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清两位重臣的遗嘱谈起
2021-07-16杨新元
杨新元
晚清官场腐败成风,是稍有一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的。而晚清有两个重臣,也是知名度很高的人,那就是张之洞和李鸿章。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与曾国藩,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在现在数不清的清朝宫廷戏里,只要有慈禧太后或者晚清皇帝出场,那么,这两个人或左或右,总有一个人会出现在她(他)们旁边。
这两个人有许多共同之处:都是少负盛名、聪颖过人,而且都是晚清洋务运动的中流砥柱。但是,张之洞有一点是远远高于李鸿章的,那就是他的个人操守。
1901年的某日,李鸿章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自知不起,就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上了最后一道奏折,这实际上也是他的遗嘱。在奏折里,李鸿章除了希望最高统治者要“举行新政,力图自强”外,也表明自己的心迹,说自己“为官四十年,未尝因病请假”。
而时隔八年,即1909年,晚清的另一个重臣张之洞,生命也油尽灯枯。在临终前,他给子孙们留下遗嘱:“人总有一死,你们无须悲痛。我生平学术治术,所行者不过十之四五,所幸心术则大中至正。为官四十多年,勤奋做事,不谋私利,到死房不增一间,地不加一亩,可以无愧祖宗。望你们勿忘国恩,勿坠家风,必明君子小人之辨,勿争财产,勿入下流。”至今读来,还是铮铮有声。
张之洞一生為官清廉。现在说来可能有人还不会相信,当了这么大的官,有时家里竟拮据到年关都过不去,只好派人去当铺典当东西。当年,武昌城里“维新”等大当铺有一条规矩:凡是总督衙门派人拿皮箱来当,每口皮箱都给二百两银子,并不开箱验看,只是照箱数付给银两。开春后张之洞手头宽裕一点,必会派人拿银两赎回箱子。张之洞的弟子傅岳回忆张之洞身后的情形:“张去世后,谥文襄,无遗产,家境不裕。他的门人僚属都知道这种情况,所以致送赙仪都比较厚重,总计也不过银万余两而不足二万之数。张家所办丧事也就全赖这笔钱。”当官四十余年,官至大臣,生前却要经常派人去当铺典当东西度年关,死后办丧事还得靠僚属的赙仪,真算得上是一个少见的清官。所以,张之洞在遗嘱里能坦荡荡地说:“不谋私利,到死房不增一间,地不加一亩,可以无愧祖宗。”
而李鸿章就不敢如此坦荡了。这个与张之洞同享盛名的晚清重臣,同时又是一个典型的贪官。据沙皇冬宫档案记载,1896年李鸿章签订《中俄密约》后,即从道胜银行获得沙俄三百万卢布的回扣,时值五十万两白银。他官当得越大,贪腐的胃口也越大。从办洋务、办海军中,更是捞了数不清的好处。李鸿章初入仕时,他家只是中产,可李府最盛时,拥有良田达百余万亩。当时老百姓讽刺他:“宰相合肥天下瘦。”李鸿章用自己的实践,诠释了升官发财的内涵。也许是心里有鬼吧,所以李鸿章在遗嘱里只敢说自己“为官四十年,未尝因病请假”,而不敢像张之洞一样声明自己“不谋私利”。所以,后世诟病李鸿章的种种不是时,说他贪财是很重要的一点。
当官要有操守,要“心术则大中至正”,要“勤奋做事,不谋私利”,这是张之洞留给我们现代人的精神财富,也是张之洞与李鸿章的根本区别。
从李鸿章联想到今天的贪官,虽然他们与李鸿章是两个时代的人,可他们的所作所为,却何其相似乃尔。这些党内的蛀虫,利用自己当官的特权,疯狂侵占国家利益、聚集个人财产。他们的所作所为,完全违背了一个共产党干部的基本操守,遭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唾弃。
古语说:“利在一己勿谋,利在天下则谋;利在一时勿谋,利在万世则谋。”古人尚且如此,作为我们共产党人,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共产党干部,就更应该“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了。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这种一心为人民办好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好干部,也是不胜枚举。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他们的名字都永远记在百姓的心里。他们的个人操守,与张之洞相比,是毫不逊色的。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我想,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经常想想身后留点啥,这是追求进取的动力,也是拒绝诱惑、永葆共产党员本色的动力。
【原载《联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