转移和投资的桥梁,连接中英创新生态系统。”彼得·腾森说。

彼得·腾森是美国、爱尔兰双国籍,是英国全球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创始人,南京腾森国际技术转移中心CEO。

我们先谈到这个联盟——英国全球技术创新联盟(Glob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tnership),这个联盟在英国(伦敦、牛津)和中国(南京、杭州、成都)都有办公室。腾森介绍说:“我们的目标就是搭建国际技术转移的桥梁,促进跨境创新与创业,尤其是跨境知识产权保护、国际项目落地与融资。”据了解,该联盟的核心团队都是成功的连续创业家和技术转移专家,通过与70多个海外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行业协会、国际孵化器、政府和投资机构甄选最优质的项目落地中国,已帮助100多家科技创新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以腾森名字命名的南京腾森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于2016年在南京高新区发起成立,中心聚焦于连接中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腾森每年常驻南京达11个月有余,率领公司的中、英、俄团队稳扎稳打地推进工作,是南京创新名城建设过程中导入国际化、多元化高端资源的积极推动者。在我看来,这个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发挥着“斗转星移”的作用,让别处的星斗之光可以照耀到南京这片土地上。

这样的斗转星移硕果累累。截至2020年,已引进外专人才及团队成员20名,其中9家落地入选市区级“创业南京”计划;跨境合作项目15项,服务创新企业353家;带领团队建立了中英、中俄境外孵化和项目筛选体系;不断拓展海外合作渠道,负责组织“南京创新周”“生根出访”一系列国际对接交流活动,成功开展了中国与欧洲新兴技术对接与转移,有力提升了南京作为创新名城的国际影响力。所谓的“生根出访”,是南京独创的工作模式,是为提高出访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变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为紧密合作、深度合作,破解过去出访“人走茶凉”的难题,更好地服务创新名城建设而提出的新模式。

腾森介绍说,2019年6月,在江北新区代表团“生根出访”英国期间,签署江北新区(英国)离岸孵化中心共建合作协议,成为新区深度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深耕英国资源同时,拓展意大利、法国、俄罗斯等渠道20余个,举办论坛、研讨会、创赛及其他交流活动80余场,收集双方供求信息649项,服务各类机构及企业353家。

你看,这就是“桥”的魅力与威力。

“我们努力帮助他们在中国落地,帮助他们发现商业机会,实现商业价值。而这种帮助也是我们的价值所在。”这位“桥”这样说。

理性之桥:论剑技术创新与转移

采访腾森的核心问题之一是,针对中国的技术创新、国际技术转移,他能够给出如何的经验与建议呢?总结对他的采访,以及采访次日他在中国科技会堂参加外国专家创新政策沙龙时的发言,腾森对这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解答。

腾森是如何看待中国创新体系的?

“我觉得中国发展得非常快,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时是跟随者,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再创新者,它吸收了很多外国的技术,改良之后适应中国市场,现在正在积极推动自主技术创新。”腾森同时指出,中国在有的领域创新速度还是比较慢,创新效率比较低,研发投入也不是很高,跟高端经济体比起来有差距。

腾森对总体的前景还是持乐观态度:“我觉得中国非常有望成为在未来10到15年里最尖端的创新经济体,会跟其他的头号创新经济体并驾齐驱。特别是在5G、人工智能、新能源领域,还有太空技术,中国都将走在前列。”

腾森说,目前中国在创新创业前进方向上已经有了一些可喜的要素,例如,新的专利法更好地保护创新,加大违规的惩罚力度;对人力资本因素的关注与重视逐渐加强;还有思维方式的转变,创新鼓励模式,政策、资金的扶持,流程的简化,这些都是向好的要素。

针对中国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腾森有什么样的建议?

腾森谈到了四个平衡。首先,政府与市场应该达到一个平衡。他说:“现在中国越来越走向创新,所以市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政府提供支持性的作用,包括市场预期、创造条件等,为市场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其次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应该达成一个更好的平衡,让国有企业更多地参与市场竞争。腾森说:“我们看到确实有些企业做得不是很好,然后就得被淘汰,现在这方面做得越来越好,也有了更加理性的破产标准。”

再次是在研发投入方面,应该达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平衡。腾森说:“要更好地重视基础研究,对于自下而上的研究和领域应该重视起来,给他们提供支持。”

最后是研究成果与应用转化达成平衡,让研究真正地能够落地应用,实现商业价值。同时,腾森呼吁建立更多的跨国研究中心,邀请更多的专家进来,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了解和获得技术。

腾森总结说,对于中国总体来说,成功的关键就是要真正进行融合、继续融合,融入全球创新不同的生态系统当中,加强中国整体的竞争力。

腾森认为,那些具有更强创新能力的国家,特别是经济快速增长的中等收入国家,可以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受益。而那些能力较弱的国家,往往会承受更高的技术获取成本。腾森说,每个国家都需要找到适宜的政策平衡,以鼓励技术转移和本国的长期创新。他说:“对于有着科研投入高、创新者集聚的发达经济体来说,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体系制度与促进经济增长有高度关联性。对许多国家来说,其战略是在发展阶段跃升过程中,逐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更多地激励创新和创业,这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双引擎。”

