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背景下文物保护工作的机遇和挑战

2021-07-14刘飞达

锦绣·下旬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贵港市文物保护全域

刘飞达

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政策的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成立,政府背景下的文化和旅游大融合时代已然到来,既给全国各地文化和旅游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何解决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成了协调发展的关键。以下是我基于广西贵港市的调研考察对全域旅游背景下文物保护工作的机遇和挑战的一些想法。

一、贵港市文物旅游发展现状

1、发展全域旅游的背景

近年来,自治区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积极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2017年编制印发《广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广西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3月,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广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以规划、意见方案和标准体系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全域旅游以创建特色旅游名县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同时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工作,共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域旅游转型升级,形成“双创双促”的全域旅游发展“广西模式”。贵港市委、市政府紧跟自治区的步伐,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的有关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2018年,桂平县荣获“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称号;2019年,平南县和港北区荣获“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2020年,覃塘区荣获“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贵港市荣获“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市”称号。但是,贵港市的文物旅游方面依然不强。

2、贵港市文物旅游发展情况

文物凝结着人类的文明,传承大量的历史信息。文物的历史价值使其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能够为旅游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和文化基础。

(1)贵港市文物资源情况

贵港历史悠久,文明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地下地下文物非常丰富。2200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岭南三郡,其中桂林郡的郡治就设在贵港;西汉时改为郁林郡,唐朝时改称贵州,明朝时改为贵县;1988年撤县改市并更名为贵港市,1996年升格为地级市。贵港是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太平天国起义策源地,太平天国领导人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均为贵港籍人。市内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有:布山文化遗迹、贵县古墓葬群、千年古刹南山寺、华南佛教圣地桂平西山、道家二十一洞天白石山、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等。全市登记在册的可移动文物总量5147件,一级文物10件,二级文物140件,三级文物1720件,一般文物为3276件。贵港市共计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8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自治区级17处,市县级163处,另有文物点309处。全市共建有博物馆5家,分别为贵港市博物馆、贵港市自然博物馆、桂平市博物馆、平南县博物馆、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博物馆。截止2020年,新建成4个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分别是中共广西省代表大会(罗村会议)旧址、中秋起义、谭寿林故居和陈岸故居。可以看出,贵港市文物资源相当丰富,发展文物旅游的潜力很大,但目前整体的文物旅游发展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2)文物旅游的具体情况分析

2020年因受疫情影响数据不很能说明问题,现以正常年份的2019年为例。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2019年国庆期间共接待国内游客7.82亿人次,调查显示,文化游览人均花费在301-1000元占比最高,为70.84%,其中,购物(包括工艺美术品等)和餐饮占比达到56.15%,深度体验当地美食和文化受游客青睐。66.4%的游客假日期间参观了人文旅游景点,59.45%的游客参观了历史文化街区,41.26%的游客参观了博物馆。86.36%的游客参与了两项以上文化活动,银联商务数据显示,当年国庆期间重点博物馆、大型主题乐园、古街与古镇为全国热门文化旅游景区品类,消费人次同比增长达22.9%。文化活动丰富旅游市场,文化旅游消费增长强劲。

再反观我市的数据,以文物保护单位聚集较多,贵港境内较为出名的旅游胜地桂平为例,2019年国庆期间,桂平西山吸引了7万多名游客前来祈福、游玩,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景区接待了4万多名游客,合计12万人左右。而今年贵港市国庆假日共接待游客189.15万人次,再放眼全广西,国庆期间全区累计接待游客3330.04万人次,可以说,到贵港进行旅游占比较低,而有指向性的进行文物旅游的游客占比则更低。一些零散的文物保护单位,由于位置较为偏远,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几乎是无人问津的状态。如省级文保单位君子垌客家围屋群,除一些需要拍摄素材的团队会偶尔光顾,平时几乎没有什么游客;又如大安古建筑群,其位于乡镇街道,平时作为宗教活动场所,人流量稍微大一些,但日人流量也不过几十人,且大多数为本地人。

