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发展策略——以大连仙浴湾周边为例

2021-07-16房琳王甜甜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房琳 王甜甜

摘要 对大连仙浴湾周边的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发展进行SWOT分析,以SO+WO为主的组合策略,提出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路径:优化乡村旅游体系,与景区联动,打造“浴场+海岛村”一体化发展的乡村旅游品牌;丰富乡村旅游活动,营造目的地情感形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人员培训,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保护主景区生态资源,促进仙浴湾周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SWOT;发展策略;仙浴湾

中图分类号 F-590.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2-014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2.03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cenic Relying Type of Rural Tourism—Taking Xianyu Bay of Dalian City as an Example

FANG Lin,WANG Tian tian (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ngluo University, Shangluo, Shaanxi 7260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SWOT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relying rural tourism in Xianyu Bay of Dalian City scenic spo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path by using the combination strategy of SO + WO:optimize the rural tourism system and develop with scenic spots to create a rural tourism brand of “bathing beach + Island Village” integrated development;enrich rural tourism activities and create an emotional image of tourism destination;strengthe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 to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of rural tourism;protect ecological resources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Xianyu Bay rural tourism.

Key words Scenic relying type;Rural tourism;SWOT;Development strategy;Xianyu Bay

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是指在成熟景区周边的村庄,依托景区客源和乡村特有旅游资源开展旅游活动,村民参与旅游服务以获得额外收入[1]。乡村借助景区吸引力实现客源共享,通过资源、功能的互补来带动旅游发展[2];同時提供区别于景区的特殊产品,对主景区游客给予补偿,丰富其旅游体验,以促进景区提质发展[3]。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如何有效利用景区资源,挖掘乡村特色,使周边乡村旅游与主景区共生发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乡村旅游的研究成果丰硕,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的重要推动力[4-9]。已有研究关于依托型乡村旅游的内容较少,郎富平等[10]通过调研分析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游客的购物行为及期望,提出借助旅游购物形成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杨世河等[11]在分析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特点基础上,提出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较适合“资源—市场”组合矩阵评价模型,来评测其市场竞争力。有学者针对衡山、黄山风景区周边乡村旅游的开发进行探讨[12-13]。近年研究热点集中在旅游扶贫领域[1-2]。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景村融合一体化发展[14]是旅游扶贫的有效模式,其实现要通过巩固景区核心作用,分层带动周边贫困户发展等策略[15]。随着海滨海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拓展,国内旅游格局出现大陆型产品和海洋产品并重的新变化[16]。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海滨旅游作为重要产业,对周边乡村的带动作用开始凸显。

大连仙浴湾景区位于大连瓦房店市西部仙浴湾镇,海水浴场资源是其核心部分,还包含海岛、森林公园等自然旅游资源,观海寺等古建筑资源,“水泡荷风”等景点。附近农户利用贝壳和海产品残骸制作工艺品售卖,依托景区建设包括农家餐饮、住宿等“农家乐”,也提供游客采摘服务。景区发展对周边村镇的带动作用不容小觑。该研究依据大连仙浴湾景区发展现状,对其周边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发展进行SWOT分析,目的在于形成旅游地区的优势品牌,让乡村旅游与浴场景区联动发展,提高景区整体知名度,进一步促进当地乡村旅游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1 仙浴湾景区周边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1.1 优势

1.1.1 景区资源及区位优势。仙浴湾景区自然资源丰富,景色宜人,气候也较为湿润舒适,适合休闲度假。仙浴湾与皮长高速、沈海高速、507国道相近;周边村落与主景区均有国道、省道交织,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较为便利。

1.1.2 主景区知名度高,客源有保证。仙浴湾开发时间较长,知名度较高。景区内的自然及文化资源,也吸引了企业公司的团建活动。主景区客源相对稳定,景区周边发展乡村旅游有先天优势,客源有保证。

1.1.3 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海域附近形成了一批特色小镇,村民种植果蔬、养殖鱼禽,农产品、海产品品种丰富。依托当地民俗风情、田园风光等打造的休闲农庄类项目,含果园采摘、森林休养、农家体验等活动,可吸引游客留驻,满足消费者不同层面的需求。

1.2 劣势

1.2.1 配套设施差。乡村旅游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仙浴湾景区附近没有公交车站,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并不便利,游客只能自驾或随团出行,便捷程度欠缺。“农家乐”内住宿、卫生等条件相对简陋,从业人员服务意识也较差。海鲜产品易腐,容易产生恶臭气味,影响游客乡村游玩体验。

1.2.2 从业人员能力素质有待提高。专业人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仙浴湾景区内和周边旅游辐射区的从业者多为当地农村居民,大部分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旅游可持续发展观念意识不强,整体缺少专业性旅游服务和管理人才,难色支撑旅游优化的人才需求。即使周边挂牌有档次、级别高的“农家乐”,也会受从业人员素质能力限制无法高质量发展。

