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180例耐药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1-07-15

陕西医学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抗结核空洞流动人口

周 欢

(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 陕西省第五人民医院,陕西 西安 710100)

涂阴肺结核为活动性肺结核的主要类型,调查显示,其占比可达85.6%,涂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诊断较为困难,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肺结核发生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1]。涂阴培阳肺结核为对患者进行痰涂片检查时,检测结果为阴性,但是痰培养结果为阳性的肺结核,研究发现,在涂阴肺结核患者中,涂阴培阳率可至13.7%,不及时治疗,部分患者可于1~5年内发展为涂阳患者,使传染性增强[2]。然而涂阴培阳肺结核的治疗所需时间长,且部分患者表现为耐药性,使治疗难度进一步增加[3]。目前临床中关于耐药性的研究多针对涂阳肺结核患者,对涂阴培阳肺结核的研究较少。为了明确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和相关因素,本院纳入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收治的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180例,对此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临床中涂阴培阳肺结核的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收治的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180例,其痰涂片检查为阴性,痰标本均经分离培养,确认为结核分枝杆菌阳性。其中男103例,女77例,年龄24~76岁,平均(48.53±15.56)岁,初治126例,复治54例。初治为患者未有结核治疗史,或抗结核治疗时间<1个月,复治为初治无效、治疗后复发或抗结核治疗时间≥1个月[4]。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和药敏结果完整,并知情同意本研究,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后进行。

1.2 研究方法

1.2.1 耐药情况分析:严格按照结核病检验流程,使培训合格的检验人员对分离培养出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药敏试验,根据比例法进行,药物选择为利福平(RFP),阿米卡星(AK),卷曲霉素(CPM),链霉素(SM),莫西沙星(MFX),左氧氟沙星(LFX),乙胺丁醇(EMB),丙硫异烟胺(PTO),对氨基水杨酸钠(PAS),异烟肼(INH),其中设置药物浓度分别为RFP 40.0 μg/ml, AK 30.0 μg/ml,CPM 40.0 μg/ml,SM 4.0 μg/ml,MFX 2.0 μg/ml,LFX 3.0 μg/ml,EMB 2.0 μg/ml,PTO 40.0 μg/ml,PAS 1.0 μg/ml,INH 0.2 μg/ml。耐药百分比超过1%,则定义为耐药,反之为敏感。记录所有患者的耐药率,多耐药(PDR)率,耐多药(MDR)和单耐药(MR)率。其中MR为对INH、RFP、SM和EMB其中之一耐药。PDR为对INH、RFP、SM和EMB中至少1种药物耐药,但不包括同时对INH和RFP耐药。MDR为至少对INH和RFP均表现为耐药。广泛耐药(XDR)为患者在对INH、RFP和喹诺酮类同时耐药外,还对≥1种的CPM等注射用抗结核药物表现为耐药。

1.2.2 影响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耐药性发生的单因素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耐药,分为耐药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职业、流动人口、空洞、复治、年龄、医保、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婚姻情况。其中职业分为体力工作者和非体力工作者,吸烟史为吸烟≥10支/d,并至少持续1年[5]。婚姻情况包括有配偶和无配偶。

1.2.3 影响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耐药性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将1.2.2中比较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分析影响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耐药性发生的危险因素。

2 结 果

2.1 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性分析 180例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中,共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菌株180株,其中139例患者对治疗药物敏感,41例患者表现为耐药,耐药率22.78%(41/180)。其中,MR 8例(4.44%),PDR11例(6.11%),MDR20例(11.11%),XDR2例(1.11%)。所有抗结核药物中,耐药率以INH(17.22%)、RFP(13.89%)、SM(11.67%)、LFX(8.89%)和EMB(6.11%)较高,PTO的耐药率(0.56%)最低。其中一线抗结核药物中,以INH和RFP的耐药率最高,二线抗结核药物中,以LFX和MFX的耐药率最高。

