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红的党费证
2021-07-15时昭晖
时昭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我不由想起了一件往事。那年,我和妻子去岳父家看望他老人家,无意中在岳父的枕头下面看到了一本鲜红的缴纳党费的证书,这件事情令我陷入了沉思,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岳父坎坷的一生。
1925年10月,岳父出生在三门峡市湖滨区会兴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16岁时,年纪轻轻的他为生活所迫,背井离乡到四川谋生去了。
年轻时的岳父,正直、善良、勤奋、刻苦,除了肩负起自己的生活重担外,还负担着弟弟上学的费用,一直到弟弟大学毕业,走到工作岗位为止。岳父从参加工作那天起,就一直在铁路系统上班,直至退休。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已在铁路系统当科长的岳父毅然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了铁道兵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在千里铁道线上,出生入死。
当时,百业待兴,各地建设如火如荼。岳父所在的铁道兵部队转战长城内外、大河上下。为了保障福建沿海的和平,他在峰峦叠嶂的鹰厦线挥洒汗水;为了西北人民的幸福,他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包兰线奉献青春;为了北国边疆的建设,他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大兴安岭深处兢兢业业。不但岳父一人四处奔波,全家人也跟着他到处“迁徙”。那时,岳父家只有几只粗糙的大木箱,一有调令,穿的用的往木箱里一装,即刻就出发。岳父的4个女儿,老大出生在贵州,老二出生在广西,老三出生在江西,老四出生在辽宁。从她们姐妹四人的出生地,就不难看出岳父家当时工作调动的频繁程度。
改革开放后,岳父有了颐养天年的念头,在铁道兵司令员的关心下,在铁道兵战友的帮助下,先是岳母和孩子调回河南,后来岳父也终于调回了家乡。从此,奔波了大半辈子的岳父终于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过起了安定的生活。
生活安定了,全家团聚了。有一件心事,始终在岳父的心里缠绕,从未消停。有谁能想到,在铁道兵里奋战大半辈子,在战火硝烟中出生入死,在生活中艰苦朴素,在工作中积极认真,对子女严格教诲的岳父,竟然还不是共产党员。在这期间,岳父一次又一次地申请,一次又一次地诉说,一次又一次地汇报,一次又一次地交心,可是在那极“左”思潮泛滥的时代,换来的只是无尽的考验,无声的答复和无头的期待。尽管这样,每次过后,岳父总是以更大的精力,更大的活力,去进行更大的努力。叶落归根后,岳父入党的信念不但没有泯灭,消减;反而更加迫切,更加炽热,更加强烈。岳父又一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为了使新单位的工作早日迈上新的台阶,他一心一意投入工作。他一人住在三门峡西站,有时星期天也不回市区,一心扑在工作上。辛勤的汗水,努力地工作,终于换来了部门崭新的局面,同事钦佩的目光和领导信赖的赞许。1984年8月,59岁的岳父终于在退休前迈进了党的大门,在鲜艳的党旗下庄严宣誓,成为了一名梦寐以求的共产党员。
入党以后,岳父把党员的名声看得比生命都重要。处处以身作则,工作上就不用讲了,单位里上上下下,老老少少都有目共睹。單单从缴纳党费这件别人看起来是小事的情况来说,岳父就十分认真。自从入党后,岳父每月的党费都按时缴纳,从不拖延。退休以后,岳父在三门峡市区居住,可每月缴纳党费时,他总是亲自到三门峡西站亲手交给党组织,从不同意从工资中扣除,也不同意让子女和同事代交。他对我们说,这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对组织的态度。
在岳父的带动、催促、鼓励下,我和妻子也先后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了共产党员。看着枕下鲜红的党费证,回忆着岳父的一言一行,我百感交集。鲜红的党费证,证明着岳父对党的忠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