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可交流”观察贵州省高职院校双高建设
2021-07-15唐荣玉
吴 焱 唐荣玉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贵阳 550086)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的建设要求概括为:“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其中“国际可交流”作为双高学校标志之一,主要建设目标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领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国际先进水平”要求高职院校在争创双高学校中要以放眼世界的建设视野,参与国际职业教育标准制定,通过对国际优质职教资源开放性的借鉴、消化与创新,推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资源,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
2021年伊始,贵州省公布了省级“双高计划”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公示名单,初步立项建设的15所院校,大多数经历过示范学校、骨干学校或优质学校建设周期,但也涌现了几所后起之秀的新建学校,这标志着贵州省高职院校在面临疫情防控、高职扩招、双高建设的三重变局重新洗牌。对标国家级双高校遴选办法关于“配合走出去企业开展员工教育培训、有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招收学历教育留学生”的基本条件,在对贵州省部分高职院校2019年度质量报告(2020年度质量报告数据还未公布)数据统计和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立项建设单位中有5所院校没有获得留学生招生资格,或已获得了招生资格但未招收学历留学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领域只有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所获得教育部备案项目并招生办学;4所立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学校均未获得留学生招生资格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多数立项单位在配合走出去企业开展员工教育培训方面做了初步的尝试,但深入实质性的境外办学还未落实[1]。
由此,对标国家新时代职业教育新要求,无论是立项建设单位,或拟申报双高建设的其他院校均需正视贵州职业教育在“国际可交流”方面的差距,清醒定位,做好建设规划。
二、贵州省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现状
(一)总体概况
贵州省现有46所高职院校,2019年度公布年度质量报告的院校有43所,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贵州省唯一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C档),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所入选中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通过“兴黔富民计划”立项建设省级“双高计划”学校15所,拥有贵州省留学生招生资格院校共计15所,全省2019年度43所高职院校获得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共计7个,详见表1。
表1 贵州省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名单
将“双高计划”学校立项建设名单和拥有留学生招生资格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学校名单进行汇总,涉及高职院校共计22所,另有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和贵州城市职业学院2所民办高职院校虽取得留学生招生资格但暂不列入研究范畴,故选取20所公办高职院校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详见表2。
表2所列20所高职院校在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中目前处于领跑地位,占贵州省高职院校比例43.5%,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3所院校从国家级示范校、骨干校、优质校建设期迭代至今稳居贵州高等职业教育的前三甲,说明办学实力是一个不断累积叠加的建设过程;省级双高立项建设单位有11所为原省级优质高职学校,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及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3所为2015年以后新建或升格高职院校,替代了省级优质校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盛华职业学院成为首批入选省级双高校立项建设单位。
表2 “双高计划”学校立项单位及取得留学生招生资格院校国际办学部分项目一览表
按照入选国家级“双高计划”学校“配合走出去企业开展员工教育培训、有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招收学历教育留学生”的基本条件梳理20所相关院校,发现除3所已经成为国家级双高校立项单位之外,17所高职院校中有9所没有取得招收留学生资格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另有遵义职业技术学院、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所取得留学生招生资格但还没有学历留学生;20所高职院校中只有4所取得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机构。从贵州省作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举办地每年承办国际会议,以及作为“配合走出去企业开展员工教育培训”境外办学两个维度再对20所院校进行数据汇总发现,开展有实质性的境外办学的高职院校约有4所,而举办国际会议的院校有6所。
(二)“双高计划”学校建设目标下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可交流”任重道远
双高建设致力于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龙头”舞起来,引领带动职业教育成为支撑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背靠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举办地平台,“十三五”期间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最早先行于其他省份高职院校率先举办留学生教育,也是贵州省两所入选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的院校,但从贵州省高职院校第一梯队中的20所院校来观察,贵州省高职院校离“国际可交流”建设要求差距很大,以举办留学生学历教育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例,无论是获取留学生招生资格,还是取得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从前期筹备、申报资格、招生宣传到教学管理各个环节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至少需要2-3年建设周期才可能实施。从开展留学生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的经验上看,需要院校有一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积淀。“外事无小事”,涉外管理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也需要专业的管理团队,储备国际化的师资,制定规范积极的外事规章来实现,所以担当“龙头”的双高校建设单位一定要在“国际可交流”方面舞起来,才有可能带动处在后位的院校有比赶超的动力。
三、贵州省高职院校国际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吸引力制约(实力不济)
