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转型趋势下供电局生产运营模式变革探析

2021-07-14黄敬志黄小强张茹

管理学家 2021年10期
关键词:供电局数字化转型

黄敬志 黄小强 张茹

[摘要]文章分析了数字化转型趋势下供电局进行生产运营模式变革的必要性,总结了供电局的发展现状和目前面临的技术痛點,提供了供电局生产运营模式变革的未来方向及试点推广建议。

[关键词]供电局,生产运营,数字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1)10-0022-03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已经与工业生产实现了横向及纵向的融合,对整个社会经济生产发展模式造成了深度的冲击。数字技术从助力经济发展的辅助工具转变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在这一背景下,各电网企业也进一步展开了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致力于实现技术与生产的深度融合。

为加快现代供电服务体系提质升级,贯彻落实“基层减负”要求,推进供电局数字化转型的进一步落地推广,本文分析了供电局生产运营管理模式变革的必要性和驱动力,组织研究了供电局数字技术推广应用现状和运营模式变革探索情况,从供电局层面出发,为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转型提供方向指引及建议[1]。

一、生产运营模式变革驱动力

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数据资源蕴藏的巨大能量正不断释放,数字技术正从助力经济发展的辅助工具转变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一)市场需求驱动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及现代供电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对于电力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电局自身对于安全生产和客户服务的相关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在业务蓬勃发展的同时,供电局也迎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作为面对用户的前台,供电局是现代供电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承担了做好客户服务的重要职责。如何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是供电局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二)企业效率压力

站在企业角度来看,由于供电局业务较为集中单一,管制业务规模大,受输配电价改革及国家阶段性降低用电成本要求影响,收入利润增长受限,企业面临的成本缩减压力有所升高,为实现经营效率的持续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及价值创造需要展开进一步优化。

(三)技术发展趋势

“云大物移智”等数字技术的涌现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数字感知、全景洞察、智慧决策、智能执行能力。从“物”的角度来看,通过数字孪生,实现企业对“物”的管理的虚拟化,通过物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实现万物互联、在线实时感知,大大减少了“物”的管理和操作成本,从“人”的角度来看,以RPA、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技术为实现简单工作的机器替代、复杂工作的人机协同提供了技术支持,技术与员工紧密结合,为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带来了新的动力,技术赋能下不断提升的单兵作战能力推动着岗位职责的持续变化,“一岗多能”“超级员工”成为了数字时代下的新趋势。

新技术的应用同时亦不断推进企业管理运营水平的提升和运营模式的变革:一方面人才活力的释放推动了作业模式、人员生产组织方式的不断调整,另一方面与客户接触和交互方式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推动了营销和商业模式的持续创新。数字技术的运用为供电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提升机遇。

二、生产运营模式现状及痛点

作为电网管理和客户服务的前沿,在成本减压、提质增效的要求下,供电局面临的挑战正在不断增长。因此,加深人工与技术的结合,简化业务流程,解放人力,提高效率成为供电局当前的关键任务。

(一)供电局发展现状

近年来,供电局在员工效益提升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各地市供电局区域间和区域内发展不平衡问题仍较为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电需求也随之增长,供电局在企业效能方面得到一定提升的同时,仍需继续引进专业人才以支撑供电局进一步的数字化转型。

在结构性缺员日益凸显、工作要求不断提升的现状下,基层员工面临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也不断增加。在工作压力层面,目前基层日常工作中仍存在较多的重复劳动、机械劳动,在数据采集、数据录入、数据提取等方面尚未能全面实现无纸化和自动化操作,数据融合程度不高导致基层人员往往需要来回奔波、重复操作等,为基层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工作负担。在心理压力层面,一方面,基层人员作为客户服务第一线,在直面客户投诉、处理大量客户咨询问题时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作为设备运维管理的主体,在面临难以预估的现场作业安全风险时,基层人员亦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负担。

