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2021-07-17林璐旻商祖爱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青少年家庭

林璐旻 商祖爱

一、青少年形成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

1.1家庭因素

家長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对孩子的整个人生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青少年所在家庭的亲密度是由父母亲人共同组建成的,亲密度高的家庭父母对孩子更加关心,更尊重孩子,会民主地管理孩子的生活起居;另一方面,孩子也会懂得感恩,信任父母,拥有更高的自尊心和自我管理能力,进而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也随之降低。自尊程度高的青少年与逆反心理低的青少年在很大程度上的表现是相似的,他们情绪稳定,做事有章法,行动有动力,且尽职尽责,与人交往中表达感情更加直接,这都与家庭亲密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有一种情况不得忽视,在高自尊个体中还分为脆弱型高自尊与安全型高自尊两种形式,要避免青少年成为脆弱型高自尊个体而成为安全型高自尊个体。由此看来,家长要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爱,尊重他们的想法及常常给予其肯定。

1.2学校因素

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学校生活占据了一大部分。因为他们处在青少年期,所以对学校里的人际氛围与教学氛围非常敏感,既希望与他人建立深层次的关系,又希望获得学习上的自主权。个体在进入青春期后,身体上承受着心理与生理上的变化,渴望着教师和同伴能给予其支持。教师作为青少年强有力的外部因素,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多给予学生关怀,让青少年获得被尊重、被肯定、被重视的感觉,青少年就更愿意朝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活动的内容进行组织和筛选,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对学生的活动起到指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心理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除了教师,另一学校因素就是同伴,教师与同伴是青少年在学校适应中很重要的因素,学生对学校的适应程度也是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低的影响因素。青少年期的交友圈慢慢由团伙逐渐缩小,由父母为中心向同伴为中心过渡,心理上的敏感与不安使他们需要能倾诉且保守秘密的对象。同伴关系是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二、如何正确对待青少年心理问题

2.1家长方面

家长要给孩子创设良好的生长环境,及时解答孩子的疑惑,做到每天都与孩子沟通交流,避免因为缺少沟通而孩子依赖于网络,产生网瘾;其次是注意青少年网络的使用范围,家长要对孩子上网的内容进行筛选,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并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父母要构建孩子与自己之间的信任,不要将成绩差,早恋作为评判一个孩子好坏的标准,多询问孩子的近况,只有孩子与家长间相互信任,家长给予孩子支持,青少年期的孩子才能更健康,更自信的迎接未来的挑战。

1、家长要创造条件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得到充分的发展。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充分信任孩子,尊重孩子,避免孩子产生“我说了你也不信”的不信任心理。同时在家庭中尽量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孩子不产生其他关于家庭的苦恼,能够健康的成长,整个家庭都要为维持这个良好的氛围做出共同的努力。

2、家长要能够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并及时进行调试。家长在生活中应当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关心应当是在心理层面的,而非物质层面的。常常与孩子沟通,了解他最近是否有在为什么苦恼,并帮他保密,也可以作为朋友的身份为孩子解答困难,而非一味的指责孩子,让孩子产生“不愿说”的心理。

2.2学校方面

学校在解开青少年心理问题“枷锁”也起了巨大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普及心理健康常识,这方面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加强学生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使他们主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适时调节自己,提高自我调节能力;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并向学生们提供咨询点且做好保密工作,尽量缓解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减少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

教师的作用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作为教育者,首先要科学分析这些心理生理问题,引导青少年走向正确的方向,认识自己的心态,不排斥自己反而是悦纳自己。教师要主动抓住学生的心理动向,善于探查青少年的言行举止,青少年的心理变化是复杂且多导向的,许多因素常常伴随而来且相互交织,教师要在其中充当观察员,紧密观察青少年的行为,抓住所有问题的主动权,即时发现不良问题的倾向,并巧妙解决这些问题。班主任要充当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角色,教育部2009年12号文件关于 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通知中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施加有利的影响并激发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

三、总结

家长和老师可以善用网络,不要因噎废食,很多家长认为网络竟然能产生这些不好的导向就要全面否定,最好是能完全杜绝,将这个问题极端化。很多心理疾病表面上是网瘾所导致的,但其实有更深层的原因,诸如家庭方面,学业方面造成的压力,压力导致的躲避,寻求网络的安慰,才最终导致了心理问题的产生。教师还要改变以学习成绩作为单一指标的评价体系,从多角度的评价学生。教师在建立一个积极的班级环境也十分重要,要想培养学生有正向归因的习惯,教师本身应该是一个能够正确归因的人。教师积极的心态对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如果对任务充满信心,对学生充满希望,整个班级的氛围就是积极的,学生也比较容易在班级中获得力量,积极地对待生活。

参考文献:

[1] 孙晓军,赵冬梅,田媛等.同伴关系的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31(1):62-70

[2] 冯英子.在校青少年压力影响因子及其应对方式[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9(02):108.

[3] 龙安邦,范蔚,金心红.中小学生学习压力的测度及归因模型构建[J].教育学报,2013(09):126-127.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青少年家庭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家庭“煮”夫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