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空间 大乐趣
2021-07-17许东红
许东红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西科技师范学院2017年度科研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保育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项目编号:GXKS2017ZD004)研究成果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应通过创造和有效利用环境,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幼儿园教学环境应该具有良好的教育内涵。课程游戏化理念下,为了使游戏教学活动更加适合儿童,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必须重新审视和改造幼儿园教学环境,促進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本文就课程游戏化理念下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进行探讨,以期有效提高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价值,促进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过程,培养幼儿综合能力。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理念;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创设
引言
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户外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学开展的重要手段。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有效组织户外游戏活动,必须从户外游戏环境创设入手,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以此来促进幼儿积极参与户外游戏活动过程,提高户外游戏活动教学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幼儿园应该积极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丰富的教育环境,以此来满足幼儿发展需求,促进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发展。因此,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幼儿为主体,保障环境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征,有效促进幼儿发展。
一、课程游戏化理念下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意义
(一)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创造和利用好环境,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从广义上看,幼儿园教育环境包括各种条件的综合。从狭义上看,可以分为室内环境和户外环境。而幼儿园教育教学阶段,户外活动成为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方式。在户外活动中,能够促进幼儿亲近自然,积极动手,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实践能力、认知能力。户外环境作为户外活动的基础,教师进行户外环境创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户外环境创设实际上是一项隐形课程,其具有游戏兴趣、趣味性。教师引导幼儿自主参与户外环境创设过程,能够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培养幼儿综合素质。因此,户外环境创设过程中,能够激发幼儿自主意识,对于促进幼儿发展具有显著性价值。
(二)促进幼儿享受乐趣
与室内相比,户外环境最突出的地方应该是它的自然性。日光,空气,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自然元素,在户外游戏时,幼儿可以充分享受这些大自然的恩赐,放飞自我;在户外游戏环境中,树木、土坡、草坪、藤萝等同样受到幼儿的欢迎,在小树林中穿梭,在草坪上翻滚,寻找蚂蚁,捉蚂蚱,观察蝴蝶飞舞,蜜蜂采蜜,蜻蜓点水等等,都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是大自然赋予幼儿的一种财富,促进幼儿享受童年乐趣。
二、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现状
(一)忽视环境的教育价值
当前,很多教师在开展户外游戏活动时,忽视了环境的重要性。教师在进行户外游戏环境创设时,更多地关注的环境的美观、有序上,没有从幼儿的游戏过程进行考虑,户外游戏环境创设价值不高。实际上,户外游戏环境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游戏过程,同时幼儿园教师应该在进行环境创设时,从幼儿参与游戏活动角度进行分析,据课堂、人、物、季、节、果等的变化,有效进行环境创设,为幼儿园积极参与户外游戏活动奠定基础,提高户外游戏活动教学价值。
(二) 环境创设缺失想象力
很多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户外游戏环境创设过程中,过分强调环境的“美化”功能,忽视了环境创设的教育目标。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的主要目标是借助环境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有效获得知识强调区角设置整体与材料投放的平衡,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想象。但是,很多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户外游戏环境设置时,在美工、装饰、布局等方面雷同,设置大同小异,难以体现环境设施的创新性,同时也很难促进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有效开展。
(三) 幼儿没有参与环境创设
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幼儿的培养要求在提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体现幼儿主体地位,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各个环节。因此,在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过程,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没有注重幼儿参与过程,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环境创设,忽视幼儿参与价值,户外游戏环境创设价值不高。实际上,优美的环境虽然可以使人心情舒畅,但是不能用大人的眼光去评价孩子的课堂环境,往往那些“笨拙”、“孩子气”的环境布置,才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其积极参与游戏活动过程。
三、课程游戏化理念下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策略
(一)基于幼儿主体,创设户外游戏环境
