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对外报道的四大特色
2021-07-14温玲霞
温玲霞
摘要:中国新闻社在成立之初,就明确了以对外报道为核心业务、服务于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和与之联系的外国人为定位。经过60年的发展,中新社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报道的“桥头堡”。近年来,中新社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调整报道策略,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国际化的报道格局,在构建国际话语体系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中新社对外报道成功特色的研究,对明确国内新闻媒体对外报道的建设方向,提高中国媒体对外报道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新闻社 对外报道 国际传播力
成立于1952年的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面向港澳台、海外华文媒体发稿的中央级通讯社,在我国的国际话语体系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2009年,《我国重点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总体规划(2009-2020)》就将中新社纳入了国家重点扶持的6大外宣媒体之列,肩负着“走出去”的重大使命。尤其是新时代,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落实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广泛普及,使对外报道的地位越来越高。如何在对外报道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构建国际话语体系,提高国际舆论引导能力,成为外宣媒体的“重头戏”。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新社在对外报道的内容设计、文本写作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四大特色,并被业界称为“中新风格”,成为我国对外报道中的一道风景,具有非常重要的学习与借鉴意义。
一、软硬相兼,以小博大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之际,明确指出对外报道必须加强创新,采用海外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充分发挥自身在增信释疑、舆论引导方面的优势作用。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的背景与机遇下,外宣媒体必须积极打造“中国故事2.0”,做好硬主题的软传播,在以小博大中追求报道效益最大化。可以说,中新社在这方面就做得十分到位,无论在内容结构还是叙事技巧方面,都做到了软硬兼备,突出共享,成为其独有的报道风格。
通过对中新社对外报道的抽样统计发现,时政类新闻和经济类新闻占比最高,仅从2019年的专题报道来看,在78个专题报道中,有31个为时政类专题,有25个为经济类专题,两者总占比在70%以上。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局面,主要是因为这两类新闻能够为中新社提供更多的硬信息,如政府公报、权威数据、重要文件、会议内容等。而对这些硬信息,中新社并没有直接引用到新闻中,而是通过寻找“软角度”进行平衡报道,充分满足了受众多元化信息需求。比如,中新社对领导人物的报道,不仅会介绍他们的履职信息,而且会融入家庭生活方面的信息,对“两会”明星委员的报道,既要介绍他们的提案概要,又要挖掘海外受众感兴趣的“八卦点”,如《政协委员姚明的两会进行时》《政协委员傅军:厚植实业,报效祖国》等。
在叙事技巧方面,中新社面对宏大主题时,通常会采用平民化视角展开报道,擅长从普通人的微观生活场景入手,通过故事、情节、细节的巧妙搭配达到“以小博大”的报道效果,进而帮助海外受众对相关抽象概念形成具象化认知。例如,在“一带一路”的宏大报道中,中新社曾推出一篇《中柬“正能量”双向输送》的对外报道,将叙事视角放在了柬埔寨水电项目的合作建设上,用图文直观呈现了水电项目对柬埔寨资源保护、经济建设所带来的好处,让海外受众充分认识到了“一带一路”的现实价值。
二、语言通俗,真实客观
中新社在对外报道中所面对的受众基本是长期生活在海外的华侨和地方受众,由于种种现实因素的制约,他们与国内受众在文化认知、国情判定上都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最大程度地消除认知冲突,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中新社在报道语言上普遍采用了通俗的口语表达,基本不会使用晦涩难懂的词汇。最重要的是,在对外报道中,中新社非常注重对新闻背景的介绍,目的就是要最大程度地消除受众的语言、认知障碍,提高受众对报道内容的理解度和接受度。
就报道态度来讲,通过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的新闻样本统计发现,中新社在对外报道的标题上,中立倾向的占比为96%,具有正向和负向倾向的占比各为2%。因为标题是受众接触信息的“门面”,如果标题在情感倾向上存在明显失衡,必然会引发受众的反感,最终带来受众的严重流失。而中新社在对外报道方面就算涉及中国发展的负面信息,也会进行客观报道,既不美化,也不遮拦,这也是赢得海外受众认可的一大关键。
通过中新社对外报道的回顾性分析,涉及中国的国际政治新闻报道是其中立报道态度最鲜明的体现,当然也包括语言通俗这一特点。如就“南海问题”“一带一路”“抗战胜利70周年”“中美贸易战”等中外关系的报道,中新社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始终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坚持严肃客观的政治导向与诉求,无论是针对西方发达国家,还是针对落后国家,都采取不偏不倚、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政治强权、单边主义等时政问题进行解读,不仅有效引导了舆论,而且培养了受众。
