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2021-07-16杨顺强杨科吴银梅黄朝富杨成翠唐忠艳李柒玉龙
杨顺强 杨科 吴银梅 黄朝富 杨成翠 唐忠艳 李柒玉龙
摘要 以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在保护区周边社区推广种植大球盖菇、竹荪、羊肚菌和猴头菇,4种食用菌鲜菇产量分别达18 784.80、2 363.70、2 625.00 kg/hm2和0.95 kg/袋;采用“管护局+当地高校+种植户”的推广种植模式,通过管护局的组织管理、当地高校的技术支撑和种植户的积极参与,保障了项目的有序、高效推进;食用菌栽培资源化利用了1 000余t农林业废弃物。该项目促进了周边社区产业发展,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协调统一,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社区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 云南乌蒙山;社区发展;食用菌;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1-0119-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1.03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Edible Fungi Industry in the Communities around the Nature Reserve—A Case Study of Wume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Yunnan
YANG Shun-qiang1, YANG Ke2, WU Yin-mei1 et al
(1.College of Agronomy and Life Sciences, Zhaotong University, Zhaotong, Yunnan 657000;2.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Wume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Zhaotong, Yunnan 657000)
Abstract Taking the Wume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Yunnan as an example, the project promoted the cultivation of 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Dictyophora indusiata, Morchella esculenta and Hericium erinaceus in the surrounding communities of the protected area, the yields of four kinds of edible fungi were 18 784.80,2 363.70,2 625.00 kg/hm2 and 0.95 kg/bag, respectively;adopting the mode of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bureau + local universities + growers”, through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anagement bureau, technical support of local universities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growers, the orderly and efficient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is ensured;more than 1 000 tons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wastes were utilized in the cultivation of edible fungi. The project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rrounding community industry, realizes the coordination and unity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provides an effective way for the protection management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of nature reserves.
Key words Wumengshan of Yunnan;Community development;Edible fungi;Nature reserve
自然保護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1]。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社区发展有多方面影响,Eagleston等[2]研究认为,自然保护区建立能够促进周边社区发展,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是互惠互利的;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可同时调动社区农户参与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生态保护的主体功能与促进社区管理、经济和文化发展等功能是融为一体的[3];张引等[4]研究认为,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社区利益存在冲突,主要体现在权属混乱、体制不顺、资金缺位、法律缺失、思想不一、能力不够、方法不当和研究不足等方面。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关系是影响保护管理成效的重要方面[5]。前人多以资源保护和利用为重点,研究自然保护与社区利益的冲突现状和机制[6-9]。但是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社区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同时间、空间、经济和社会等均可导致结果的不尽相同。为此,笔者以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研究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发展食用菌产业对保护管理的影响,以期为自然保护区社区产业发展、促进自然保护区和社区协调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1 研究区概况
1.1 自然保护区
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境内,地理位置为103°51′47′~104°45′04″E,27°47′35″~28°17′42″N,海拔905~2 450 m,保护区总面积26 186.65 hm2,由朝天马(彝良、盐津、大关3县结合部)、三江口(大关、永善、盐津3县结合部)、海子坪(彝良和威信2县结合部)3个片区组成。
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整个乌蒙山系保存面积较大,类型结构自然原始和完整,属亚热带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和高山沼泽化草甸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区内云豹、林麝、黑熊、藏酋猴、小熊猫、中华鬣羚、大鲵、贵州疣螈、四川山鹧鸪、红腹锦鸡、白腹锦鸡、白鹇、白冠长尾雉、凤头蜂鹰、黑耳鸢、珙桐、桫椤、南方红豆杉、福建柏、连香树、水青树、天麻、筇竹等为代表的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分布广泛,保存完好。目前,记录到野生维管束植物179科756属2 174种(包括28亚种153变种),哺乳动物9目27科71属92种,鸟类18目54科363种,两栖爬行动物4目24科61属94种,是极其重要的天然种质资源库。该保护区还是我国野生毛竹的天然分布地,是世界筇竹的集中分布中心,是天麻的原生地和模式标本产地,是长江水系的重要水源地,更是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5]。
1.2 自然保护区社区状况
保护区地跨大关、彝良、盐津、永善和威信5个县16个乡镇31个行政村756个村民小组26 881户110 751人。该地交通不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生产生活方式相对滞后、经济收入来源单一,长期以来就有“靠山吃山”的传统习惯,从保护区内获取资源转化为经济收入是当地社区群众的重要收入来源。例如,保护区内超过3 300 hm2的天然方竹林和超过10 000 hm2的天然筇竹林一直是保护区周边社区群众的采笋场所,每年每户采笋收入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5]。
2 保护区周边社区发展食用菌产业优势