1.2.3 旅游季节性差异大。仙浴湾主景区冬季海风较大,因此游客很少。景区主打水上娱乐活动,营业黄金季节为4—8月,季节差异性大。与景区营业同步,周边度假村、“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活动经营者在淡季几乎没有收入。而季节性供求矛盾导致的设施建设不受重视、旺季产品价格飞涨、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严重制约景区与周边乡村旅游发展。

1.2.4 缺乏规模经营和品牌效应。仙浴湾乡村旅游发展基本都是个体化,相互无牵连少合作,度假村整体松散,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划和从业标准,很难形成规模效应。目前提供给游客的都是较为简单、单一的产品和服务,没有较为成熟的旅游产品或乡村度假品牌,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1.3 机遇

1.3.1 自驾游成为热门旅游方式。以家庭为单位,周末、小长假的城市周边自驾游备受城市居民青睐。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配合周边农家度假设施,能够满足游客享受悠闲自在的自驾感受,安然自得的乡村美景的旅游需求。

1.3.2 乡村旅游发展外部环境优越。乡村振兴背景下,各级政府出台大量政策支持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振兴。消费者对乡村旅游的认同度也越来越高,整体旅游环境的优化给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极大助力。

1.3.3 政策扶持。辽宁省积极发挥政策指导作用,仙浴湾景区被纳入政府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之内,是良好的外部机遇。

1.4 威胁

1.4.1  同质化竞争激烈。乡村旅游基本都是以“农家乐”、农家采摘为主,缺乏创新形式。仙浴湾周边的普兰店、庄河等地区也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并且都是主打自然风光,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难色突出优势,突破同质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

1.4.2 游客需求多样化。游客不满足于“农家乐”等传统乡村旅游的形式,也追求旅游体验的质量与收获。旅游目的也发展为陶冶情操、增进家人朋友间的亲情与情谊。仙浴湾景区主打的浴场度假服务体验相对单一,不容易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周边乡村以“农家乐”、海鲜产品为主的旅游产品单一,难以吸引消费者重复旅游。

2 仙浴湾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分析

大连仙浴湾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如图1所示,在发展策略上可利用SO+WO为主的组合策略,即利用临近景区的区位优势,从活动、服务、产品、环境等不同角度,优化乡村旅游发展体系,促进仙浴湾周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2.1 顺应乡村旅游发展态势,优化乡村旅游体系

2.1.1 乡村与景区联动发展。仙浴湾周边的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的区位和资源有显著优势,依托景区制订乡村旅游规划,与景区联动发展,进行仙浴湾景区周边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规划,寻找乡村旅游发展切入点。功能上以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为主,内容以乡村文化民俗为主,使乡村发展成天然的游客集聚地,同时对海浴景区功能进行有机补偿。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规划,通过村民素质提升、乡风民俗重建等,提升服务质量,优化乡村旅游体系。

2.1.2 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打造民俗风情海景小镇。将地域历史悠久的民俗风情融入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在民宿建设、乡村环境等方面体现海域特色。梳理仙浴湾周边乡村文化资源,包括民居建筑、特色饮食、遗址遗迹等有形资源,“仙浴湾”“情人岛”等传说故事、民俗节庆等无形资源,凝聚特色乡村文化,形成旅游核心线索。旅游活动除了传统的垂钓、“农家乐”,也可开发融入传统海边渔民生活的活动场景,与海浴场的休闲活动功能互为补充,打造风格独特的海景小镇。

2.1.3 打造海产品、农产品打造品牌。仙浴湾镇油桃、周边村镇樱桃等鲜果产品已经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农超对接、电商售卖都是发展亮点。作为传统滨海乡村,海产品粗加工也有一定优势。可借助海浴乡村一体化发展,一方面吸引游客进行农业种植生产体验,另一方面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将仙浴湾油桃、仙浴湾虾皮等地方特色农产品打造成景区消费品,增加乡村旅游亮点。

2.1.4 拓宽宣传渠道,塑造品牌。积极参与依托景区的营销活动,依托景区形成良好的生态链发展。借助社交平台、旅游网站等互联网手段,与景区联合营销,打造“浴场+海岛村”一体化区域旅游大品牌。

2.2 丰富旅游活动,营造旅游目的地情感形象

2.2.1 开展冬季家庭游、亲子游等主题旅游活动。多元化情感体验有助于树立旅游目的地的情感形象[17],海滨旅游在淡季主要是靠吸引近距离客源周末休闲度假[18]。周边乡村可利用已有资源,跳出“农家乐”、海浴景区辅助的发展思路,暂时摆脱服务景区游客的理念,发展家庭游、亲子游等专项旅游项目,营造温馨舒适的乡村体验旅游环境,吸引城市客源,在水产品养殖体验、海洋保护体验及科普等方面打开思路,将旅游趣味与人文体验融为一体,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2.2.2 规划自驾游活动,提升景区吸引力。活動项目多样化是提高近距离客源重游率的保障。紧抓消费者喜爱的自驾游旅游方式,依托丰富自然旅游资源,在景区周边乡村建设自驾基地,以景区为终点或中转站,与企业团建、车友会联谊等活动结合,打造特色自驾游系列活动。聚集人气,进一步提升仙浴湾景区知名度。

