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种期对青稞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021-07-16莉,苗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基本苗穗数播种期

向 莉,苗 雨

(新疆农业科学院奇台麦类试验站,新疆 奇台 831800)

青稞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因其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1-2]。青稞在新疆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它具有适应性广、抗旱性强、抗盐碱、耐瘠薄和生育期短等特点[3-4]。新疆天山北坡(塔额盆地、伊犁昭苏、奇台、木垒、巴里坤等)受积温限制,无法种植喜温、喜高水、高肥的作物,大面积的山旱地、盐碱地、瘠薄地只能种植大麦、青稞。本研究选用近几年主推品种昆仑14号、甘垦6号作为研究对象,以优质高产为目标,进行生育期、农艺性状调查以及产量、品质鉴定,研究不同播期对青稞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旨在为确定新疆青稞主产区最适宜播种期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选用甘垦6号、昆仑14号作为试验材料。

甘垦6号:二棱青稞,从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引进,中早熟品种,株高适中,分蘖成穗率高,不掉穗,抗倒伏能力强。

昆仑14号:多棱青稞,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引进,中早熟品种,株高适中,穗粒数、千粒质量高,分蘖能力差,易掉穗,抗倒伏能力差。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试验于2020年在新疆农业科学院奇台麦类试验站试验田(89°12′E、44°13′N)进行,土壤为黑壤土,肥力水平中等。采用裂区设计,主裂区为播期(A),共设5个播期,分别为4月1日(A1)、4月6日(A2)、4月11日(A3)、4月16日(A4)、4月21日(A5);副裂区为品种,共2个青稞品种,分别为昆仑14号(B1)、甘垦6号(B2)。共设10个处理。小区长3.0 m,宽1.8 m,面积5.4 m2,行距0.2 m,3次重复,各重复间设0.8 m宽的走道。

1.2.2 栽培模式与田间管理。根据试验方案按期播种,人工开沟均匀条播,播深4~5 cm,行距20 cm,播种量为450万粒/hm2。3月30日小区播种机开沟带种肥磷酸二铵225 kg/hm2,4月22日结合浇水一次性人工追施尿素120 kg/hm2。全生育期灌水8次,滴灌,灌溉时间分别为4月12日、4月22日、5月3日、5月16日、5月24日、6月6日、6月18日、6月28日。5月8日用唑啉草酯(有效成分质量分数为5%)1.2 L/hm2,对水15 kg均匀喷雾防除禾本科杂草[3-4];苯磺隆(有效成分质量分数为75%)15 g/hm2,对水15 kg均匀喷雾防除阔叶类杂草。

1.3 测定项目

1.3.1 生育期调查。详细记载播种期、出苗期、抽穗期、成熟期、收获期。

1.3.2 分蘖及成穗状况定点调查。齐苗后到分蘖前,在每个小区中取密度有代表性的1 m长单行,在两端插上木棍,作为固定样段,详细调查基本苗数、最高总茎数、成穗数。

(1)基本苗数:在第1次定点时,数出每样段的苗数。折算出基本苗数,以万株/hm2表示。

(2)最高总茎数:在分蘖达到高峰期(拔节前)时数每样段的茎蘖数,折算出最高总茎数,以万株/hm2表示。

(3)成穗数:在蜡熟期数每样段的穗数,凡结实且收割机能收割到的穗都算在内,折算出单位面积成穗数,以万株/hm2表示。

1.3.3 室内考种及产量鉴定。测定株高、主穗长度、结实小穗数及不育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等。各试验小区收获后及时脱粒,分小区装袋。种子扬净晒干后及时称质量计产,折合成公顷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期对生育期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B1、B2这2个品种在A1~A5这个阶段播种均能正常成熟,B2全生育期长,B1全生育期短,平均相差3 d。随着播期的逐渐推迟,B1、B2这2个品种的出苗期、抽穗期、成熟期均延后,全生育期天数逐渐缩短。方差分析结果表明,B1品种:A1与A2处理全生育期天数差异不显著,与A3、A4、A5处理差异显著,A3、A4、A5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B2品种:A1与A2、A3、A4、A5处理全生育期天数差异显著,A2与A3、A4与A5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在A1处理下,B1、B2这2个品种全生育期天数分别为73、78 d;在A2处理下,2个品种全生育期天数分别为74、75 d;在A3处理下,2个品种全生育期天数分别为71、75 d;在A4处理下,2个品种全生育期天数分别为69、72 d;在A5处理下,2个品种全生育期天数分别为68、70 d。

表1 不同品种在不同播期下生育期比较

2.2 播期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播种期的推迟,B1、B2这2个品种的基本苗无规律性变化,成穗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B1品种的最高总茎数、有效穗数先增加后减少,B2品种的最高总茎数、有效穗数逐渐减少。B1、B2这2个品种A1与A2、A3、A4处理的基本苗差异不显著,与A5处理的基本苗差异显著;B1品种:A1与A2、A3、A4、A5处理的最高总茎数差异不显著,成穗率差异显著,A1、A2与A3、A4、A5处理的有效穗数差异显著,A1与A2处理的有效穗数差异不显著,A3、A4、A5处理的有效穗数差异显著;B2品种:A1、A2与A3、A4、A5处理的最高总茎数、有效穗数差异显著,A1与A2、A3与A4处理的最高总茎数差异不显著,A1与A2的有效穗数、成穗率差异不显著,A3、A4、A5处理间的有效穗数差异显著。