126例初治患者中,13例耐药,耐药率10.32%(13/126),以INH(9.52%)、RFP(6.35%)和SM(3.97%)的耐药率最高。54例复治患者中,28例耐药,耐药率51.85%(28/54),以INH(35.19%)、RFP(31.48%)和SM(29.63%)的耐药率最高。初治患者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复治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性分析[例(%)]

2.2 影响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耐药性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耐药组和对照组在性别、职业、年龄、医保、高血压、糖尿病、婚姻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耐药组流动人口、空洞、复治、吸烟史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影响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耐药性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2.3 影响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耐药性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将流动人口、空洞、复治、吸烟史纳入影响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耐药性发生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赋值方法如下:流动人口(是=1,否=0),空洞(是=1,否=0),复治(是=1,否=0),吸烟史(是=1,否=0)。流动人口、空洞、复治、吸烟史均为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耐药性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影响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耐药性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3 讨 论

涂阴培阳肺结核多发生于青壮年,患者常以咳嗽、低热、胸痛、消瘦等症状前来就诊,但是由于目前尚缺少诊断该类肺结核的金标准,使漏误诊率较高[6]。临床中一般采用2HRZE/4HR(E)等方案对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但是部分患者可由于耐药的发生,导致治疗困难,进而明显提高了临床中该类疾病的防治难度[7]。有研究对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患者主要对异烟肼和链霉素表现为耐药,且以MR和MDR为主[8]。但是目前关于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的研究较少,通过明确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及相关因素,可为临床中涂阴培阳肺结核的防治提供相关资料。

本研究发现,180例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中,耐药率22.78%,低于报道中西安市结核病患者的耐药率31.9%,江苏省32.2%以及全国37.8%[9-11]。但是涂阴培阳肺结核的防治工作仍然是临床中结核病治疗的重点,不可忽视,临床中应加强对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耐药性的监测,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传播,提升治疗效果[12]。本研究发现,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主要对INH、RFP、SM等一线抗结核药物表现为耐药,提示在对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中,应注意一线药物的使用,必要时可通过药敏实验明确耐药种类,尽量减少使用INH等耐药率较高的药物,以免贻误病情[13]。本研究发现,二线药物中,LFX的耐药率较高,这可能与临床中抗生素的过度使用相关,该药物为临床中使用频率较多的抗菌药物[14]。

本研究发现,复治、流动人口、吸烟、空洞均为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耐药的危险因素。其中复治患者往往存在用药不规范,病情加重才来院就医,导致用药疗程延长,并需反复用药,进而增加了耐药发生的风险[15]。流动人口往往由于流动性较大,接触耐药菌株的风险高,且极易发生治疗中断或不规则治疗,增加了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变化的风险,进而提高了耐药菌株感染的发生率[16]。吸烟人群由于更易接触不良社会行为,且健康意识往往不足,使治疗依从性下降,更易发生耐药。此外,吸烟还可通过对呼吸系统产生损害,降低机体免疫力,使抗结核药物的疗效减低,引起病程延长,进而增加了耐药的风险[17-18]。合并空洞的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其肺部病变往往较为明显,机体免疫力弱,增加了感染耐药菌株的风险。同时空洞中常合并有较多结核分枝杆菌,极易进行不断的增殖和扩散,增加了基因型变异的发生率,进而导致耐药风险增加[19]。因此,临床中应建立健全涂阴培阳肺结核的管理和服务体系,缩短诊断所需时间,简化诊疗过程,提高诊断准确率。同时还应积极加强对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尤其是流动人口、吸烟、复治和空洞患者的管理,通过健康教育、回访等方式加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并做好耐药检测,以提高诊疗效果,减少耐药肺结核菌株的传播和扩散[20]。

综上所述,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率为22.78%,临床中应加强对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监测,尤其是对于流动人口、复治、吸烟和空洞等高危群体,以提高对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猜你喜欢

抗结核空洞流动人口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基于双变量probit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
番茄出现空洞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初治肺结核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采用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如何避免想象作文空洞无“精神”
空洞的眼神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