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智能手机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2021-07-16郭桂珍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利与弊教育教学智能手机

郭桂珍

摘 要:无论是家庭、学校還是社会,都认识到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是教育成功的基本保障。目前,部分家长和教师认为智能手机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智能手机是当下便捷的通信工具,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获取优质资源和新资讯,另一方面,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存在导致学生视力下降等弊端。因此,家长和教师必须从多方面认识智能手机对教育的影响,从根本入手解决问题。

关键词:智能手机;利与弊;教育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智能手机进入千家万户。然而,智能手机对现代人有好处亦有弊端。由于部分青少年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导致视力下降,而部分青少年出现沉迷智能手机游戏的现象,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育,家长、教师因此责骂孩子,激化矛盾,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师生矛盾激化。而家庭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智能手机是一把双刃剑,为家庭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一、教育教学与家庭教育的定义

教学与教育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切培养人的活动就是教育,广义的教学与此概念相近,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既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学是指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专指各级各类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既有课堂的,也有课外的。

家庭教育是指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有意识地经由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产生教育。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影响孩子终身,它始于孩子出生,甚至可以上溯到胎儿时期的胎教活动。家庭教育,是为人的一生奠定教育的基础。孩子升入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既是基础,又是补充和延伸。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家庭教育是对人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目标的确立与实现。

二、智能手机对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通讯便利

智能手机作为当下便捷的通信工具,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沟通需求。对青少年而言,携带智能手机有利于其与家长保持联系,倾诉感情。同时智能手机带有GPS定位功能,有利于在发生危险的时候,及时提供位置信息。

(二)提高学习效率

现在的学习软件种类十分丰富,例如:有道词典、小猿搜题、猿辅导等等。这些软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的效率,家长可以使用小猿搜题等软件,用更好的方法给孩子讲解题目,让孩子更好地理解知识。

(三)获取更优质资源

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表现为:第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投入不均衡,经济发展迅速的东部地区教育投入更多,教育资源在东中西部的分配不均。第二,是城乡教育投资差距过大,在农村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农村,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远少于城镇中小学对教育的投入,所以教育资源在城乡分配不均。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的学习软件,获取更优质的教育。例如猿辅导、学而思网校等手机软件。即使在落后地区的农村也可以共享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获取和较发达的地区的学生一样的资源。

(四)获取新闻资讯

青少年能利用智能手机上网,去关注各国的新闻,了解时事,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观念。

三、智能手机对教育的消极影响

(一)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导致视力下降

据调查,我国初高中学生及大学生近视眼率为世界首位。2018年我国近视总人数已超过4.5亿人,全球近视患病率人数达16.5亿人。目前我国青少年患病率逐年递增,形势较为严峻。过度使用智能手机成为影响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因素。

(二)过度依赖搜题软件

部分学生出现:遇到问题,就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搜题,导致独立思考能力下降,过度依赖智能手机的搜题软件。更有甚者,直接通过搜题软件完成作业,影响学习质量。

(三)沉迷智能手机游戏

智能手机的诱惑较多,例如智能手机游戏: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自制力较差的青少年沉迷于游戏,即使没有完成作业,也要先打一会游戏。久而久之,青少年沉迷游戏,失去自制力,并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无心向学,沉迷在网络世界中无法自拔。

(四)无法辨别网络信息

网络中存在较多不良信息,而青少年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学习的黄金期和生理、心理的成长期,而且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弱,容易被智能手机的不良信息迷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无法得到保障。

(五)盲目攀比

部分青少年羡慕别人有智能手机,自己也要想方设法购买。甚至因没钱买新智能手机,发生了偷盗的案例。盲目追求型号更新的智能手机,在较短时间内更换多部智能手机。

四、结论

对于教育,智能手机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我们应该以健康的心态对待智能手机,利用智能手机学习新知识,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对于大多数的家长、学校来说,因为智能手机对于孩子有很大的诱惑,孩子会沉迷其中,于是,家长限制孩子使用智能手机,甚至禁止使用智能手机,学校没收智能手机,由此造成亲子关系不和谐,师生关系紧张等问题。而实际上智能手机本身没有对错,问题在于使用者。

家长需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智能手机,制定一些约定等,如在家里,休息时间可以与朋友聊天,浏览新闻网站,玩小游戏等,做到适可而止不沉迷其中。家长更应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跟孩子相处时减少使用智能手机的频率。培养孩子多样化的兴趣活动,减少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家长可以在业余时间参与孩子的学习,陪孩子一起读书、一起进行户外运动打卡、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教导孩子承担社会责任等,通过给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正确使用智能手机。

学校对有将智能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学生,须经由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智能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渠道、探索使用具备通话功能的新渠道,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教室和宿舍安装智能存储柜,规定时间存取智能手机,引导学生正确合理使用智能手机。

猜你喜欢

利与弊教育教学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是座矿
线上美术教学的利与弊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试论微博对公共管理的利与弊
智能手机如何让我们变得低能
图书出版以市场为导向的利与弊
智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