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的特点分析及存在问题研究
2021-07-16刘泽鑫
刘泽鑫
摘要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特色小镇逐渐兴起并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近几年,特色小镇的发展更是热火朝天。但随着发展方向和涉及领域的不断扩大,特色小镇如何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与当地特色更好地融合等一系列问题也逐渐凸显。通过对特色小镇的特点及发展现状进行梳理研究,参考特色小镇的政策优势及经济影响,归纳总结出特色小镇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共性和特性问题,并针对特色小镇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对我国特色小镇的升级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特色小镇;城镇化;发展;升级
中图分类号 F-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2-0255-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2.06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and Existing Problems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Towns
LIU Ze xin (Shaanxi Provincial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Xian,Shaanxi 710075)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construc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in China,characteristics towns develop graduall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d been paid to this.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characteristic towns is developing in full swing.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the fields involved constant enlargement,a series of problems are gradually highlight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towns such as how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quality and integrate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smoothly.By stu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aracteristic towns,referring to policy advantages and economic impact of the characteristic town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mmon and special problems which are easily occurred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aracteristic town,puts forward some advi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which can play an active role in upgrading and innovation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in China.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s towns;Urbanization;Development;Upgrade
近年來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尤其是新兴产业的崛起,一些城镇在区域发展方向、经济产业升级、人才引进效果、生态环境保持等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当地发展的瓶颈。为了适应并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特色小镇”这一新兴事物全国范围内逐渐兴起[1-3]。
特色小镇属于新型城镇化的一种创新发展模式,既是为了适应经济不断发展新常态,也是我国新型城镇战略目标的深化与拓展,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已经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格外重视和大力支持。尤其是2016年以后,全国特色小镇的建设进入了高速期,特色小镇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涵盖领域不断丰富,这对于促进相关行业发展、缩小城乡之间差距、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伴随着一系列特色小镇项目的落地及建设,乡村振兴、城乡统筹、产镇融合等发展迎来重大机遇,但诸多问题也不断地显现出来,这暴露出特色小镇发展经验的缺失,容易出现风险管控的疏忽。因此,对特色小镇进行特点分析及问题研究,对于特色小镇健康有序、百花齐放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也是特色小镇不断创新升级的一项重要课题[4-7]。
