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丝绸文化产业转型与创新

2021-07-16汪倩朱雨洁武丹尹旭敏

锦绣·上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乡村振兴

汪倩 朱雨洁 武丹 尹旭敏

摘要:丝中极品——辑里湖丝,不仅在1851年英国伦敦首届世界博览会上获得我国首个获得国际大奖的民族工业品牌,其手工制作工艺还在2010年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谋求辑里村更好发展,我们以这个蚕桑丝绸史上最为辉煌的文化产业作为调查对象,通过人物面对面采访、亲自实地考察、文献查阅等渠道,探究其历史时期和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其衰落的原因,同时适当借鉴其他同样将丝绸产业作为一大特色产业的长江下游城市发展道路,努力思索辑里湖丝产业转型与创新的方向。

关键词:辑里湖丝;乡村振兴;创新发展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等”要求。可见“产业兴旺”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丝绸产业绝对是中国诸多产业之中值得一提的一种。学界研究丝绸文化产业多着眼于挖掘历史渊源、经济价值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5省的丝绸发展,较少将乡村振兴与丝绸文化产业结合,挖掘其转型与发展的可能。辑里村经历了丝绸产业的起起落落,这历史跨度有助于我们研究这样的传统产业背后带来的影响。

一、辑里湖丝与辑里村的历史发展

辑里村在元末成村,其村距离田市、官路、步路三镇均为七里左右,“以其均道,故名。”[1]辑里之名,村老言之为明崇祯年间温体仁雅化“七里”而称。成村后村民就开始栽桑养蚕,精于产丝。辑里湖丝因产于辑里村而得名。到明朝时候,因为生产的湖丝具“细、圆、匀、坚、白、净、柔、韧”的特点而闻名四方。明清之初,辑里湖丝已在苏州、杭州、南京、广州、北京等地销售,供织造绸缎之用。据传:清王朝织造府规定,皇帝的龙袍明确规定必须用辑里湖丝做,是帝王的御用品。

近代,鸦片战争开辟通商口岸后,湖丝贸易以南浔为重要集散中心,对全国生丝出口贸易占据重要地位[2]。据史料记载,同治九年到光绪八年短短二十年,蚕丝出口量翻了一番,其中大部分还是湖州辑里丝。民国中期湖丝进入式微阶段。这期间,七里丝面临列强国家工业生产的严重挑战,民国18年开始,出口数直线滑落,23年出门数惨跌到300包[3]。抗日战争期至解放前这段时间里,蚕丝生产一直呈一蹶不振的衰落局面。作为南浔经济命脉的蚕丝生产的萎缩造成市场萧条民生凋蔽,农村缺粮严重。

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得以解放,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蚕茧,1949年年产54.2吨,到1977年达到239.2吨猛增44倍。但由于受到“大跃进的折腾,年自然灾害的影响,“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以及计刘经济的制约,经济建设的速度是缓慢的[4]。

二、辑里湖丝与辑里村的现状

如今的辑里村则渐渐失去了曾经历史上的辉煌。一方面,我们曾对比过湖州辑里蚕丝和桐乡留良村蚕丝的产量,依据留良村的一位老人家说的“我们这里一张蚕种大概可以产出130斤左右的蚕茧”以及辑里村王一士先生曾描述的“一张蚕种可以产出100斤左右的蚕茧,也就是50公斤左右”,我们发现在产量上,辑里湖丝并没有相对优势,辑里湖丝的相对而言产量较少的特点,使它在工业化的趋势之下渐渐难以保持绝对的竞争优势,趋于衰落,也间接地使得因辑里湖丝而闻名中外的辑里村名声大不如前;另一方面,当代,普通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每月工资按5000元计算,一年也有60000元的工资,除却生活、住宿费,也会有万元左右的盈余。但是根据对辑里湖丝的传承人——顾明琪师傅的采访调研表明,村里人大都不愿意养蚕,其主要原因是养蚕的经济效益不高。普通人辛辛苦苦一年养的蚕宝宝结的丝,只够做两床被子,按照一床1800元的单价,一年也才3600元的收入。王一士先生也谈到,“现在村里养蚕,已经不是为了收入了,一般是年纪大的人,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养成了一种养蚕的习惯,以至于现在习惯养蚕,给自己做点蚕丝被。养蚕,最佳时间是35天,毛收入还不到2000元,经济效益极低,所以年轻人一般不愿意投入。”,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在工厂劳作获得的收入往往高于从事农业生产获得的收入,低效益不能满足当代年轻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随着时代和科技发展的高要求,当然也就不能吸引年轻一代的注意力,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年轻一代大多前往城市打工,造成乡村人口流失,许多农业生产后继无力,辑里湖丝也随之衰落。由此,辑里湖丝与辑里村的关系往往是一个相互的、循环的过程。那么,构成两者之间的一个良性循环,则是重中之重。

