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童:一份自传

2021-07-17苏童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苏童公交投稿

苏童

我1963年1月23日出生于苏州家中,童年时代在苏州城北一条古老的街道上度过。那段生活的记忆总是异常清晰而感人。我的许多短篇小说都是依据那段生活写成,诚如许多评论家所说,是“童年视角”“童年记忆”,这些肯定是些幼稚单薄的东西, 不好意思。

我从小就听话。在学校里听老师的话,在家里听父母的话,在孩子堆里听孩子王的话。我从来不具有叛逆性格和坚强的男性性格,这一点也让我不好意思。

我唯一坚定的信仰是文学,它让我摆脱了许多难以言语的苦难和烦忧,我喜爱它并怀着一种深深的感激之情,我感激世界上有这门事业,它使我赖以生存并完善充实了我的生活。

我小时候家境贫寒,从来没有受到过修养的操练和艺术的熏陶。我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我二姐喜欢文学,她经常把许多文学名著带回家中,那是她向别人借的。借期往往很短,三至五天,她一天看完轮到我看。我有时候在一下午读完《复活》与《红与黑》,读得昏头昏脑,不知所云,但我仍然执着于这种可笑的不求甚解的阅读。也许因为这些书,使我回避了街头少年的许多不良恶习,我总是静坐家中,培养了某种幻想精神。

我上高中的时候就写过小说,还投稿了,结果当然是被退稿。我还写诗,最初的诗写在一个塑料皮笔记本上,现在还留着。从来没有再翻阅过,但我珍惜它们。

1980年我考上北师大,9月初的一天我登上北去的火车,从此离开古老潮湿的苏州城。在经过20小时的陌生旅程后我走出北京站。我記得那天下午明媚的阳光,广场上的人流和10路公交汽车的天蓝色站牌,记得当时我的空旷而神秘的心境。

对于我来说,在北京求学的四年是一种真正的开始。我感受到一种自由的气息,我感受大文化的侵袭

和世界的浩荡之风。我怀念那时的生活,下了第二节课背着书包走出校门,搭乘22路公交汽车到西四,在延吉冷面馆吃一碗价廉物美的朝鲜冷面,然后经过北图、北海,到美术馆看随便什么美展,然后上王府井大街,逛街,再坐车去前门,在某个小影院里看一部日本电影《泥之河》。

这时候我大量地写诗歌、小说并拼命投稿,终获成功,1983年的《青春》《青年作家》《飞天》和

《星星》杂志初次发表了我的作品。我非常惧怕和憎恨退稿,而且怕被同学知道,因此当时的信件都是由一位北京的女同学转交的,她很理解我。以她的方式一直支持鼓励我。我至今仍然感激她。

大学毕业时我选择去南京工作,选择这个陌生的城市在当时是莫名其妙的,但事实证明当初的选择是对的,我一直喜欢我的居留之地,说不清是什么原因。我在南京艺术学院工作了一年半时间,当辅导员,当得太马虎随意,受到上司的白眼和歧视。因祸得福,后来经朋友的引荐,谋得了我所喜爱的工作, 在《钟山》杂志当了一名编辑。至此我的生活就初步安定了。

1987年我幸福地结了婚。我的妻子是我中学时的同学,她以前经常在台上表演西藏舞,舞姿很好看。我对她说我是从那时候爱上她的,她不相信。1989年2月,我的女儿甜蜜隆重地诞生。我对她的爱深得自己都不好意思,其实世界上何止我一个人有可爱漂亮的女儿?不说也罢,至此, 我的生活要被她们分割去一半,理该如此,也没有什么舍不得的。

我现在蜗居在南京一座破旧的小楼里,读书、写作、会客,与朋友搓麻将,没有任何野心,没有任何贪欲,没有任何艳遇。心情平静,生活平静,我的作品也变得平静。

就这样平淡地生活。

猜你喜欢

苏童公交投稿
浅谈苏童小说《刺青时代》中的创伤书写
等公交
被冤枉
公交Ⅱ个股表现
参与讨论或投稿
参与讨论或投稿
参与讨论或投稿
参与讨论或投稿
苏童:慢一拍再发言
苏童:我一直被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