1 特色小镇的特征及研究现状
1.1 特色小镇的特征 目前关于特色小镇,还没有给出清晰准确的定义。特色小镇与以往简单的区域划分不同,它既不是行政区域级别上的“村”“镇”,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风景区等,而是位于城市周围,并且对于市区相对独立,具有明确的行业特色、发展特色、功能特色以及文化特色,通过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将自己的特色发挥功效,由传统的加工制造向设计、品牌、技术转变,增强产业的特色,以产业特色发展带动小镇基础配套、文化、社区之间协同发展,提高小镇发展的质量与效果。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指导下,特色小镇需要充分挖掘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进行精准的产业定位并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不断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发展小镇特色产业。同时,企业应作为特色小镇运营的主体,将三大产业与当地传统产业有机结合,兼具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实际,特色小镇主要具有以下四方面基本特征[8]。
(1)产业特色鲜明。特色小镇的发展离不开“特色”,这里的“特色”是指将农业、旅游业、网络、文化等产业互相融合,相互促进发展并形成一定的优势,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效应。
(2)体制机制灵活。特色小镇的建设主体主要依靠企业,要想推动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推动相关企业不断成长壮大,让企业充分发挥出主力军的作用。
(3)环境优美。特色小镇一般位于郊区或城市之间相邻区域,这既能享受到城市所带来的便利公共服务,又能够充分发挥农村土地开阔、环境优美、生活成本较低的优势。
(4)人文气息浓厚。特色小镇作为创业者的重要平台,聚集着大量的大学生、企业管理者、科技研发人员等人才,这些外来人才与当地文化不断碰撞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凝聚出独特的人文气息。
1.2 特色小镇研究发展现状 目前以特色小镇为主题的深入研究还不是很多,从特色小镇的政策研究角度的更是少见,并且已有研究的切入点也多集中在小镇在特色发展的积极关系上,大多忽略了消极的一面。因此,有必要全面探讨特色小镇发展中的问题,以便探索出合理的发展路径。
在中国知网上以“特色小镇”为主题进行检索,发现最早的“特色小镇”论文发表于2006年,论文内容也多以展望与预测为主,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突破性的研究。2006年之后,“特色小镇”类别的论文开始逐渐引起学者和工程上的重视,发表论文数量也开始逐渐增多,具体数据见表1。
(1)根据表1可知,2006—2014年,论文数量较少,年均论文发表数量不足6篇;而从2015年开始,相关文献数量暴增,达到189篇,并且论文数量一直快速增长,在2018年达到峰值2 371篇。
(2)2017和2018年“特色小镇”论文数量分别为2 178和2 371篇,约占总论文数量的82.4%,这说明“特色小镇”兴起时间较短,属于新兴事物,发展及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仍有巨大的潜力和深度可以挖掘。
1.3 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政策因素 影响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的政策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土地政策、人口流动政策、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具体的政策意义及特点见表2[9]。
1.4 特色小镇与传统村镇发展对比
对于传统村镇的发展,发展主体部门或单位是农业农村部、地方政府、农民,所涉及部门主要包括农业和农村社区,其发展原则是发展过程中将当地经济需求作为主要考虑因素,发展主要依靠工农业,主要方法是以任务为导向,不断发展农业技术,深化绿色经济。
对于特色小镇的发展,发展主体部门或单位包含了从国家到地方、团体到个人,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参与合作,所涉及部门是多部门联动,包括农业、服务业、旅游业、医疗体系等,发展原则是其所属整个地区的环境治理能力为主要因素,
主要方法是根据当地条件制定发展计划,将协作共赢效益最大化。
通过对比可知,特色小镇的发展在上级主管部门重视程度上、经济支持上、受众群体的普惠上,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这就为特色小镇的建设及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并为特色小镇大范围推广提供了足够的可行性。
2 特色小镇与经济的关系
2.1 特色小镇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特色小镇的发展,以当地特色为主体,以特有的资源作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并以此为基础打造产业定位准确、文化底蕴深厚、旅游特色鲜明、地区基础建设完善的综合开发体,实现消费产业完善、特色资源推广、城镇化发展升级的目标,最终达到“产业、生活、生态”一体化全面发展。在全国所有特色小镇里,以浙江的云栖小镇、海口的云龙小镇作为该方面的代表典范。