三、辑里湖丝产业的创新的思考与建议

1、提高辑里湖丝的传承意识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实施,湖州市也把“提升蚕桑”也列入十三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这意味著今后浙江丝绸产业的传承与发展尤为重要[5]。

辑里村还从事传统蚕桑生产的村民已经寥寥无几,只剩一些热心人士还在关注辑里湖丝文化的传承。例如,村民顾明琪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丝绸文化的传承人,2018年他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非遗会上展示自己的抽丝手艺,让人感到珍贵的丝绸文化依然活在生活中、传承在生产中、保存在人们生活的村落中。还有王一士先生,他在辑里村开设了辑里湖丝的展览馆,在自家的宅基地上投资创建了充分体现江南风情和传统艺术的“辑里人家”,也正因为如此,王先生所在的家庭曾在2015年获得了“浙江最美家庭”的荣誉称号。

谈到辑里村现在的境况,就离不开地处辑里村的辑里湖丝博物馆。博物馆里的每一件老式物件,每一句宣传辑里湖丝的标语,都让人由衷感受到一种情怀。对此,一生致力于保护辑里湖丝的王一士先生提到了现在政府和辑里村村民对蚕桑发展建设的态度:“你们现在看见的博物馆,就是政府现在做的。我们也肯定是希望村子发展起来的。我是把这个地方留住,让湖州以外的人看到知道辑里湖丝,我们现在就是保护,把好东西守住。但是好东西是金子总会发光。政府做的事情,是要注重辑里湖丝的数量产量,目前政府可能还是没有想到什么方法。我们辑里湖丝也是一种精神,一种传承。”

我们实地考察了其他长江下游地区农村养蚕状况,发现像桐乡的留良村的耕地,有三分之二都已经是大棚农业用地,桑地大概有四分之一。而这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村里基本上每户人家家里都贴着村委会下发的一张关于养蚕方法的A4纸,上面记录了详细的养蚕方法,每户人家的门口都安装有广播,每到养蚕的季节,或者要领蚕种的季节,就会每天重复地用地方方言播放养蚕的信息给村中不识字的人家听。而这,值得我们进行借鉴。

辑里湖丝文化推广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但由于政府在各方面财政支出的限制,辑里湖丝并不能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领头,社会参与”就有较大的意义。

2、宣传辑里湖丝的历史文化

通过实地调查以及资料搜索,辑里湖丝文化的宣传目前还是较为传统。比较有知名度的是曾在中央一台《我有传家宝》节目中宣传了辑里湖丝的传统制作方法及其特点,南浔古镇景区里设置了南浔辑里湖丝馆,以及国丝文化园、辑里湖丝文化研究会、辑里湖丝杂志等对宣传辑里湖丝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觉得除了实地的博物馆,还可以建立相关的网上博物馆,并且可以向高校学生或社会热情人士有奖征集与辑里湖丝相关的诗歌、小说、vlog等,政府高校民间应多位一体协同发展,并将优秀的作品上传到网上博物馆进行展示和增加知名度。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引进现代制造技术,不仅传承辑里湖丝的优良品质,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辑里湖丝可以改变原先的生产方式,进行了创新发展。例如,当今的VR技术十分火爆,我们可以在实地博物馆应用VR技术来展现,在非物质文化展馆或文化馆可以建立非遗文化的体验展区,通过虚拟成像技术将体现人在现实中的动作通过摄影机展现出来,以增加文化遗产在现实体验中的趣味性,来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

3、保护辑里湖丝的水源质量

水质对土法缫丝特別重要,清嘉庆是高铨《吴兴蚕书》提到缫丝用水需“清”,“清则丝洁白”。七里丝的与众不同也源于此处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村东的雪荡河流经穿珠湾,后分流至七里村头西塘桥,河水几经泥沙沉淀,清澈澄莹,性软而暖,透明度达到100%,用此水缫出之丝尤显光泽可鉴。蚕农通常认为水重则丝韧,在七里村,“其水较其他地方每十斤必重二两,所缫之丝,可多挂两枚铜钿而不断”[6]。