办学条件和建设基础处于全省排头兵位置的双高校、优质校等20所院校在国际办学外延式发展路径上选择较少,留学生院校资格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覆盖面较低,其余23所院校(指2019年度有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的院校)几乎在国际办学领域没有拓展,可见: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尚处于起步阶段,院校参与度不高,发展不均衡,国际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因历史原因、地理原因,贵州教育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状态,虽然近年来贵州省认识到发展教育的重要性,立足现实、抢抓机遇、后发赶超,尽全力改革发展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尤其是与区域经济依存比较大的职业教育,受经济、产业影响颇深,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多放在基础建设、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相对于国际交流与合作投入资金较少;第二,贵州的国际化人才市场还未培育成熟,国际化的人才有一定需求但未达到规模;第三,大多数贵州省高职院校没有单列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专项建设经费;第四,选择就读贵州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是贵州本省的学生,其家庭的经济水平大多数还无法支撑国际化专业和课程的学习,出国(境)交流或留学对他们而言,仍旧是一笔昂贵且对未来就业没有实际帮助的支出。
(二)政策性保障不足(体制束缚)
职业教育国际化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应运而生。高等职业教国际办学起步虽晚,但服务国家战略的要求却定位较高,需要承担起“贡献职业教育的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的重任。贵州省从地域上不延边也不沿海,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贵州省对外开放举措也越来越多,数博会、酒博会、国际生态文明会议,以及教育领域的中国-东盟交流周的举办,带动了贵州省国际(境)的人文交流,但配套的教育政策还未跟上发展的脚步。相关职能部门重视不够,要么在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方面有差距,要么制定出来的教育政策前瞻性不够,协调机制不足阻碍着职业教育国际化良性发展。例如开展国际交流的激励政策缺乏、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出国承担培训任务的政策性文件缺失,境外办学单靠学校的力量与国外的政府、教育机构或走出去企业略显薄弱,主管部门引领布局的主导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三)国际化发展理念薄弱(观念落后)
汇总20所院校上报教育部的质量年报“国际影响力”7方面的数据(如表3)来观察,贵州省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仅有559名留学生,专任教师赴国境外培训共计11人,输出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仅有2个,虽然非全日制国境外人员培训量和在校生服务“走出去”企业国(境)外实习时间数据上万,但个别院校的数据采集存在理解认识偏差,数据未必被教育部有关单位认可。从数据来看反映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政府有关部门还没有树立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理念,没有引领与布局;第二,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将国际化发展理念提到与学校发展定位相一致的高度,未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具体落实;第三,教育对象的家长和学生群体受教育程度不一,对学生国际化意识和视野培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读书无用论”的陈旧观念还有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育政策的贯彻执行[2]。所以,贵州高职教育发展若要取得好成绩,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还要重视职业教育国际化思想观念的转变。
表3 贵州省20所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年报中国际影响力数据
四、对贵州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可交流”的思考
双高建设“国际可交流”的远景目标是:“到2035年,一批高职学校和专业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体系更加成熟完善,形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3]。一是加快培养国际产能合作急需人才;二是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结合贵州省十四五发展规划“开放水平迈上新台阶”,贵州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将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政府方面
近年来,贵州“教育兴黔”的口号频繁出现在各种政府文件中,在形式上认识到教育对于贵州整体发展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作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举办地而言,贵州教育的对外开放有了更充分的背景和平台。在高等教育领域,贵州高等职业教育有后发优势,具有树立“贵州品牌”的潜力。作为贵州最早实施来华留学教育的高等职业院校经过多年深耕,已经在东盟国家留下了一定的口碑和影响力,地方各级政府在思想意识里对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要有足够的认识,制定国际化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规划和统筹,做好布局和引导,支持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为高职院校提供“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和“走出去”专项经费,在师生交流方面予以相关政策支持,还可以借鉴一些先进省份的做法,发掘和树立一批国际办学典范院校,鼓励各院校在相互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探索符合国家级双高校建设方向的发展路径。
(二)院校方面
从目前对正式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数据研究显示,贵州省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化办学的院校还较少,各个院校可在“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之际,将校级国际化发展规划列入院校建设的重点内容,并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对于还没有取得来华留学招生资格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学校的专业群建设方向以及国际化办学资源,集中力量做好其中一个方面;基础条件好、涉外管理有一定基础的院校可以做一个全方位国际化办学布局,积极参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教育国际交流平台,用对外开放办学促进内涵质量建设;已经列为省级双高立项建设的单位更应认真对标国家级“双高计划”建设内容找准差距,主动服务贵州创新发展,打造引领产业发展、世界先进水平的“卓越工匠”育人范例,努力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为世界职教贡献“贵职智慧”,探索海外合作办学新模式,输出贵州职教标准与资源。
(三)社会方面
2020年5月出台的《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突出“加快”和“扩大”,强调“提质”和“增效”,体现了教育对外开放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主动作为。受到疫情的影响,国际间的人员流动还没有恢复,但中国教育的国际地位提升是大势所趋,“汉语热”“高铁名片”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关注的重点。随着职业教育本科体系的建立,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会逐渐提升,只要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于开放时代经济建设的需求,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落户、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级晋升方面得到与普通高校学生同等待遇,职业教育一定会受到家长和学生青睐,职业院校国际办学的“请进来”和“走出去”将更具有现实价值。
注释
①根据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专栏内贵州部分高职院校年度质量报告数据统计分析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