随着全国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居民人均收入的大幅提高,特色小镇凭借着回归自然民俗、远离城市喧嚣等优势,逐渐成为游客的重要选择,并带动当地经济与消费,有机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另一方面,城镇化过程中从传统村镇解放出来的劳动力,为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2.2 经济对特色小镇的影响
2.2.1 经济对特色小镇的积极作用。
(1)推进特色小镇相关产业发展。特色小镇能够推动当地旅游业,而旅游业与其他行业关联性较强,因此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融入旅游理念,能够拓宽特色小镇发展思路和功能,完善特色小镇的产业结构(如购物、娱乐、会展等),增强特色小镇的包容性。同时,伴随着这些相关产业收入的增加、后续资金的投入,又可以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2)不断完善特色小镇相关服务业。随着特色小镇的不断发展,会吸纳更多的旅游、养生等客人的到来,这对特色小镇及周边的餐饮、酒店、交通等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国许多景区缺乏特色,特别是旅游旺季时人满为患,游客的体验幸福感逐年下滑。在这样的背景下,特色小镇个性化、田园化的人居环境会凸显竞争力,社会需求也会日益提高。
(3)拓宽特色小镇建设新方向。特色小镇借助旅游等行业带动多行业互相融合,从而催生新行业的发展、挖掘新商机的价值,比如能够实现绿色农业、工业发展、休闲养生的开发。特色小镇带动的这种模式,又可以带动更多的特色小镇建设。比如将绿色农业与养生相结合,打造特色“农业养生”小镇的建设,又可以借此机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定制农业和会展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全面带动当地农业及旅游业的发展。
2.2.2 经济对特色小镇的消极影响。
(1)特色小镇及周边自然环境受到破坏。由于特色小镇的规模有限,忽略了特色小镇环境承载力无法满足较大人流量的短板,由于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常常不对游客流量施加任何限制,尤其在我国旅游黄金周时间段,景区游客“下饺子”现象频发。再加上一些游客的素质不高,比如在小镇内乱刻乱画、乱扔垃圾、破坏花草树木等陋习屡见不鲜,再加之小鎮对游客管理不到位,造成对特色小镇生态的破坏,不利于小镇的长久发展。
(2)特色小镇人文环境受到冲击。特色小镇的发展是以当地特色产业为基础,如果没有当地居民的支持和文化传统的结合,那么特色小镇的发展便举步维艰。比如很多特色小镇为完成打造建设旅游景区的目标,没有进行充分的民意调研,更是忽略了本地居民的整体意愿,强迫村民集体搬迁到别处,由此造成人文环境的破坏。此外,外来人员由于不了解当地的风俗文化,不经意间损害了当地居民的利益,由此引起不满甚至造成冲突,影响小镇后期的建设和发展[10]。
3 我国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特色小镇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规划时以数量为主要指标而不注重质量、小镇模式僵化雷同、发展方向向房地产靠拢等问题,建设时以特色小镇作掩护囤地圈地、建设产生的污染没有合理安置,投入运营后小镇主题定位模糊不清、产业特色不明显、管理粗放不善等[11-13]。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3.1 旅游等内部功能融合度不高
部分特色小镇在旅游、社区、文化、产业等方面融合程度不高,缺乏专业性和全局性,发展上宽度和广度不够,仍然是相对独立、分散的,将旅游景点、文化特色、产业开发等单方面功能当作“加减法”一样直接拼凑。比如没有深入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对文化的塑造培育不够重视,使特色小镇的文化内涵浮于表面,无法真正吸引游客,从而造成旅游经济效益欠佳;或者小镇的服务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跟不上发展的速度,无法满足创业者的基本需求,与当地居民沟通不善从而无法令当地居民认同。长此以往,其效果必然是特色不鲜明,会造成“不伦不类”的态势。
3.2 缺乏地域文化特色
部分特色小镇没有完全发挥自身地域特点及竞争力,没有因地制宜地深入挖掘本地文化内涵,没有深入研究适合自身建设发展的方向,只是盲目模仿建设一些简单的建筑物。甚至在一些特色并不是很明显,并不适宜建设特色小镇条件的地区,生搬硬套、强行拼凑所谓的“特色”,结果却截然相反,导致小镇毫无特色。
3.3 房地产介入较为严重
目前,特色小镇的发展存在滑向“房地产化”的趋势,即“借特色小镇之名,行房地产之实”。由于国家对特色小镇的优惠政策及提供各种便利,许多房地产商为了降低土地费用成本,以建设特色小镇作为幌子,用房地产开发取代特色小镇建设,而房地产的建设完成也代表了特色小镇的建设结束。
3.4 规模建设水平偏低
当前不少特色小镇规模水平较低,无法吸引具有一定规模的、定位较高的企业,或者即使入驻企业较多,但都以中低端的手工艺品、服装饰品、小吃、住宿等为主。这些企业无论从规模上还是领域宽度上,都无法使特色小镇从“传统制造”转型为“高端设计”。虽然一些特色小镇已经建设了众创空间、产业基地等,但整体上小企业占据大多数,缺乏大型企业的带头,导致特色小镇仍然难以脱离传统、单一的模式。
3.5 缺乏专业高端人才
目前大多特色小镇从业人员以青年创业者为主,由于大部分特色小镇在居住环境、配套设施、教育环境、医疗服务等方面發展尚不健全,而这些方面正是这些创业者比较看重的因素,这导致特色小镇对人才吸引力不足、缺乏显著的优势,难以留住人才。同时,部分特色小镇的生产工人、服务人员主要来自当地农民,思想守旧,不会甚至拒绝学习新技术,不能操作先进设备,难以对创业创新形成有效帮助;而服务人员受限于文化水平、方言等因素,服务水平无法满足外来旅游学习人员的要求。
