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教学模式在急诊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7-14刘鹏张红强瞿海龙

锦绣·下旬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临床教学急诊科应用效果

刘鹏 张红强 瞿海龙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急诊科临床教学期间应用综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急诊科实习的学生100例展开对照研究,选用方便抽样法将其均匀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教学期间分别应用传统教学以及综合教学模式,对比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教学能力所得数值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对比差异为P<0.05。结论:于急诊科临床教学期间应用综合教育模式对于提升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具有积极意义,提升了整体教学效果,值得借鉴及推广。

关键词:综合教学模式;急诊科;临床教学;应用效果

急诊医学属于现阶段随着医学逐步发展的新兴学科,完善了社会需求发展以及急救手段以及设施,目前急诊医学也逐步成为了发展速度最快的学科,是医学院校的教育重点。急诊科收治患者病情具有发病急救、进展迅速地特点,对于患者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实习阶段学生整体专业素养直接关系着医疗服务水平,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为后续医疗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是教学期间的关键性内容[1]。本文展开对照研究,分析评估于急诊科临床教学期间应用综合教学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急诊科接受实习的学生作为研究主体,符合本次研究需求的对象共计100例,于2020年6月-2020年12月在本院实习,依照方便抽样法分组方式将学生均匀划分为两组,设定为对照组、观察组,综合评估其一般资料:对照组性别分布比例为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值为20岁,最大值为27岁,年龄均值为(23.52±2.11)岁;观察组性别分布比例为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值为21岁,最大值为27岁,年龄均值为(23.48±2.17)岁,对照组、观察组基线资料展开对照研究,所得结果为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措施,在实习生入院以后应用一对一带教模式,根据入院研究的实际病例进行具体教学计划制定,向学生详细讲解所需临床教学资料,主要内容包含护理技巧、护理知识,带教老师演示操作。

观察组应用综合教学模式:急诊科带教老师依照临床上真实发生的成功病例进行模拟演练场景以及内容的设计,选择年轻医师进行家属以及患者扮演,由带教老师扮演医生,由科室高年资护理人员配合医嘱制定,副主任医生引导病情发展。每周一实施模拟教学,于模拟教学结束以后针对学生临床表现点评,提出学生于教学期间存在问题,汇总、收集学生资料,于周四对于模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及讨论,针对设计场景中的疾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讨论以后选择学生代表总结,及时带领学生制作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知识整合[2]。

1.3观察指标

对比评估两组学生在应用对应教学措施以后其综合素养,评估内容包含知识掌握程度、临床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单项评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即教学效果越理想。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期间涉及指标数值均借助于SPSS23.0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 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表现形式为n、%,用P<0.05表示研究结果对比差异明显。

2、结果

观察组学生综合能力各项评分所得结果均高于对照组,所得结果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急诊科作为重要窗口科室,救治范围较为广泛,涉及的知识面广泛,科室中所收治的患者聚集着较多的急危重症,抢救任务比较重,在医疗服务过程中频发服务纠纷、潜在医疗差错,因此对于医院急诊科医疗工作者的素质要求比较高。

此次研究结果表示为,观察组教学期间综合能力评估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分析原因如下:在急诊科临床教学期间应用的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形式为一对一教学以及讲座,通过带教老师灌注教学知识,因此带教老师和实习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比较低,导致学生主动性以及参与度逐步降低,限制了其独立学习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提高临床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3]。综合教学模式中情景教学模式通过角色扮演展开仿真模拟演习,其针对性、仿真性以及可重复性较高,对于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有效沟通能力以及及时发现潜在不良事件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可以提高学生临床实践以及思维能力,进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病例分析教学模式在教学期间以临床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对于推动学生形成急诊科临床诊疗思维结构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急诊科常见疾病认知。思维导图可以发散以及收拢双重思维模式,通过多媒体手段等方式对于梳理以及构建较为完整的逻辑体系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深入挖掘学生记忆以及创造潜力,作为一种科学高效的思维,被广泛应用。

综上,于急诊科临床教学期间应用综合教学模式互相补充,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彩俊,曾瑶,周雅嫔,等.信息化教学在急诊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8):192-193.

[2]崔柳君,徐敏,徐萌.综合教学模式在急诊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与成效[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12):2225-2227.

[3]沈艳芳,陈明敏,戴亚琴.运用“360度考核法”提高急诊带教老師临床教学水平[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23):192-193.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猜你喜欢

临床教学急诊科应用效果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民族院校卓越医生培养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叙事医学在耳鼻咽喉科LBL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医改影响下的临床教学
医学模拟教学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