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创设,从最初确定活动主题策划到具体活动布置,几乎是完全由老师亲自动手操刀,老师既是活动设计者、指挥者、策划者,又是活动组织者、实施者,幼儿没有参与环境创设过程,难以发挥集体力量。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中,教师应该努力把“教”和“学”统一起来,使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对环境的进行认识和理解,主动去学习,去探索。因此,在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中,教师应该基于幼儿学习特征,有效进行户外游戏环境创设,促进幼儿积极参与环境传授过程,激发幼儿户外游戏活动兴趣。户外游戏环境创设过程中,游戏内容设置应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以此来促进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综合素质。幼儿阶段,幼儿在生理、心理方面存在差异,在进行户外游戏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征,有针对性地分层指导,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高效开展。同时,在幼儿开展户外游戏活动时,教师应全面细致地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随时给予不同的指导,尊重捕捉儿童自发产生的事物,及时给予鼓励、反馈和帮助。如,小班“小羊过桥”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一起设计不同高度、不同宽度、不同状态的“小桥”,有积木桥、凳桥等,便于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进行平衡练习,促进幼儿平衡力形成。大班“小羊过桥”活动中,教师对幼儿进行完全放手,让幼儿自主组织学习小组,然后利用各种积木、板凳进行小桥设计,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幼儿自主进行游戏环境创设,实际上能够激发幼儿思维能力、提高幼儿动手能力,促进幼儿在环境创设过程中,不断成长进步,提高游戏环境创设价值。
(二)科学设计户外游戏环境,促进幼儿积极参与户外游戏活动
1.丰富户外游戏场所
幼儿园户外游戏场所可设置在:沙地、草地、塑胶场地等,这些不同的场所能满足幼儿园活动的需要。与室内游戏环境不同的是,教师可以将户外游戏环境设置成各种情景,用不同的材料设置场地:平地、坡地、台阶等,可以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2.利用多种游戏器材
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设置户外游戏环境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多种游戏器材,通常,大中型游戏器材固定安装在户外环境中,它可以是功能单一的运动器材(如:单人滑梯,攀爬梯等),也可以是功能较多的运动器材(如:组合滑梯,软体垫等)。小型游戏器材(例如:轮胎、小木箱等)需要在课前进行安置。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选择的所有器材应满足幼儿的运动需求,有效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3.科学划分游戏区域
幼儿园户外游戏教学中,可将户外游乐区划分为若干类型,例如:体育器材区、沙水区、自然区等,幼儿园可利用灌木将不同的游戏区域隔离开来,并设置相应的入口和出口(这可确保幼儿和教师能够在不同的游乐区穿梭)。幼儿园在设置户外游戏区域时,应注意以下事项:第一,设备应放置在塑胶或软质材料的地面上,以保证幼儿在游园过程中不会被碰伤;第二,沙水区为幼儿接近自然的游园区域,应设置在墙边或树荫下,同时教师应经常清理沙子。可以在沙水区相邻的地方设置铲子、筛子、水桶等设备,方便幼儿开展玩沙活动,使幼儿能把两个游戏区结合起来;第三,自然区为幼儿提供直接接触自然生物的机会,教师应该选择一些无害的动植物,将其引入到自然去,促进幼儿进行观察。第四,保证游戏环境安全性。幼儿对危险的认识程度较低,如果幼儿在幼儿园中设置了较大的空地,可能会引起意外,因此在设置游戏环境时要注意保证幼儿的生命安全。小班幼儿的肢体动作不协调,容易发生跌倒情况,因此幼儿园需要为这些幼儿设置半开放式的游戏区域,使用软垫、草坪等做垫子,这样可以保证幼儿在锻炼时不会被碰伤。此外,在设有滑梯、秋千等娱乐设施的地方,地面应软化,以免儿童摔打、受伤。由于园林中种植的是绿化植物,因此需要将土壤保持在绿化植物区内。同时,确保车道与秋千、滑梯等娱乐设施设置在分开的区域,避免车辆通过会危及儿童安全。
(三)营造良好游戏环境氛围,提高户外游戏活动积极性
1.構建良好师生关系
为保证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教师应了解幼儿的需要,根据幼儿的需要合理安排游戏时间,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与幼儿沟通,了解幼儿的想法,不能要求幼儿必须听讲。教师应该尊重幼儿作为独立主体的意见,关心同学,科学地引导参与游戏,使幼儿认识到教师是自己的朋友,从而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
2.建立友好伙伴关系
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中,伙伴关系会影响孩子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教师应鼓励幼儿自主讨论游戏,角色自主分配,这对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通过幼儿间的交流,可以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礼貌待人,谦让待人的行为,这对幼儿日后的发展也很重要。
3.创造温暖的游戏气氛
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中,教师需要营造一个安全、温馨的环境,以确保孩子们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尤其是刚入园的幼儿,其面对陌生环境会与老师、小朋友产生焦虑心理,因此要使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就需要设计温馨游戏环境,帮助幼儿克服心理障碍,促进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过程。
总结语
幼儿天生具有好奇的天性,需要一定的环境刺激,激发幼儿想象力。实际教学中,老师重视环境设计,通过一系列手段创设教学环境,可以使幼儿进入想象阶段,激发孩子的兴趣,对于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户外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开展的重要手段。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创设户外游戏活动环境,能够促进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高效开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户外游戏活动过程,培养幼儿综合能力。教师在进行户外游戏环境设计时,要明确幼儿主体地位,一方面,从幼儿身心发展角度考虑,有效进行环境创设,另一方面,引导幼儿自主参与环境创设过程,提高环境创设的适用性,促进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参考文献:
[1] 刘琴. 小空间 大乐趣——课程游戏化理念下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J]. 山西教育:幼教, 2020, 000(002):39-41.
[2] 蒋小华. 浅析如何利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理念创设利于幼儿成长的环境[J]. 好家长, 2018, 000(012):37-37.
[3] 严安. 浅谈利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理念创设利于幼儿成长的环境[J]. 动漫界, 2015, 000(024):81-82.
[4] 张海雯. 从"操场"到"游戏场"的变迁——浅谈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策略[J]. 上海教育科研, 2014(9):71-72.
[5] 岳丽萍. 从"操场"到"游戏场"的华丽变身——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30).
[6] 聂莲. 走向对话的儿童世界——谈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创设[J].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6(3):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