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2021-07-15杨树弘曾媛

前线 2021年6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舆论群众

杨树弘 曾媛

[摘要]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导向。在新闻舆论工作中,要凝聚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将人民群众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和服务对象。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用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通过主动设置议题、积极创新创制,传播正确价值观、弘扬社会主旋律,努力占领舆论高地。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  新闻舆论;  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 G21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1)06-0043-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1党的新闻事业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导向。

凝聚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舆论工作需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提供思想引领、价值导向、精神支持和舆论保障。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党和政府的决策信息,提出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从而反映愿望呼声,实现人民知情利益、参与利益、监督利益的最大化。

马克思在《新莱茵报》审判案的辩护发言中明确表示,报刊的使命是成为“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毛泽东认为,新闻工作“就是教育群众,让群众知道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任务,和党的方针政策”。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把党性原则贯穿到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全过程”。体现“人民精神”、表达“人民的日常思想和感情”“及时反映人民的希望、热爱与痛苦”,是新闻舆论工作的价值追求。不同时代背景下,新闻舆论工作虽然具体任务不同,但始终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导向,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人民报刊”新闻观中国化的要求恒定不变。

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媒体深度融合的条件下,人民群众对于信息获取、知识增长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作为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政治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方面要畅通人民群众表达意见建议的渠道;另一方面要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知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及时疏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盲点”“堵点”问题,进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

以人民群众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和服务对象

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中最鲜明的政治特征和时代特点。坚持以人民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和服务对象,就是要保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赞扬人民群众的奋斗精神,描绘人民群众的美好追求,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

要把宣传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群众呼声有机结合起来。在新闻报道中,既要在宣传党的主张中体现群众视角,也要在反映人民群众呼声中展现全局视野。比如“药品降低价格、不降品质”的新闻报道,既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于降低某些医疗用品价格的需求,也展现了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解难题的积极作为。

要多说“沾泥土”“带露珠”的贴心话。办好人民报刊,要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一些群众愿意听、喜欢听、听得懂的真话、实话、贴心话,少说、不说抽象的大话、空话、套话。用求真务实、生动形象的话语,从老百姓的身边事讲起,以小见大,以滴水见太阳,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亲和度。

要保持真实性,处理好“树木和森林”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1要用客观的事实印证观点,而不能根据“希望”来“挖掘事实”。新闻报道要坚持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有机统一,注意个别真实与整体真实的区别,准确反映新闻事件全貌。

要立足现实,精准发力。做好为人民服务的新闻舆论工作,需要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现实问题,深入报道、深度剖析。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选题策划、报道内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更好地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2

要不断传播好中国声音。面对滚滚向前的全球化大潮,新闻舆论工作在国际传播方面不能缺位,更不能错位。要注重面向国际社会、华人华侨、国外友人群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积极的中国作为走出国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国家发展的信心和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3话语即权力。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走向具有重要影响。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进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我们必须分清和处理好主流和支流、成绩和问题、全局和局部的关系。要看到,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基本面是全民向上、人心向善;主流和全貌是全国人民积极进步、社会发展和谐稳定。新闻舆论工作者要从主流出发,统筹好舆论监督和正面报道的布局。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依法、依纪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做到早说话、敢说话、会说话。

早说话,就是要赢得主动。即在舆论热点出现时,第一时间客观报道事件真相,及时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和疑点问题解疑释惑,避免“谎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了,真相还在穿鞋”的窘境。同时,实时更新事件发展动向,让人民群众可以与新闻报道同步思考。

敢说话,就是要敢于负责。以正面宣传为主,不当“好好先生”“开明绅士”,不在负面信息出现时一味“捂盖子”灭火,而是以更加积极负责的态度敢于斗争、敢于亮剑。对于负面事件背后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和少数社会丑恶现象,要直面正视,进行客观分析批判。对于正面事件中的负面舆论,要注意分析原因,厘清认识模糊、立场不同、思想差异等诸多情况,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明辨是非,树立正确导向。