林下食用菌种植充分利用了林地资源,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模式多样等特点。林下不同模式种植食用菌,其产量、品质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均存在差异。锥栗林下种植棘托竹荪和多花黄精均能获得较高产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10];胶园林下开展大球盖菇栽培,可获得一定的产量,大球盖菇品质优异[11];葡萄林下适宜栽培大球盖菇和棘托竹荪,栽培后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葡萄产质量,综合效应明显,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12]。林下栽培食用菌,菌渣还田后能提高土壤pH、速效氮、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交换性钙、交换性镁等含量,改善土壤养分状况[13-14]。
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气候温暖、潮湿,具有丰富的稀疏林地资源和农田,在农林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木屑、作物秸稈等农业废弃物,为食用菌产业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丰富的原料。目前,这些木屑、秸秆等农业废弃物除少数被用作薪柴外,大部分则在田间地头被焚烧,或被遗弃,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为此,在保护区周边社区推广食用菌栽培,发展食用菌产业,不仅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能增加农户收入,提高保护区的管理成效,从而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3 保护区周边社区推广种植食用菌模式研究
3.1 开展食用菌试验示范栽培
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朝天马、三江口、海子坪3个片区组成,各片区间资源、气候、社区群众基础等均存在差异。食用菌品种较多,不同品种对资源环境条件的要求及栽培管理方法存在较大差异,为此,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与地方院校(昭通学院)通过项目合作,充分调研了3个片区的资源、气候、社区发展等基础条件,根据各片区具体条件,确定食用菌栽培品种,制订试验示范栽培计划,做到因地制宜,确保试验示范取得成效。通过试验示范,探索总结出了适宜在保护区周边社区栽培的几个食用菌品种和配套栽培方法。其中,大球盖菇、竹荪、羊肚菌、猴头菇适宜在保护区周边社区栽培,具有栽培原料丰富、栽培技术简单、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使社区群众认识到了栽培食用菌的优势及效益,树立了信心,为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3.2 推广种植模式
采用“管护局+当地高校+种植户”的推广种植模式,其中,管护局主要负责项目申报、资金筹措、布局规划、组织管理等;当地高校主要负责菌种培育、技术培训、种植指导、数据收集、研究示范等。管护局与当地高校根据种植户栽培环境条件、种植积极性、劳动力状况等确定种植对象,经三方协商一致,确定种植品种、规模、种植时间等,种植户根据自己所认领的品种及规模,按照技术要求开展种植管理,种植收益全部归种植户。为了保证食用菌种植按时、有序、高效地进行,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各方权责利,分工协作,高效运行。
3.3 推广种植面积与效益分析
根据各片区资源、气候、社区群众种植意愿等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布局,2020年推广种植食用菌共计9.8 hm2,其中大球盖菇5.2 hm2,竹荪2.2 hm2,羊肚菌2.4 hm2,猴头菇15 800袋。据统计(表1),大球盖菇、竹荪、羊肚菌鲜菇平均产量分别为18 784.80、2 363.70、2 625.00 kg/m2,收益分别达37.57万、18.91万、42.00万元/hm2;猴头菇种植15 800袋,产量达0.95 kg/袋,单价20元/kg,收益19元/袋,产值30.02万元,实现总经济收益337.92万元。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收集玉米秸秆、木屑等农业废弃物1 000余t用于食用菌栽培料,资源化利用了农业废弃物,降低了环境污染;项目推广过程中,开展技术培训12场次,培训200余人次,83户农户参与种植,提供了3 000余人次的就地就业机会,使保护区周边社区群众掌握了食用菌栽培实用技术,解决了部分群众技术缺乏、就业难的问题。
4 结论
该研究采用“管护局+当地高校+种植户”的模式在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推广种植食用菌,通过管护局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当地高校科学的技术支撑和种植户的积极参与,保障了项目的有序、高效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结合保护区周边社区资源、气候特点,筛选了大球盖菇、竹荪、羊肚菌和猴头菇4种食用菌品种进行推广,鲜菇平均产量分别达18 784.80、2 363.70、2 625.00 kg/hm2和0.95 kg/袋,实现了优质、高产和高效栽培。
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丰富,为食用菌栽培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原材料。在保护区周边社区发展食用菌产业,可以有效利用闲置的林地空间和农林业生产的废弃物,做到食用菌与林木生长的相互助力,促进周边社区产业发展,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协调统一,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提高,是一种真正的生态友好型产业,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的初步研究[J].生态学报,1999,19(5):607-613.
[2] EAGLESTON H,MARION J L.Sustainable campsite management in protected areas:A study of long-term ecological changes on campsites in the boundary waters canoe area wilderness,Minnesota,USA[J].Journal for nature conservation,2017,37:73-82.
[3] MCNALLY C G,UCHIDA E,GOLD A J.The effect of a protected area on the tradeoffs between short-run and long-run benefits from mangrove ecosystems[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11,108(34):13945-13950.
[4] 张引,杨锐.中国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现状分析和改革建议[J].中国园林,2020,36(8):31-35.
[5] 杨科,吴霞.生态文明背景下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區发展关系探讨[J].林业调查规划,2017,42(4):99-102.
[6] 张雅馨,刘霞,张博,等.自然保护区建立是否必然导致农户收入低:基于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外社区农户收入的实证研究[J].林业科学,2020,56(6):165-178.
[7] 邓天仙,任晓冬.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生计现状与发展研究:以草海周边两个自然村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20):3971-3974,3979.
[8] 高雪霏.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究[J].南方农业,2019,13(26):170-171.
[9] 潘大东,王平,杨帆,等.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发展的冲突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667-4670.
[10] 姚理武,吕明亮,吴应齐,等.锥栗林下棘托竹荪与多花黄精不同复合种植方式研究[J].南方林业科学,2018,46(1):57-59.
[11] 黄坚雄,袁淑娜,潘剑,等.胶园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的产量与子实体品质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19,40(1):18-23.
[12] 杨顺强,程立君,赵启君,等.葡萄林下栽培不同食用菌的效应[J].西北农业学报,2020,29(7):1045-1050.
[13] 张亚军,杨建北,李建宏,等.香菇渣和平菇渣对土壤有机质、氮素及全磷含量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3):66-69.
[14] 温广蝉,叶正钱,王旭东,等.菌渣还田对稻田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2,26(3):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