三、关注基层,凸显关怀
在中新社对外报道中,有关基层代表或民众的新闻占比很大,甚至可以与领导人、政府官员的报道数量相等。可见,中新社对外报道的内容选择有着明显的基层倾向,更注重民间声音的传达,并在人物故事的挖掘中凸显人文关怀。而在对外报道中,有人的报道才更加吸引人,更能够引发海外受众的关注与共鸣,这也是中新社对外报道的一大特色。
对于广大海外受众来讲,对普通人生活的真实呈现、细节描写、话语引用等,其所产生的说服力量要比抽象的文字陈述更加有力。中新社在对外报道中,尤其是“两会”报道中,非常注重对基层代表、基层问题的挖掘呈现,每年都会开设专栏进行集中报道。这不仅是对基层民主的一种关怀,更多的是对中国民生的真实传达,具有非常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例如,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中新社曾推出一篇名为《农民代表石寿芳的“未了心愿”》的报道,以当事人的视角和口吻讲述了他成为人大代表前后所经历的难忘瞬间,其中许多语言真实自然,淳朴真诚。在报道中,石寿芳讲述了第一次来北京开会既高兴又紧张的心情,以及他“宁愿得罪领导,也不得罪百姓”的信念。履职五年多,针对中药材补贴、河道污染、农村基建、农村教育等问题,石寿芳先后提出了15条建議。他表示,最令他感到高兴和欣慰的是其所提出的每一条建议,都会得到相关部门的及时答复。当记者问及参加了这么多年的两会,是否有什么“未了心愿”时,石寿芳在思考后非常明确地指出:“虽然有些建议得到了回复,有些项目通过了审批,国家也出台了相应政策,但因资金不到位,无法得到有效落实执行。”至此,一个无畏权贵、为民办事、真实自然、责任心强的农民人大代表形象跃然纸上,不仅让海外受众看到了中国的民主,而且让海外受众感受到了独有的关怀。
四、精设议题,强力引导
针对海外受众存在的认知偏误和舆论盲点,中新社往往会通过精准设置议题,以多元视角,通过丰富的表达方式对相关问题进行集中式、解答式报道,有效消除了海外受众对某一领域的刻板认知,提高了其海外舆论的引导力。例如,我国的党代会始终是海外舆论关注的热点和盲点,许多受众都对其存在错误认知,将其视为中国的“神秘组织”。为了改善这一局面,中新社在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进行了精心的议程设置,成立了“十九大十九问”栏目,集中推出了19篇针对性非常强的综述,既有新闻价值又有教育价值,同时具有史实价值,赢得了受众的广泛好评。
中新社直接选取与党代会有关的新闻点,然后以“千字文”的风格对党代会的形成、机制、规定、纪律、作用等进行了系统介绍,让海外受众直观、真实地了解了党代会,并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认知。如《十九大为何有特邀代表?》《中共中央全会为何五年召开七次?》等文章,在经过新媒体整合生成后,在网页、客户端、海内外社交媒体等进行同步推送。据中新社统计,围绕十九大报告中新社快速集中地推出了80多篇原创报道,对报告内容进行了多角度解读,最终形成了舆论引导声势,对国内外媒体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其所开设的“十九大观察”栏目,在十九大期间发稿近50篇,推出了时代价值、理论创新、发展目标、全球贡献等议题,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涌现了许多具有大格局的对外报道佳作。需要重点指出的是,中新社“十九大观察”栏目的近50篇发稿,基本都实现了海外落地,被美国、澳大利亚、印尼、巴西、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华文报纸引用。如《十九大报告四大“新意”折射中共大格局考量》一稿,不仅成为了国内外多个新闻网站的头条推送,而且排在了新浪新闻总排行榜前列,形成了较强的舆论引导力。
中新社还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华文报纸提供特稿,有效引导了海外受众对中国的认知。如在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中新社为美国华文报纸提供了30多篇深度解读性特稿。目前,中新社每年向近百家海外华文媒体推送媒体通稿,且稿件采用率为100%。中新社还创造性地推出了《新时代》《新征程》等封面故事报道,并涌现了一批对外报道佳作,如《中国发展确立新的历史方位》《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理论》《十九大的使命着眼于第二个“百年”》等。可以说,中新社推出的对外报道作品,尤其是以专题形式进行的议题引导和集中解读,始终围绕国际关注的核心,对中央政府的行政理念进行深度解读,为海外受众直接呈现了中国真实的政治、经济风貌。这不仅增强了中国国家形象的海外贴近感,而且有效消除了西方媒体对中国国际形象恶意丑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结语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中新社的对外报道在标题设计、内容选择、叙事技巧、议程设置等方面都形成了相对稳定成熟的特色,不仅成为其品牌发展的个性符号,而且成为中国外宣媒体对外报道的良好范本。可以说,中新社对外报道的实践探索,为我国国际话语权体系的建构提供了诸多新思路,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模式都值得其他外宣媒体学习借鉴。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程奇芳.熊猫频道对外传播的四大特色[J].传媒,2020(01).
[2]李华君,涂文佳.智媒时代中国国家品牌对外传播的实践特征与路径创新[J].电子政务,2019(11).
[3]张恒军.提升中华文化对外傳播话语影响力的三个支点[J].对外传播,2019(07).
[4]司显柱,赵艳明.论对外新闻话语创新——基于中外媒体“中国梦”英语话语对比视角[J].中国外语,2019(03).
【编辑:王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