因此,需要从机器替代和人机协同方面梳理出基层供电局在数字化技术应用、机器替代和人机协同方面的典型场景及应用现状,进行基层供电局数字技术应用痛点分析。

(二)供电局生产运营模式痛点

受制于技术引入和消化规律及企业发展惯性,目前供电局技术应用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第一,业务与技术融合不充分。目前供电局对于数字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机器替代方面,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展开高级数据分析和决策辅助等高级数字业务场景层面仍有欠缺。需充分挖掘相关业务场景,利用公司基础数据平台潜力,制定可行的应用计划,实现渐进式的技术与业务融合,保障满足不同层次的业务需求。

第二,当前运营模式有待变革。数字技术在基层作业的应用势必对业务运营模式产生冲击,因此业务运营模式也需进行相应的改变。然而目前尚未对此相关的研究,在数字技术赋能基层业务操作的冲击下,新的运营管理模式仍然有待探索。

第三,技术体系仍需优化。各供电局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开展数字技术融合应用的规划和建设,造成建设标准不一致、应用不协同、网络安全风险高、重复建设等问题。与此同时,由于网省公司数字技术和业务基础平台尚在建设中,基层应用容易与网省公司平台产生脱节,导致数据不互通、共享程度低等问题,容易形成新的数据孤岛,难以对基层应用进行统一管理。

三、生产运营模式优化建议

(一)生产运营

生产运营模式变革的要点主要覆盖7个领域:输电领域、变电领域、配电领域、规划领域、基建领域、供应链领域和安监领域。

(1)输电领域。变革重点一是打造基于在线监测技术的运营管理体系及人机协同的管理模式,二是推动以数据为核心的决策指挥变革,基于输电生产监控指挥系统,建设集实时监控、分析决策、应急指挥等为一体的指挥中心,融合各业务场景的数据和流程,实现决策指挥的闭环管理,三是完善人员培养和设备管理制度,探索无人机内部自主培训体系,引入专业教练,在制度方面建设集无人机管理、飞手调配、空域申报、大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航空管理中心,大量编制无人机技术导则、作业及维护指导书等,不断降低坠机率。

(2)变电领域。变革重点在于开展智能变电站技术及管理模式推广建设、开展智能操作搜索。一是推动人员职责转变,基于建设统一的智能变电站综合监控平台,统一接入巡视机器人、视频监控、在线监测装置等硬件管理系统,解决跨系统操作烦琐耗时的问题,实现多系统数据融合,并提供智能巡检、安全生产、辅助决策等20余个功能模块,支持后台人员开展巡检路线规划、巡检周期设定、派工,实施预览、报表统计等工作,二是开展管理制度修编,固化智能巡视下的人员工作职责变化,编制《巡维中心变电站机器人巡视作业指导书》,规范机器人巡视作业开展,修编《巡视作业指导书》,明确开展巡视数据分析工作,修编《变电设备运维规程》,增加对智能巡视的要求,明确智能巡视任务下达、执行、落实、反馈等日常工作及智能设备运行维护工作的责任主体及范围,为业务运营模式变革提供有力支撑。

(3)配电领域。变革重点应放在构建配网智能运维体系、打造营营配调智能协同管理体系以及强化配网管理和调度能力3个方面,打造全视角、多层次的营配调智能协同管理能力。基于配电网运行管理技术支持平台,高效协调各种指挥能力,结合数字化技术,实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快速恢复客户供电、提升供电可靠性和客户服务水平的目标,减少人工沟通耗时、信息失真等问题的出现,优化配电网运行管理指标体系[2]。研究已有的配电网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的相关指标,筛选出能实时反映电网的运行状态和业务开展情况的关键指标,设计配电网运行多维KPI体系,改变传统决策方式,减少基层报表重复填写,避免决策“无数可依”,有力支持基层管理人员开展管理决策工作,三是打造智能计划及任务管理能力,实现工作节奏管控的信息化、实时化、可视化,为安全生产任务和计划管理提供有力的机器辅助。

(4)规划领域。变革要点在于提升配网规划智能化水平和推动配网“统一建设”模式。基于配网规划辅助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实现规划形目库的统一信息化管控,以差异化原则指导规划,以投资计划落实规划,借助数字化系统,强化自主规划、统筹资源配置,提升投资决策能力,实现精准投资,进行规划工作模式调整,在10(2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中,与电网建设改造直接相关的生产、营销技改及修理不再单独编制规划,纳入配电网规划统一开展,开展组织规划的调整,并完善考核指标和管理制度。

