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中左半结肠游离的扶镜体会

2021-07-15见,吴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水平面术者肠系膜

刘 见,吴 淼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疝外科,四川 宜宾,644000)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在结直肠肿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常规腔镜手术最大的区别在于标本经自然腔道取出,避免了腹壁取标本的辅助切口,且术后腹壁仅留有几处微小疤痕[1]。然而腹腔镜直肠癌NOSES往往需要对左半结肠进行充分的游离,尤其结肠脾曲的游离一直是难点,术中胃、结肠、脾及胰腺等周围脏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2-5]。腹腔镜直肠癌NOSES左半结肠游离时涉及多个术野的显露,要求术者除具有精湛的操作技术外,扶镜手对视野的掌控对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也是至关重要的[6]。我们将扶镜手在腹腔镜直肠癌NOSES左半结肠游离时的扶镜体会进行总结,旨在帮助扶镜手更快、更好地掌握腹腔镜直肠癌NOSES术中左半结肠游离时的扶镜技巧,以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共完成52例腹腔镜直肠癌NOSES,其中男20例,女32例;平均(61.4±12.8)岁。纳入标准:(1)经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直肠腺癌;(2)肿瘤距肛缘≤15 cm;(3)术前辅助检查未见远处转移及侵犯;(4)无肠梗阻、肠穿孔等急诊指征。排除标准:(1)中转开腹;(2)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或同时性多原发癌;(3)施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4)合并心、肝、肾等功能障碍或凝血功能异常。

1.2 扶镜手的配合技巧 腹腔镜直肠癌NOSES左半结肠游离中有3个关键区域:肠系膜下动脉区、降结肠区、脾区。

1.2.1 肠系膜下动脉区 术者打开乙状结肠系膜时容易游离过深,进入错误的层面。术者切开乙状结肠系膜第一刀时,在助手三角牵拉暴露的指引下,扶镜手以系膜的凹陷处为参考点(图1)持镜。扶镜手不仅需要提供近距离视野,还需灵活应用30°镜的特点,采用不同角度为术者提供清晰画面[7]。术者继续向上游离过程中,扶镜手以“半圆形”的肠系膜下动脉为参考水平面(图2),即腹腔镜镜头始终跟着术者游离的方向,以“半圆形”弧度逐步变化进行扶镜。术者游离至肠系膜下动脉时,扶镜手应以肠系膜下动脉与腹主动脉成45°角为参考水平面(图3),利用光纤左右旋转,充分显示腹主动脉前方的上腹下丛神经、近端的左右腹下神经。清扫253组淋巴结时,将后腹壁置于水平位置。

图1 以系膜凹陷处为参考点 图2 以“半圆形”的肠系膜下动脉为参考水平面 图3 以腹主动脉为参考水平面

1.2.2 降结肠区 离断肠系膜下动脉后,术者开始游离降结肠区,扶镜手应以Toldt线为参考水平面。Toldt线又被称为“黄白交界线”,是指左半结肠系膜内黄色脂肪与侧腹壁白色筋膜层之间的界线。扶镜手以“半梯形”Toldt线为参考水平面(图4),再配合助手的交叉“拱形”暴露(图5),术者可非常完整地拓展出Toldt间隙。术者游离肠系膜上静脉时,扶镜手以肠系膜上静脉与后腹壁成45°角为参考水平面(图6),并充分利用光纤的左右旋转持镜。

图4 以“半梯形”Toldt's线为参考水平面 图5 助手的交叉“拱形”暴露 图6 水平面与肠系膜下静脉成45°

1.2.3 脾区 术者由胰腺下缘切开横结肠系膜根部进入小网膜囊,并顺势向左游离,扶镜手以胰腺为参考水平面,同时配合第一助手的“翼展”式暴露(图7)。再将横结肠的走行与参考平面成30°扶镜(图8),术者打开胃结肠韧带向左游离,达到对近脾区的横结肠的充分游离。再次以水平Toldt线为参考水平面,术者对近脾区的降结肠进行充分游离。此三个步骤后,术者由降结肠外侧打开侧腹膜,离断最后一束脾结肠韧带(图9),达到脾区的充分游离。

图7 助手的“翼展”式暴露 图8 水平面与横结肠成30°角 图9 离断最后一束脾结肠韧带

2 结 果

手术严格遵循全直肠系膜完整切除及无瘤原则,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或经腹辅助切口。肿瘤直径平均(3.6±1.2)cm。31例采用体内切除标本经自然腔道取出,19例经自然腔道拖出标本切除,2例采用直肠外翻至体外切除。手术时间平均(234.9±66.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4.8±63.7)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63.1±11.7)h;术后平均住院(11.5±3.7)d。术中并发脏器损伤3例(5.8%),为横结肠损伤、脾脏撕裂伤及小肠损伤各1例,经腔镜下缝合或电凝处理。术后病理:依据第八版TNM分期,Ⅰ期2例、Ⅱ期6例、Ⅲ期32例、Ⅳ期1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7.7%),1例吻合口漏,经禁食、补液、引流好转;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经抗凝治疗好转;小肠梗阻1例,经保守治疗好转。术后随访6~12个月,发生1例吻合口狭窄,1例局部复发。