表2 不同品种在不同播期下茎蘖生长动态

B1与B2的基本苗差异不显著,最高总茎数与有效穗数差异显著。B1的基本苗在242.55万~289.95万株/hm2,最高总茎数在548.65万~617.10万株/hm2,有效穗数在308.85万~588.75万株/hm2,成穗率在56.29%~98.32%;B2分蘖能力最强,基本苗在252.68万~289.55万株/hm2,最高总茎数在786.85万~993.75万株/hm2,有效穗数在604.52万~922.45万株/hm2,成穗率在78.69%~92.83%。

2.3 播期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播期的逐渐推迟,株高、穗长、主穗粒数、千粒质量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B1、B2这2个品种A1与A2、A3、A4、A5处理的株高差异不显著;B1品种:A1、A2与A3、A4、A5处理的穗长差异显著,A1与A2、A3与A4、A5处理间的穗长差异不显著,A1与A2、A3、A4的主穗粒数差异不显著,与A5的主穗粒数差异显著,A1、A2、A3与A4、A5处理的千粒质量差异显著,A1、A2、A3处理间的千粒质量差异不显著;B2品种:A1、A2、A3与A4、A5处理的穗长差异显著,A1与A2、A3和A4与A5处理间的穗长差异不显著,A1与A2、A3的主穗粒数差异不显著,与A4、A5的主穗粒数差异显著,A1、A2、A3与A4、A5处理的千粒质量差异显著,A1、A2、A3处理间的千粒质量差异不显著。

表3 不同品种在不同播期下农艺性状的比较

B1、B2这2个品种株高、穗长、主穗粒数、千粒质量差异较大,这是由于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决定的。B1的株高在57.00~62.00 cm,穗长在6.08~7.85 cm,主穗粒数在39.80~44.20粒,千粒质量在42.00~46.60 g;B2的株高在80.00~84.50 cm,穗长在7.63~8.78 cm,主穗粒数在20.60~23.20粒,千粒质量在40.80~43.50 g。

2.4 播期对产量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播期(A)、品种(B)间均有显著差异,区组间、播期(A)与品种(B)互作差异不显著,播期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品种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由表5可知,随着播种期的推迟,B1、B2这2个品种的产量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A1处理的产量最高,A5处理的产量最低;B1的产量在5 278.62~6 078.08 kg/hm2,B2的产量在7 217.02~7 755.94 kg/hm2。

表4 产量方差分析表

表5 不同品种在不同播期下产量的比较

B1、B2这2个品种在同一播种期产量差异很大。播种期在4月1日,甘垦6号的产量为7755.94kg/hm2,昆仑14号的产量为6 078.08 kg/hm2;播种期在4月6日,甘垦6号的产量为7 561.49 kg/hm2,昆仑14号的产量为5 905.85 kg/hm2;播种期在4月11日,甘垦6号的产量为7 502.85 kg/hm2,昆仑14号的产量为5 822.51 kg/hm2;播种期在4月16日,甘垦6号的产量为7 422.59 kg/hm2,昆仑14号的产量为5 366.94 kg/hm2;播种期在4月21日,甘垦6号的产量为7 217.02 kg/hm2,昆仑14号的产量为5 278.62 kg/hm2。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选用了甘垦6号、昆仑14号作为试验材料,这2个不同类型青稞品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4月份播种均能正常成熟。从生育期天数来看,昆仑14号<甘垦6号。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出苗-抽穗生育进程逐渐延长,而抽穗-成熟生育进程逐渐缩短。随着播种期的推迟,B1、B2这2个品种的基本苗无规律性变化,成穗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B1品种的最高总茎数、有效穗数先增加后减少,成穗率逐渐下降;B2品种的最高总茎数、有效穗数逐渐减少。随着播期的逐渐推迟,株高、穗长、主穗粒数、千粒质量、产量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这与前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李玲等研究发现,迟播条件下生长时间短,后期生长进程加快,灌浆期籽粒填充物的合成速度不够,造成籽粒不饱满,千粒质量下降,最终产量随着播期延迟呈现极显著下降趋势[5];蔡文秀等研究发现,播期对不同类型小麦产量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产量随着播期推迟呈下降趋势[6]。甘垦6号分蘖成穗率高,产量高于昆仑14号。为了提高产量,这2个品种都应适期早播,以4月上旬播种为宜。

猜你喜欢

基本苗穗数播种期
不同播种期酒用高粱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
镇平县依据冬前气温变化对小麦播种期及播种量的调整探索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豫南地区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提升稻米品质
小麦新品种浚麦k8最佳播量研究
杂交中籼稻长秧龄迟栽条件下的基本苗试验研究
玉米合理密植增产的原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