(5)基建领域。变革要点在于推广无人化施工现场管理模式和打造智能化风险预警和管理能力。在打造智能工程作业管理模式方面,项目管理人员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实现对工程现场的在线化管理,安全风险的发现和消除对人力的依赖持续降低,智能数据应用在风险监控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基建工程的管理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在打造无人化管理模式方面,利用人脸识别控制、实时监控技术等,加强对工地现场的管控,并降低劳资纠纷发生的频率,在建立数字化安全教育培训模式方面,利用VR仿真模拟开展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取代传统人员面授、课程教学等较为单一的施工安全知识教育模式,大幅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6)供应链领域。变革重点放在打造云化供应链管理能力和建立物资统筹管理机制。基于智能仓储和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供应链管理工作的在线化,解决数据体外循环、管理精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3],基于物资的在线管理能力,推动物资统筹共享机制建设,推进储备物资品类优化,统筹网省及地市局储备物资品类,加快基于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的省级储备物资供应模式建立,强化省地协同,建设可视化监控大厅,对供应链各项业务开展情况进行全天候跟踪,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理供应链异常情况。

(7)安监领域。变革要点则在于建立智慧安监配套管理制度和打造分级作业风险监控中心。按照安全风险“分层、分级、分类、分专业”的管控原则,借助风险监管系统,设置省、地、县三级作业风险监控中心,借助统一可视化监控平台,大幅减少手写表单、报表整理、档案保存等工作,提高沟通效率,贯通上下联络渠道,大幅提升风险管控效率,大幅简化作业过程,开展智慧安全视频监督,代替现场到位监督。

(二)客户服务

市场营销运营管理模式变革的重点在于营销客服领域前中、后、台的优化设计。以“服务用户、获取市场”为导向建设敏捷前台,积极变革用电用能服务业务流程,深化用户需求响应,强化客户关系管理,致力于提升客户体验,以“资源共享、能力复用”为核心建设高效中台,输出定制化解决方案,沉淀业务服务能力,以“系统支持、全面保障”为宗旨建设坚强后台,开展运营策略设计,经营风险分析,深化服务文化与服务品牌建设,落实“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理念。在计量领域,推进智能电表试点应用,提供多元化客户服务,以支持智能家居和智能小区建设。

(三)企业管理

供电局企业管理的变革要点分为3个方面,分別是人员组织方面、管理制度方面和技术管控方面。

在人员组织方面,变革的要点集中在开展管理组织变革和开展执行组织变革这两点上,以常态化、体系化地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和运营模式变革工作,充分调动人员创新积极性。

企业管理制度的变革要点一方面在于创新流程优化模式,实现以“业务+技术+数据”为组织单元的流程优化组织的构建,另一方面则在于通过打造人员激励机制,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创新活力。

对于技术管控方面的变革,重点则在于敏捷迭代模式的构建和授权机制的完善,以实现响应业务变化能力的优化,并在合理的范围内赋予基层单位更大的个性化应用开发权利[4]。

四、结语

目前数字化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在基层供电局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比如智能变电站技术、无人机线路巡检、机器人作业、智能配电房、网上营业厅、客服机器人、智慧工地施工监测、安全智能化管理、数字化调度员等,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供电局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在对供电局实践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为供电局进一步的数字化转型分析了必要性和驱动力,总结了供电局生产运营模式变革的要点。

总而言之,生产运营模式变革的有力推进不仅需要技术层面上的创新,更需要在思想层面上、组织协调上突破桎梏,积极探索,勇于试错。

参考文献:

[1]阮征.智能电网的数字化建设探讨[J].城市建设,2010,(32):240-241.

[2]冼瑞成.降低高压用户电力设备故障出门的政企联动模式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3):15-17.

[3]刘星. 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J]. 电气技术, 2018, 019(008):前插3.

[4]李恒富. 电子式互感器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015):3815、.

猜你喜欢

供电局数字化转型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搭建供电局电话号码自动查询系统
县区局供电所绩效考核体系设计分析
供电局电网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分析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提高供电局数据质量对策分析
供电局现场层次式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我国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从微信公众号看纸媒数字化转型
传统杂志的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