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维度
2021-07-15常宝
常 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汇聚成的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挖掘、整理内蒙古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时空背景、实践内容及呈现形式,可以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提供历史依据和现实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以“中国道路”为主题的、关于文明起源与社会演变的、能够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本土故事、话语体系与思考模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实践支撑。
一、内蒙古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时空背景
关于内蒙古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已有丰硕的成果,历史学、考古学和地理学研究发现和证明了内蒙古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图景,也准确考证了北方草原地区与中原农牧地区之间漫长的社会文化联系、互构交融过程。例如,呼和浩特东郊的大窑文化、鄂尔多斯的萨拉乌苏文化和赤峰地区的红山文化等诸多考古资料,在发现了内蒙古地区早期人类活动遗迹的同时,也验证了各民族之间密不可分的历史事实。
在中国历史上,长城一直被认为是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之间的边界,但长城从未隔断中国南北方不同民族和经济类型的互动、交流和借鉴,长城一带反而成为南北文化与经济生活交流最为活跃和频繁的区域。特别是红山文化所呈现的考古内容,为燕山南北、长城一带古代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依据和实践证明。西辽河流域考古资料证明了“上万年文明起步”的早期多族群文化交流活动的存在。通过红山文化出土文物与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出土文物等的对比,深刻揭示了西辽河流域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要冲地位在中华文明起源发展中的重要影响。西辽河多族群文化遗址呈现了以原始农业为基础的农耕、狩猎、渔业与牧业等四种互为补充的劳动实践,成为展示多族群先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天然博物馆。
二、内蒙古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实践
深刻理解内蒙古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实践,不仅对进一步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有重要价值,也有助于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蒙古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实践包括“移民”“家庭社会”“经济生活”“民间文化”和“共同体”等从生理、社会到精神世界的丰富多样的内容。
考古资料证明,内蒙古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特别是清朝以降的移民人口使内蒙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多民族地区,内蒙古地区“浩特—村落”农牧业多民族社区的交错以及城市多民族社区的形成均与移民人口及其移动路线、规模、结构息息相关。
家庭(家族)的多民族化进程、多民族族际通婚史以及血缘秩序向地缘和国家秩序转变等社会演变过程,印证了内蒙古多民族家庭社会的发展轨迹。
内蒙古多民族之间的经济交往主要包括游牧与农耕经济的交流借鉴、中原地区与北方草原地区的物资流通、旅蒙商与内蒙古商业市镇的形成等诸多实践内容。
内蒙古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间文化表现也十分丰富。例如,多民族饮食、服饰与民俗的交流与影响;“爬山调”“二人台”等戏曲艺术的多元文化一体性特征;科尔沁地区“乌力格尔”说唱艺术的跨族演绎;《一层楼》《泣红亭》等近代小说对汉文学遗产的学习和吸收;当代草原歌曲的多民族情感表达等。
三、内蒙古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呈现形式
一个民族和地区的社会历史不仅是一种“结构—意义—事件”三位一体的总体发展规律的呈现,更是一种“普通人”的生活史。首先,内蒙古多民族社会历史的本质是以多民族关系为主线的实践过程。大量的汉文、蒙古文等多语言史料、文本、考古资料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展示了内蒙古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实。其次,农耕与游牧的竞争与互补、多元与一体的冲突与互构是理解内蒙古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本视角。再次,自古以来,内蒙古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实践描绘出一幅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图景。
长期以来,内蒙古拥有多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和“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诸多历史佳话,不仅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下的内蒙古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历程,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1年1月12日,“双璧同辉——红山·良渚文化展”在内蒙古赤峰博物馆拉开序幕。两种文化穿过南北数千年的时空,交相辉映,共同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起源格局。赤峰博物馆/供图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新时代需要重新整理和撰写内蒙古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鲜活故事,宣传好内蒙古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实践,使各民族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这是我们应该承担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