3.6 宣传力度及途径有待提高
一些特色小镇在推广宣传上,不仅力度上不够深入,途径也较为单一。虽然小镇已经建成多年,但是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官方网站,而且宣传途径依旧是依靠在高速路树立广告牌、车站出入口张贴海报等传统方式。对于网络新兴渠道及手机软件投入宣传不足,比如可以通过“携程旅行”“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加大宣传力度和信息投放量,使外界更加方便了解小镇信息。
4 对策建议
4.1 牢固树立生态先行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特色小镇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特色小镇发展的根基。例如对于以自然资源作为特色发展的小镇,要合理、适度地进行资源开发;以湖泊、峡谷作为特色发展的小镇,要加强水域生态保护,避免出现水污染等问题。
4.2 完善法律管理体系,推动特色小镇健康有序发展 针对特色小镇自身的特殊情况,必须明确制定一套相对齐全的环境保护方案和制度,针对违反者加强惩罚力度。同时,对特色小镇管理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的约束,监督责任义务的履行,除了基本的餐饮、住宿与卫生等方面的管理,更要坚决避免对游客的漫天要价、强买强卖,要让特色小镇持续健康发展。
4.3 政府等部门增加政策引导,助推小镇高层次发展 相关部门不仅要在资金投入上持续增加,更重要的是打开引进资金的大门,拓宽融资方式与渠道,如果有必要,还可以牵头引进一些大型领军企业,或采取PPP模式等合作方式,遵循市场规律,增加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动力。
4.4 精准发挥小镇的特色,做强做精自身文化优势 特色文化或资源是特色小镇持续发展的核心,要坚持自身特色,而不是盲目照抄其他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式。不仅要增加人文气息,更要注重文化表达,要让游客能够直观感受到特色小镇的新颖与特色,让自身的特色成为小镇发展的不竭动力。
5 结语
特色小镇是顺应时代发展产生的新型城市结构,也是一种创新型的多领域组合,既满足了人们消费升级的需求,又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实现特色小镇高质量和全领域发展,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特色小镇是以什么产业为主导,其发展都脱离不开城镇化建设。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小镇自身的发展,坚持小镇特色,深度挖掘自身文化并以此打造品牌特色,为特色小镇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国斌,高英杰,王福林.中国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路径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98-107.
[2] 汤培源,吴骏毅,俞翔,等.特色小镇如何做“特”:以平湖九龙山航空运动小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6(11):42-45.
[3] 曾江,慈锋.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J].宏观经济管理,2016(12):51-56.
[4] 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48-54.
[5] 王志文,沈克印.产业融合视角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1):77-81.
[6] 周文静,李凌,张瑞林,等.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机理、演化模式与发展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2):33-39.
[7] 时浩楠,杨雪云.国家级特色小镇空间分布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33(3):39-44.
[8] 李硕扬,刘群红.产城融合视角下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研究:以南昌太平镇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8,25(12):168-172.
[9] 熊正贤.特色小镇政策的区域比较与优化研究:以云贵川地区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6(2):104-116.
[10] 矫卫红,刘家莹.特色小镇与当地旅游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恩施沐抚古镇为例[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27-31.
[11] 李巧.关于青城山镇建设康养特色小镇的思考与建议[J].商业经济,2018(8):46-49.
[12] 王晓洋.特色小镇商业建设模式及可持续发展路径:以江苏苏州市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9(4):162-164.
[13] 贺桂欣.我国特色小镇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22):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