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期望效应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2021-07-17高一鸣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启示影响因素

高一鸣

摘要:教育中的教师期望效应吸引了众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积极的教师期望效应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期望效应的传递过程和影响因素作些尝试性探讨,并提出教师期望对教育工作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教师期望效应;传递过程;影响因素;启示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实验发现,教师对学生成绩的期望最终与学生成绩的真实水平相关,这种现象被罗森塔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或者称为“教师期望效应”。教师期望效应指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一是强化学生原有的某些特性,二是诱发某些过去所没有的行为[1]。

长期以来,教师期望效应的研究吸引了众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期望”也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在当前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都注重情感教育的背景下,师生之间良好氛围的形成可以通过教师积极期望的表达来实现,这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加强对教师期望效应的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教育质量。本文拟对期望效应的传递过程和影响因素作些尝试性探讨,并提出教师期望对教育工作的一些启示。

一、教师期望效应的传递过程

形成教师期望效应需要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形成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往往通过与学生的接触,或者对学生的间接了解,无意识的自发形成。第二步,传递教师期望。教师期望的传递可以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来实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的眼神和态度来实现。第三步,学生感知到教师的期望。巴巴德的研究发现,学生认为教师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有更多的情感支持,而教师认为他们对成绩差的学生有更多的情感支持,这导致教师的行为和学生对教师行为的感知分离,但是学生的感知决定了期望的效果[2]。第四步,教师期望效应发挥作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行为表现会受到教师期望的影响。高期望的学生往往学习的动机会更强,因而会更加努力学习, 所以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就会更好。

二、教师期望效应的影响因素

1. 学生因素

现在国内外很多学者认为,学生的个性特征是影响教师期望的重要因素。根据布劳恩的研究,对身体特征、学生性别、社会经济地位、考试成绩、兄弟姐妹的理解是决定教师期待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教师对长相好、家庭富裕、考试和智力检查分数高的男性很容易抱有很高的期待,其中测验成绩在教师期望形成的过程中其作用是最明显也是最有影响力的[3]。教师的期望很大程度上根据学生的成绩来确定,例如,教师一般对班里成绩好的学生抱有很高的期望,但对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则期待较低。

2. 教师因素

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师因素会对期望效应的产生重大影响。第一是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育观念,如果教师对学生有正确的看法和培养的信念,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发展中的人,那么教师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期望,这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4]。第二,教师的主观印象。如果教师不以学生的身体特征、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和学生成绩而区别对待学生,给予所有的学生平等的爱护与对待,那么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但是,一旦某些教师接受了对学生的刻板印象,当学生的实际表现与刻板印象不符时,教师就会解释、加工、编造,使之与印象相符。例如学习差的学生上课与同桌讲话时,老师就会以为他们在聊天闲谈,而学习优异的学生与同桌交谈时,老师就会以为他们在讨论学习方面的问题。三是教师自身的主观效能感。高效能感的教师能看到学生的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优点,相信自己能教好所有学生,喜欢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能够积极克服教学中的苦难,因此对每个学生都有较高的期望。而低效能感的教师认为自己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很小,在工作中常常感到焦虑和倦怠,对学生缺乏耐心,因此对教学的投入较少,对学生的期望也就较低。

3、其他因素

除了社会压力之外,学校环境的影响也是影响教师期望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学业成绩较高的学校,教师很少将学生视为学习无能者。此外,优质学校的教师更多关注学生的能力,而很少关注学生的性别、家庭状况等背景因素。另外,当地的教育政策、学校的指导态度、有无监护人支持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教师的期待。此外,教师和同事之间也会相互影响对学生的期望。

三、教师期望效应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1. 教育目标应具有可行性与阶段性

教育目标的设立应该根据时代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基础,不能超过发展的可能性。教育目标应略高于学生现时的发展水平,并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潜力,即教育目标应设定在学生最近的发展区。教师要把总阶段的教育目标和各个阶段的次级目标结合起来,一步一步地实现最高目标。每当小目标被学生实现时,教师不应吝啬自己的鼓励和表扬,要使学生有信心达到更高的目标。教师对待学生要充满耐心,对学生的期望要持久,有时虽然一时看不出成效,也不要沮丧,教师需要了解到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任何成功都是需要时间的。此外,应把教师期望逐步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期望。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系统,形成学生的自我期望,以增强学生的期望效应。[5]。在当前终身学习的趋势下,我们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为目标,使学生离开学校后能够学习、教育、完善和提高自己。

2. 改善与学生交互作用的行为与环境

教师应注意自己的非言语信息的传递,因为教师的期望通常是通过肢体动作不轻易间传递的,如凝视,点头,微笑,手势和其他表达,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的爱,感受到对自己的关心和体贴。其次,教师要注意正确使用奖惩手段。教师应该基于多表扬夸赞学生,少呵斥惩罚的原则。当学生成功时赞许和肯定他们,当他们失败时鼓励他们再次尝试。特别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不是对批评的整体排斥,而是应该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解决自己的问题。最后,教师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感受到挑战性,并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学习过程[6]。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大量的问题或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让学生有选择性尝试完成略高于他们能力水平的题目。同时教师还应多与学生互动,确保给每个学生课堂上有同样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3.对不同的学生设立不同的期望,充分发挥积极期望的作用

学生是社会人,不是没有感情的传授机器。在与老师的交往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喜爱程度和期望高低,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发挥期望效应,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让学生热爱学习,提高学生内部动机。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都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区别分析,不要用精致的眼光看待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期望。学习好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设立更高的期望,激励他们实现更高目标,而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要对他们可以实现的小目标抱有高期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鼓励他们逐步实现目标,取得进步。

4. 家校合作,帮助家长建立期望心理

教师应积极主动与家长多合作交流,帮助家长建立正面的期望。家长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虽然有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家长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一些伤害自尊心的话,不要给孩子太大心理压力,对孩子的努力要给予肯定和支持。家长应该尊重孩子,与孩子当作“朋友”来交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科任教师和班主任要经常沟通合作,举办家长会和培训活动,調动家长配合学校的积极性,帮助家长正确教育孩子,创设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参考文献

[1]左金娣.“教师期望效应”的理论和应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04):82-84.

[2] Babad, Elisha. Measuring and changing teachers' differential behavior as perceived by students and teacher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0, 82(4):683-690.

[3]蒋艳菊,王玉杰.教师期望效应的影响因素、传递过程及启示[J].中州学刊,2010(06):136-137.

[4]王文娟.对教师期望效应的反思[J].现代教育科学,2009(12):22-24.

[5]丁蕙,屠国元.教师期望效应理论研究及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评论,2006(01):24-27.

[6]刘宣文,黄天元.教师期望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1998(12):42-45.

猜你喜欢

启示影响因素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