展望未来,腾森说:“人工智能可能会创造出更多的独特设计和知识产权,这不仅将推动知识产权立法范围和边界的扩大,还存在着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落后于技术进步的风险。”他建议推动知识产权立法,包括5G和自动驾驶汽车等技术的知识产权立法也需要迅速推进,以跟上这些快速发展行业的步伐。同时,使大量知识产权密集型要素能够相互作用,避免对创新产生不利影响的高昂代价。

热情之桥:我想让更多人了解南京

腾森对南京的喜爱,我是能够直接感受到的。他乐于成为西方人们了解南京的一座“桥”。

南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同时也是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战略交会的重要节点城市,是长三角城市群唯一的特大城市。腾森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所在的南京江北新区是全国19家国家级新区之一,定位“三区一平台”: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

“南京有非常吸引人的政策,而这些政策,国外的公司、高端人才可能都不知道。国际上很多人可能都知道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近两年因为抗击疫情,武汉也享有了国际知名度,我非常希望在国际上推广南京,我想让更多人知道南京、了解南京。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来到长三角,来到南京。”腾森说。腾森热情地点赞南京市委一号文件,该文件聚焦创新名城建设,培育开放创新的营商环境,让南京成为创业者的天堂。

来看看腾森为南京作的贡献吧:他带领中外团队多次组织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论坛、出访,承办南京创新周专场活动。2018年接待南京市委书记一行访问“牛津Venture Fest”创新节并承办专场推介会;2019年6月,引入“伦敦科技周”品牌活动独家授权南京,邀请英国首相幕僚长爱德华爵士首次来宁参加市长论坛;2019年7月承办南京市科学技术局与圣彼得堡的中俄科技交流会等。他积极为南京科技部门建言献策,多次参与南京对外推介会,现身说法向外籍高端人才宣介南京创新环境,制定符合外方阅读思维的政策解读文件和清晰落地路线图,帮助外籍人才“读懂”南京。

2019年5月14日,彼得·腾森主持“伦敦科技周·南京站”活动圆桌论坛

2020年6月,疫情防控期间,腾森克服困难领衔组织了科技部“中俄科技创新年”系列活动“中华门创将”俄罗斯组赛,从90余个项目中遴选5强,已有2个俄方项目在南京成立企业。“我们这几年在英国和俄国都举办过一些活动,就俄罗斯公司的数量和质量而言,这是相当成功的一次活动。我们惊讶地发现,俄罗斯有如此多的创业人才,他们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我很开心帮助他们与南京结缘。”腾森说。

腾森已融入了南京的工作生活,中文相当不错,在采访中,他在英语的回答中偶尔会辅以中文词汇如“长三角一体化”“南京一号文”等。在腾森看来,南京宜居,发展机遇多。南京有着便捷的交通体系、优美的生态环境、厚重的文化底蕴。他对南京、对长三角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

内涵之桥:东方哲学有真谛

那么,腾森在微软“擦窗户”是怎么回事?

20世纪80年代,腾森进入微软工作。“那时的微软正处在上升期。我们团队是开发Windows操作系统的,可那时根本没人听说过这个系统,包括我父母、朋友当时都误解我,以为我去微软擦窗户去了!哈哈。”腾森笑言。

腾森的职业生涯从微软开始,曾为华尔街顶尖投资银行如摩根大通集团、美林、所罗门兄弟和瑞士信贷提供软件顾问服务长达十多年。他曾常驻法国巴黎作为赛贝斯(Sybase)软件公司EMEA(欧洲、中东、非洲三大地区)商务开发总监,担任和记黄埔(H3G)商用数据国际经理在欧洲推出3G商用服务。

“不同公司的经验,让我在不同的文化之间穿梭,对每个文化都有了更好的理解。”腾森说。

腾森对中国历史、东方宗教的浓厚兴趣,是我这次采访的额外收获。他非常热爱游览中国的名山大川、古庙寺院。“那里可以冥想,可以禅定,可以探求生命的真谛。”腾森说。

你可能想象不到,这位技术转移专家甚至计划写一本关于中国寺庙的书,这本书里会记录他在中国游览寺庙的经历,与高僧、居士之间的友谊。谈到这些,他愈发神采奕奕,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聊到白马寺、少林寺、大雁塔、唐玄奘以及他在1982年探访的第一座寺庙——在承德的破旧古庙,这座小庙他已不记得名字,只记得里边的千手观音像。他还谈到联合友人发起成立的牛津大学佛学院。

在腾森看来,古老的东方宗教、东方哲学能够帮助人发现生命的真谛,这种哲学也是一座桥,能够让人找到最本质的自己与现实世界的连接,让你避免感情用事。“当然,有时我也免不了感情用事。”他开玩笑地说。

猜你喜欢

南京知识产权
盐水鸭里的南京味道
南京溧水虎头鞋:“四根针”里有文章
“南京不会忘记”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南京大闯关
2019年度PALM展参展商获取知识产权优胜奖获奖单位名单
中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知识产权2.0时代的特点、挑战及应对研究
中国首提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