2.3 争取政府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基础设施包括周边公共交通体系和景区内环卫设施、乡村接待住宿卫生等基本条件设施。增加旅游专线的同时,在景区周边设置公交站点等设施,加强与主景区的线路连通,提高交通通达度,方便游客短途出行;通往附近乡村的道路及周围绿化,需要争取政府支持完善。农家小院等环境设施也可以通过统一最低标准进行规范,尽力提高游客食宿体验。景区内环卫设施也需要完善,通过增设垃圾桶、游客卫生提示等引导游客自发保护景区卫生。

2.4 培养高级服务人才,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

专业人才培养和服务意识提升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可以争取并充分利用政策资源,对从业人员进行旅游服务专业培训。人员培训的核心一方面是服务理念和服务品质等实务的提升,一方面是鄉村旅游管理、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塑造。考虑到从业者多为成年人,可实施在岗学习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高效学习体质。对“农家乐”、个体商铺经营管理者,可考虑开展少量全日制管理课程培训,通过专业系统的学习,建立旅游服务和现代管理理念。

2.5 保护主景区生态资源,促进旅游循环发展 在资源利用的同时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保证主景区及周边乡村可持续发展。环境满意度可正向影响游客的环境恢复性感知[19]。旅游旺季游客骤增,沙滩环境及浴场水质承担着很大压力,应持续做好水质检测和卫生防护工作,严格控制水型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止因过度使用导致的水质恶化及沙滩砂质变化、泥化现象。浴场管理方面,严格遵守我国“海水浴场环境监测规范”,逐步进行日常监督监测,保持海水水质。沙滩管理方面,通过增设环卫工人或对小商贩提出要求及时清理垃圾,保持海滨环境的整洁卫生。对海域周边森林植被进行合理规划,未来景区及周边开发旅游项目的过程中也应以环境保护为先,注重海岸防护。

3 总语

景区依托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发展方式,滨海海浴度假景区依托海洋资源,是近年来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旅游休闲目的地,其周边乡村与景区联动发展已初见成效。通过分析大连仙浴湾周边乡村旅游发展的内部优劣势和外部机遇威胁,针对性地提出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和可行意见,也为其他同类海浴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宋慧娟,蹇莉,陶恒.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机制及路径[J].农村经济,2018(5):46-51.

[2] 张金鸥.基于共生理念的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扶贫路径探析[J].农业经济,2020(2):50-51.

[3] 杨蜜蜜,龙茂兴,刘建平.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发展探讨[J].生态经济,2009,25(1):142-144.

[4] 章爱先,朱启臻.基于乡村价值的乡村振兴思考[J].行政管理改革,2019(12):52-59.

[5] 赖佳鑫,赵俊杰,刘峰,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于SWOT分析的山地烟区乡村旅游发展策略:以巫山县鸳鸯烟叶科技示范区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4):235-242.

[6] 李茹月.乡村振兴背景下龙胜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0):109-113,116.

[7] 韩伟宏,李建军.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新型乡村旅游发展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18(12):46-48.

[8] 李佳,田里.旅游精准扶贫对民族村落农户生计影响的比较:基于云贵民族村落的调查数据[J].贵州民族研究,2020,41(3):87-93.

[9] 唐承财,万紫微,孙孟瑶,等.深度贫困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构建[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34(1):202-208.

[10] 郎富平,唐黎卿,温燕.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社区旅游购物研究:以杭州市山沟沟村为例[J].旅游论坛,2009,2(2):248-253.

[11] 杨世河,章锦河,戴昕.基于类型的乡村旅游竞争力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4):361-364.

[12] 谢莉,杨载田.南岳衡山景区周边古镇乡村旅游开发探索[J].地理科学,2011,31(5):627-633.

[13] 韩卢敏,焦华富,李俊峰.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开发研究——兼论黄山风景区周边乡村旅游开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2):186-190.

[14] 黄凯丽.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扶贫的路径探析[J].农业经济,2019(7):70-71.

[15] 陈萍.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内涵、机制与实现路径[J].生态经济,2019,35(6):120-124.

[16] 肖星,罗聪玲,唐闻.海滨海岛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案例解析: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7):57-61.

[17] 曲颖.海滨城市旅游目的地非功用性定位研究:以大连为例[J].旅游学刊,2014,29(12):32-44.

[18] 李瑛,郝心华.论海滨旅游度假区季节性供求特征及应对策略:以北戴河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2):34-37.

[19] 陈钢华,奚望,黄松山,等.海滨旅游度假区游客环境和气候满意度对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影响[J].资源科学,2019,41(3):430-440.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