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正花季,何故早凋零

2021-07-15白羽

青春期健康 2021年12期
关键词:挫折陪伴困境

文/白羽

2019年的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80万人死于自杀,约每40秒就有一人死于自杀。自杀已成为全球15岁-29岁年龄组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这些十几到二十几岁的青少年,有的面临情感上的问题,有的经历着经济上的困难,有的承担着学习、工作中的压力……其中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患有抑郁症。

轻生事件时有发生

2021年5月9日,成都四十九中的高二学生小林(化名)坠楼身亡。这一事件发生后,成都市成华区立即成立由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区教育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开展调查。经公安机关现场勘验、法医勘验、调阅监控、全面调查,认定高坠属个人行为,排除刑事案件。

2021年4月1日安徽省芜湖市一名17岁少年因患抑郁症情绪波动,产生轻生的想法被民警劝阻。

轻生带来的危害

那些将轻生付诸行动,并因此失去了生命的孩子,伤害的仅仅是自己吗?

孩子轻生,最痛苦的永远是养育了孩子的父母。失去了孩子的父母在今后的余生当中,将一直背负着失去骨肉至亲的沉重包袱,父母一辈子痛苦,难以释怀,成为失独家庭。

青少年经常接触的往往是自己的同龄人,当他轻生时,最易目睹的也往往是身边的这些同龄人。当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正值青春期性情波动年纪的孩子看到这一幕的时候,难以想象会给他们的心里造成什么样的创伤,很可能在他们今后的人生中,心里都会存在着这样一片阴影,这有可能会伴随他们的一生。

此外,青少年的轻生还可能会影响周围其他孩子的人生观,因为情绪是会传染的,这在群体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导致轻生的根源

青少年的轻生原因往往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因为情感受挫,有的因为学习压力过大,有的因为他人的责骂或刺激,有的罹患抑郁症……但归根结底,原因在于两个方面。

家庭陪伴不足

遍览轻生的青少年,其中大部分都表现出缺乏爱与关注、没有成就感等特点,这使得这些孩子与外部环境即家庭或社会的联系相对薄弱,易于断裂,走上轻生的道路。这样的特质往往都源自家庭,部分单亲家庭的复杂状况更是加剧了这样特质的形成。由于陪伴关注的缺失,往往使外部难以察觉孩子的异常,以致无法及时干预、交流,酿成悲剧。

挫折教育缺乏

挫折教育的缺失往往导致青少年的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致使青少年在面对外界困境、变故的时候难以适应,进而走上极端的道路。

怎样挽救游走在轻生边缘的青少年

大部分轻生的人都渴望得到帮助,在绝境处伸出的一双手,往往就会像一道光,照亮他的世界。会促使他鼓起勇气,勇敢地去面对困境,当他真正走出来时,会发现丰富多彩的世界还是值得去爱的。

家人陪伴 了解孩子

在这个问题上,家庭是最大的主阵地,家长是最大的责任人。关注孩子,了解孩子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有陪伴,要有赞美,要有欣赏。关注与了解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进而及时干预;陪伴、赞美、欣赏能够温暖孩子的心灵,加深孩子与家庭的联系,让孩子的心灵健康成长,远离极端的想法与做法。每个家庭应多给孩子一些陪伴。如果孩子心灵枯寂得时间过久,恐怕连求救都无力了。

加强挫折教育

施行挫折教育不单单是学校的事情,重要的是家庭的参与。通过日常生活、社会实践活动、体育比赛等,切实地让孩子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人生的意义,为孩子的心灵做好坚实的防护,培养青少年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虽然,不能让挫折与困境远离孩子,但要让孩子拥有面对挫折与困境的健康心理。一些罹患抑郁症的孩子,往往觉得羞于启齿,其实这并不丢人,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及时接受正规治疗,是解决此问题的最佳办法,因为没有什么是比生命更珍贵的。

加强多方关注和干预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接班人,心理健康至关重要,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合力关注与干预,共同维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挫折陪伴困境
易孺詞律觀探微兼論四聲詞之困境
陪伴
Holism in Education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跟踪导练(一)
困境
陪伴
挫折
终身不遇
中国“富二代”家庭教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