会说话,就是要客观讲理。要及时收集、分析、反馈民意。要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客观分析舆论出现背后的深层原因。精準把握说话尺度和方式,既不把大事说小,也不把小事放大。在正面舆论引导中,突出该突出的事实,但不能为博眼球而肆意渲染;在负面事件报道中,针对事件中的矛盾焦点,把握好舆论引导的尺度和密度,哪些问题需要强调,哪些问题需要淡化,要经过精准研究。杜绝舆论引导失向、失真、失态、失准。

用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传播正确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会对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1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受众对于信息的获取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用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新形势下掌握新闻舆论阵地的关键。

要深入分析互联网传播特点。当前,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成为全球媒体发展的新趋势、大趋势、主趋势。“互联网+”不是简单地“+互联网”,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合而为一。这包含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各平台的信息技术研发水平,完善多媒体采编系统。通过对平台用户的偏好分析,强化新闻产品互动性,为用户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新闻产品。另一方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应该发挥采编流程完善、信息来源权威等优势,推出一系列见解独到、思想深刻的新媒体精品力作。

要开展分众化、差异化传播。在互联网时代,受众需求日趋多样性、复杂化。要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需要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背景受众的需求进行科学研究和分析研判,准确把握其共性与个性。按照“重点满足共性,创新满足个性”的思路,创制独特的新闻舆论产品,通过不同渠道、不同形式进行分众化传播。

设置议题引导舆论,弘扬社会主旋律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善于设置议题,让该热的热起来,该冷的冷下去,该说的说到位”。引导社会舆论走向,关键在于巧妙设置议题。主流媒体不能一味地“追热点”,而是要让自己设置的议题成为舆论的焦点。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能够及时发现舆情线索并第一时间将新闻舆论产品呈现在受众面前。

要弘扬社会主旋律。当前,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强势启程,新的号角已经吹响。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需要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设置议题,“让主旋律和正能量主导报刊版面、广播电台、电视荧屏,主导网络空间、移动平台等传播载体”。1要减少炫耀财富、明星八卦等信息对新闻平台的侵占,杜绝恶意攻击、造谣生事等负面消息。

要做靓有价值的记忆点。比如每年两会召开期间,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以及前线客户端、七一客户端等地方媒体平台,都会开设“两会专题”,精心设计新闻报道产品,刊登社会时事和代表、委员们参政议政的意见建议等。地方媒体在宣传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宣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城市建设的方针政策,比如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要围绕此类专题设置相关议题,推出特别策划和相关栏目,推进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地方相关举措落地落实。

常做常新主动创新,占领舆论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宣传是否善于创新,是否能够做到常做常新,是其发展壮大、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时代的发展,给新闻舆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常做常新、主动创新是新闻舆论工作者能否更好地肩负自身职责使命的关键。

从形式上来看,传统的文字报道已不能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客户端、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逐渐成为受众的重要信息来源,微电影、微直播等正成为政策普及、信息传递、知识讲解的重要传播形式。主流媒体要抓住机遇,借助直播态新闻、大数据新闻、VR/AR、无人机航拍等多种新渠道,创新形式,做好专题策划,推出高品质报道,增强新闻产品的吸引力和覆盖面。

从内容上看,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和广大受众建立密切联系。无论媒体形态发生何种变化,内容创新始终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新闻报道要不断丰富内容表达形式,拓宽传播渠道。人民群众在哪里,新闻舆论工作的着力点就在哪里。既要创办脍炙人口、寓教于乐的大众节目,也要挖掘反映时代精神、反映人民群众面貌,能够引起大众共鸣的好素材。要邀请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到新闻报道过程中。比如,面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样的重大主题,除了主流媒体自己讲故事外,还要善于让老百姓讲故事,形成大家参与、接力互动的传播形态,不断增强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4]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5]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杨树弘,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总编辑、编审;曾媛,七一客户端暨重庆市委党刊全媒体记者、编辑)

责任编辑 / 王焕宇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舆论群众
做自己的支配者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The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