再以博物馆为例,2019年贵港市博物馆共计接待游客28万人次,桂平市博物馆共计接待游客6.18万人次。而2019年贵港市共接待游客总人数约约2700万人次的游客总数来看,到博物馆旅游的人数占比仅约为1.4%左右。而江西的庐山博物馆,国庆期间仅前4天就接待了90万余人次。可以说,到我市的博物馆进行旅游的人数非常少,一方面是由于博物馆由于经费问题,博物馆基础设施和展陈水平很低,陈列展览已经许久未更新;另一方面,贵港市文创产品的开发水平较低,游客到博物馆旅游,也仅仅是参观就结束了,甚至離开博物馆之后,能留下的感受和感悟也会随着时间流逝很快消失殆尽。博物馆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全域旅游背景下文物保护工作的机遇

1、文物的内在价值能够通过旅游得到充分发挥

文物的核心价值是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而这个价值的集中体现就在于文物能够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随着近年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旅游也提出了新要求,游客的游览模式逐渐由传统的山水风光旅游模式,开始转向关注文物的人文旅游模式。北京的故宫、颐和园、西安的兵马俑等文物保护单位吸引着大量的海内外游客,都是人文旅游的代表。贵港市是文物大市,拥有丰富多彩的“秦汉文化”、“布山文化”,还有大量的金田起义遗址、红色革命遗址,以此为基础可以大力发展人文旅游。游客在参观文物后,不仅能够让游客得到精神上的陶冶,也能让文物的内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使文物能够真正的“活起来”、“会说话”。

2、文物保护事业能够通过旅游得到长远发展

合理利用文物进行旅游开发,能够促进文物保护事业的长远发展。其一,能够实现文物作为国有资产的经济属性。文物的经济属性是通过游客对其进行参观、欣赏而支付费用来实现的。其二,能够补充文物保护经费。当前贵港市没有设立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使得文物保护常常面临尴尬的境地。文物的旅游开发,能够增加文物部门的收入,多渠道筹措文物保护资金。其三,能够提高大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旅游开发能够大幅度提高文物古迹的可进入性,使文物古迹能够直接面对游客,使游客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3、文物基础设施及周边环境能够通过旅游得到显著提升

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当地政府自然是希望通过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旅游开发,从而改变当地的面貌,加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目前贵港的游客呈现出偏好自驾游、偏好乡村旅游趋势。贵港市的文物保护单位也大多位于乡镇内,做好旅游开发以后,大量的游客必然能为文物保护单位带来丰厚的旅游收入,并且快速带动当地酒店住宿、交通、餐饮等产业的发展。同时文物保护单位经过旅游开发后,基础设施和周边环境也能够得到极大改善。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地方经济的收入来源,必然会受到更高的重视和保护,地方财政也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护,相较于现在大部分文物保护单位暴露在荒郊野外逐年破败的情况,会有质的改变。

4、博物馆事业能够通过旅游获得新的活力

博物馆依靠衍生产品和服务增收,已经成为全球博物馆业的主流发展模式。10年前,博物馆以物为本,保管好藏品是第一位,至于什么样的观众看展览、是否喜欢看,基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如今博物馆的理念发生了转变,教育成为博物馆首要功能,观众被放在第一位。博物馆活动对观众不仅要具备吸引力,而且要让他们的体验感好、获得感强。随着大众对文化教育的越发重视和免费开放政策的普遍实施,博物馆已成为各地旅游路线中不可缺少的去处。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博物馆作为文化资源高度集中的机构,必须要寻求新的发展思路,这就促使博物馆必须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如开发相关的文创产品,增加更多的体验式内容(参与式、课程式等),让游客产生用户黏性,提升博物馆的复购率,这会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迎来新生。

三、全域旅游背景下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

1、如何提高文物保护单位的经济效益

文物保护单位的开发利用是一种高效的建设举措。现有的资源能利用而不利用,是对资源的浪费。要利用好文物,将其建设为旅游景点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让文物保护单位更好的吸引游客,从而拉动经济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利用好文物保护单位,强化文物保护单位的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是文物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

2、如何协调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定位

文物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要求高、难度大、没有良好的开发素质是无法达到保护与利用互动的目标的,甚至容易弄巧成拙,破坏了文物建筑。目前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必须遵守“修旧如旧”的基本原则,并且设有一定的保护控制地带。但是这与旅游开发的要求却有一定距离,因为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来看,规模和效益是首位的,这就导致二者间存在根本性的矛盾,也导致旅游开发的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必须要考虑如何在不影响主体文物保护单位安全与周边环境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

