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而叙之好文章用双眼“看”出来

2021-07-14洛尘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行文记叙文审题

洛尘

有的人可能会很疑惑,文章明明是写出来的,怎么会是“看”出来的呢?其实,这里的“看”有多层面的意义。

在中小学常见的文体中,记叙文是许多学生最先接触的文章体裁,也是最容易上手的作文模式。但在实际写作情况中看,这种最常见的文体其实并不为学生们所喜,甚至部分学生一提到记叙文就满脸苦涩,作文成了语文学习的绊脚石。其实,若是“看”好了,写出好的记叙文并没有那么难。

“看”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一“看”解决的是学生作文素材来源的问题。要想写好文章,就一定要保有一颗澄净的心,用观察者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写人记叙文往往是学生记叙文写作中最大的难点,一旦涉及“父母”“老师”这一类题材,学生的作文就会显得“干巴巴”,像“流水账”,只有极少数的文章能做到感人肺腑、鞭辟入里。究其原因,一则学生在生活中与这些人朝夕相处,对发生的事件、产生的情感等早已习以为常,在写作的时候往往会觉得平淡得无所可写。二则一些学生对于写人过程中难以避免的表达情感往往十分腼腆,羞于在文字中将自身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对于这样的情况,“看”是一种十分必要的解决方式。有意识地“看”会让学生将观察到的事件、随之产生的情感记在心里,将二者联系起来。一旦写作需要时,学生便能够从记忆的“数据库”中将素材“翻找”出来,应用到作文当中去。

至于学生羞于情感表达这一点,这其实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但单从观察的角度来讲,对身边人观察的时间长了,总会有一些事情让人感动或震撼。这些情感堆积在心中,经过时间的发酵,往往是需要一个宣泄途径的。因此,这里的“看”起到的是一个“厚积”的作用。

所以,对生活的“看”,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让学生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收集,从而获得充足的写作素材。

“看”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看”解决的是学生作文词汇匮乏的问题。要想让文章出彩,大量的优秀词句积累以及好的行文风格借鉴是很有必要的。

在解决了“没什么写的”之后,“怎么写好”就很关键了。一些学生的记叙文,叙述的事情还是很有看点的,但通读下来总会有一种味同嚼蜡的感觉,这就是优秀词句积累不足、没有形成良好文风的原因。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大量地阅读好书是必不可少的。经典文学之所以为人们所推崇,其中自然有优秀的地方。而学生需要看的就是其中的好词好句、行文模式,通过阅读让名著中的文学养料为自己所用。

当然,在书籍的选择上,要有所考量,不能毫无筛选,通篇接收。要选择贴近自身生活、行文措辞优雅有美感、对事件或人生有独到见解的书籍。当对某些事件乃至于人生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时,创作出来的文章就有了灵魂,才算是优秀作品。

“看”题目

选择不对,努力白费。这一“看”解决的是学生作文跑题的问题。在命题作文的前提下,想要不跑题,学会审题是关键。

题目是作文的起源,“怎么写对”的关键就在于学会审题,也就是确定文章体裁、题材、中心等要求。一些学生的文章写得天花乱坠、质量很高,但却“离题十万八千里”,这在考试当中依旧是不行的。解决这样的问题,第一点就是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即题眼。在审题时,学生就要准确把握、深刻领会,明白到底需要写什么。第二点是对题目中一些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词的理解,这其中通常会表露出有助于学生判断写作方向的隐含信息。第三点就是打开局限性思维,发掘题目表层下隐含的深层次意思。在这一点上,学生不能够想当然,对内涵的发掘要有依据,要在大的方向背景下,选择适合的写作切入点。

平时生活多观察,学习之余多看书,写作之前细审题。做到这“三看”相信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当然,一些细节方面的内容,如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等,还是要做到多积累、多练习,只要坚持,總有一天会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章。

(编辑 吴兰芳 见习编辑 汪愉翔)

猜你喜欢

行文记叙文审题
记叙文阅读专练
思维有支架 行文有范式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无奇
如何写好记叙文
“三招”学会审题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湘江青年法学》行文体例与注释规范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七分审题三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