3 讨 论

3.1 三大区域持镜特点的分析 在肠系膜下动脉区时,扶镜手应找准参考平面,以肠系膜下动脉被牵拉后形成的“半圆形”弧度进行逐步变化的扶镜,目的是可保证术者沿正确的间隙操作。肠系膜下动脉区是253组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区域[8],清扫253组淋巴结时将后腹壁置于水平视野,可整块切除253组淋巴结,同时保护好肠系膜下神经。

游离降结肠区时,扶镜手心中一定要有一条线—Toldt线。扶镜手以“半梯形”Toldt线作为参考水平面,优势主要是:(1)为术者指引了明确的操作方向,符合术者的视觉习惯;(2)术者沿Toldt间隙向上游离,能基本做到无血操作,保证结肠系膜的完整性;(3)符合术者由右至左的游离习惯;(4)给出符合第一助手所需的手术视野,使其能充分进行交叉“拱形”暴露;(5)避免层次不当,损伤结肠系膜血管、生殖血管或输尿管。

游离脾区时,尤其比较肥胖的患者,术者左侧的操作孔距离脐上的观察孔较近,为避免器械与镜头之间的干扰,需扶镜手右手持镜,同时左手用适当的力度抬高Trocar(图10),人为增大腹腔空间,以增大镜头与器械之间的距离,克服由于器械交叉、相互干扰导致的“筷子效应”[9-11]。因扶镜手右手持镜、左手抬高Trocar,因此扶镜手需预先估计并调整好游离脾曲所需的光纤方向。

图10 扶镜手左手用适当的力度向左上方推

整个左半结肠的游离过程中,扶镜手的位置始终位于术者左侧。因镜子与术者的器械处于同一方向,镜子的手柄位置太低,会对术者的操作形成干扰,此时扶镜手可站于脚踏(约10 cm)上,扶镜手的位置适当变高后,可提高扶镜手对镜子的掌控度,最大可能地减少扶镜手对术者操作的干扰,同时也有助于扶镜手左手用力抬高Trocar的操作,减少扶镜手的体力消耗。

3.2 参考平面的选择意识 腹腔镜直肠癌NOSES左半结肠游离时,对扶镜手而言,正确掌握不同部位的参考水平面是扶好镜子的基础,同时也是构图的基础。扶镜手镜头下的视野就像一幅摄影作品,扶镜手应注意整个画面的和谐、平衡。而要达到画面的和谐与平衡,其基础就是先找到不同部位所对应的参考平面。

3.3 微变焦意识 腹腔镜镜体是持镜手手中的“方向盘”[12],在需要近距或中距视野时应提前进行微变焦。在腹腔镜直肠癌NOSES左半结肠游离中,出于对血管、神经精细解剖的需要,需在近距视野与中距视野之间进行切换,因此,扶镜手需要随时对腹腔镜进行微变焦调节,时刻保持最佳焦距,如清扫肠系膜下动脉区的淋巴结时,术者以神经为导向上下分离,为保护腹主动脉前方的上腹下丛神经、近端的左右腹下神经,扶镜手需在中距与近距之间切换,使术者能清晰辨认神经的位置与走行。我们认为最佳的焦距是:(1)视野组织反光;(2)毛细血管清晰可见;(3)整体画面明亮通透[7]。

3.4 与助手的协作意识 腹腔镜手术需要团队成员的协作,手术操作需要第一助手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没有助手的充分显露,扶镜手也无法做到正确的扶镜。扶镜手与助手互为配合,扶镜手为第一助手指示牵拉的方向与力度;第一助手为扶镜手指示正确的参考平面。第一助手正确的手术习惯(方向感及牵拉暴露的张力)的养成与扶镜手的扶镜视野息息相关。

3.5 “层面”与“神经保护”意识 扶镜手必须掌握手术层面、需保护的神经分布与走行,左半结肠游离中的大部分操作都是沿无血管区进行的,同时需要保护重要的功能性神经,以减少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及性功能障碍,提升生活质量[13]。在配合成熟的团队中,好的扶镜手能引导术者进行下一步操作,并及时给术者提供必要的反馈。

腹腔镜直肠癌NOSES左半结肠游离对视野的要求极高,一个优秀的扶镜手所发挥的作用甚至能胜过第一助手。扶镜手是手术的眼睛,术野如何显示、如何构图均取决于扶镜手。扶镜手参考平面的正确选择、对层面的辨识及必要的扶镜技巧在保障腹腔镜直肠癌NOSES中左半结肠的游离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水平面术者肠系膜
多层螺旋CT对肠系膜脂膜炎的诊断意义
多层螺旋CT对肠系膜脂膜炎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水城”被淹
心血管造影辐射剂量检测与防护控制研究
论《塞翁失马》中的“善术者”
“肠系膜淋巴结炎”要治吗
动能定理在水平面运动模型中的应用和归纳
坡角多大,圆柱体在水平面滚得最远
水平面上圆周运动中临界问题的分析和解题策略
说“父fǔ”道“父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