3、必须警惕新的文物建筑“破坏潮”

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原则是“修旧如旧”,但要发展旅游业,势必在对文物保护单位的使用过程中,难免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改造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其中的“度”,很容易形成新的“破坏潮”,如大量使用现代建材进行建设,导致原貌改变,又如,发展乡村旅游后大量游客的进入,很可能会增加文物保护单位被人为破坏的风险。

4、如何提高博物馆的服务质量。

其一,目前公立博物馆更多强调文物或藏品的“收藏、保管”功能,而对接旅游市场后,如何在有限的空间接纳更多的游客,是个不小的挑战。博物馆即便免费开放,仍然会出于藏品与游客的安全角度,对每日的进馆人数实行严格的限流。而旅游业出于市场经济的角度,自然是客流量越大越能盈利,这就出现了博物馆接待能力与旅游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不匹配的矛盾。其二,目前来看,无论是观光还是度假,游客都更偏向于休闲娱乐型旅游产品,而博物馆缺乏沉浸式互动体验、纯展览的参观方式多年来并未有明显改变。博物馆自身产品服务过于枯燥无味,如何使其与旅游业更好地结合是一个难题。

四、工作思路

1、按照法律规定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目前我国法治的基本原则是“有法可依、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也是解决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文物保护法》中明文规定,无论是文物保护还是旅游开发都必须遵守保护第一的工作方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旅游作为市场行为,自然也不能例外。《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律的要求文物、旅游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法律办事,科学论证,履行程序。因此,严格按照目前已颁布的法律规定执行,就能够化解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

2、旅游开发应该在文物保护的前提下进行

从文物保护的角度上讲,任何对于文物的旅游开发都必须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只用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减少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矛盾,从而保证两者协调发展。从旅游开发的角度而言,文物作为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必须加强文物的保护。文物的珍贵在于其独特和稀缺,文物同时也是脆弱的、易于损坏的。文物的这些属性,决定了涉及文物的任何决策都不允许失误。因此,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涉及到文物时,必须优先考虑文物保护的问题。对文物进行合理利用,必须要在文物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利用的关键在于如何掌握好一个“度”。对旅游开发而言,也就是合理地、有节制地开发,杜绝擅自盲目开发,超限度使用文物。

3、文物的旅游开发需要科学论证、科学规划

旅游开发过程中一旦出现文物损坏,将是不可逆转的,就算是修复后也是复制品,不再具有文物的历史价值。文物保护单位经过规划、开发后将很难以恢复原貌。因此,一个文物保护单位是否应该成为旅游景点,应不应该进行旅游开发,需要在广泛论证、进行可行性评估的基础上按照程序进行研究,并制定科学规划。文物歷经沧桑,是宝贵的历史遗迹,具有不可再生性,这决定了涉及文物的旅游开发项目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具有专业背景的技术人员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只有在专家指导下的旅游开发,才能有效避免对文物急功近利地过度开发,最大限度地保证文物的安全,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4、创新博物馆旅游资源开发

传统博物馆的收藏、研究、教育三大基本功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需求,博物馆应逐渐朝新的方向发展演变,努力营造舒适而功能多元化的博物馆内部空间,博物馆的布局中除了展厅、库房等基本区域外,可以考虑设置休息、互动、娱乐、用餐等休闲的专门区域,使博物馆同时拥有如学术据点、文化沙龙、娱乐厅、购物中心、接待室、旅游景点等多重角色身份。陈列展览是博物馆提供的最基本最核心的产品,陈列和展览要注意,任何技术都只是手段,博物馆所承载的文化才是其真正的魅力所在。可以考虑根据博物馆展品制作各种电影,还有各类纪念品等,提供各类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可以为博物馆创收,利用收入反哺博物馆的创新和发展。

(贵港市自然博物馆  广西  贵港  537100)

猜你喜欢

贵港市文物保护全域
文物保护利用信息化建设研究
墨韵书香
联合全域作战:美军军力新引擎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贵港市在全区率先成立民办学校党委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发布
人社局荣获全市2016年招商引资工作优秀奖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