生态恶化引起的水资源污染导致湖丝品质下降随着工业化的兴起,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工厂污染了对养蚕至关重要的纯净水源,桑地面积也日趋减少据统计,1994年湖州全市桑园面积36万亩,至2008年仅剩下28.58万亩,更遑论南浔地区[7]。

南浔地处东苕溪下游和下湖流域的水网地带,地势低洼,由于位于季风区,受天气影响,全年各月降水量差异较大,尤其夏、秋两季更为突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受厄尔尼诺天气影响,南浔各年年平均降水量波动较大,影响当地的养殖环境,对蚕丝的质量、产量均有不良影响。

但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很多工厂的兴起,水资源受到了很大的污染。曾经河里的水,十几米深依然清澈见底,如今一米左右就模糊不已,湖丝的品质从源头上便已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保护水资源,对于辑里湖丝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4、发展辑里湖丝的衍生产品

同样地处长江下游的桐乡丝业发展,对辑里湖丝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桐乡留良村里养蚕,更多的是为了卖蚕茧增加居民的收入,但也不排除家用。就自家的需求而言,一般情况下并不大,因为一条蚕丝被大概可以盖五六年,或者更久。不过,桐乡这边有女子出嫁诗陪嫁十几床甚至是几十床蚕丝被的习俗,一般棉花被对于爱女儿的家庭来说是绝对不会用的。所以家中有女儿的,会提前五年或者提前十年来通过养蚕或者收购附近人家的蚕茧来为将来女儿的出嫁做准备。

而在辑里村,人们同样是需要丝绸的,王一士先生谈到。辑里蚕丝还可以做古琴的琴弦。一年有春蚕与秋蚕两种,春蚕蚕丝多是做蚕丝被,而秋蚕蚕丝多是做古琴琴弦。家中产出的蚕丝,一般是供应那些做琴弦的生产商。因为辑里湖丝全世界闻名,所以辑里村供应的不仅仅是湖州本地的生产商,还有上海、天津等全国各地的生产商。现在,更多的生产商倾向于手工而成的蚕丝,而不是工厂里面生产出来的那种蚕丝。目前,辑里村给生产商的收购价是,一副琴弦200元,而市面上这种琴弦的价格一般是3000多元。”

由此,发展辑里湖丝的衍生产品,也是未来辑里湖丝的一个可行的方向。

四、总结

辑里湖丝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事实,使它成为众多中国蚕丝种类中的佼佼者,也支撑其成为了辑里村的特色产业。辑里湖丝产业与辑里村发展之间存在的正相关联系,使得我们通过辑里湖丝产业转型与创新来促进辑里村发展、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思路成为一种可能。运用实地考察、人物采访等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一方面从探究辑里湖丝产业发展衰退的原因入手,另一方面适当借鉴其他地区的丝绸产业发展,思考一系列可行性较高的举措,以期为辑里湖丝和辑里村振兴提供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4]南浔镇志编纂委员会.南潯镇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2]顾国达等.近代(1842-1945)生丝世界市场的展开构造.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1993

[3]陆剑等.留下南浔的脚印:民国报刊涉浔文图选辑.浙江摄影出版社,2015

[5]何茂春.张冀兵.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分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

[6]黄新华.湖州城市近代化及其发展滞缓的原因探析(1840-1937 年)[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

[7]【浔图·文献连载】南浔乡村古镇寻访记(四):辑里湖丝蕴风流 ,2017

作者简介:汪倩(1998年12月9日)女,民族:汉,籍贯(精确到市):安徽省宣城市, 学历:本科生,研究方向:社会历史。

朱雨洁(1999年11月)女,民族:汉族,籍贯(精确到市):浙江桐乡,学历: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历史学(师范)。

武丹(2000年3月26日)女,民族:汉,籍贯(精确到市):浙江省湖州市,学历:本科,当前职务:学生。

尹旭敏(1998.6.1)女,民族:汉,籍贯(精确到市):浙江省湖州市,学历:本科,当前职务:学生。

(湖州师范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关于“互联网+”趋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