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

2021-07-14申怡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宝钗贾府曹雪芹

申怡

四大名著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精华,而《红楼梦》可谓四大名著之冠。不论是情节架构、人物刻画还是艺术水准,都无书能出其右。曹雪芹的原著只留下了八十回,后面散佚的章回引起无数人争相猜测、续写,为这部大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呕心沥血所著的文字,取材于他早年间在大家族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他在琴棋书画等领域都具有非常高的修养,但是他的一生并不顺遂,经历了家族衰落、贫病交加等磨难,这使得他笔下的文字浮动着一种强烈的宿命感。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鲁迅说过,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部书值得在一生中反复品读。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深入理解这部书:

一、对人物的刻画

曹雪芹在家族兴衰、宿命既定的高远立意上,成功地塑造出许多复杂的人物形象。他根据不同人所处的角色和环境,采取不同的角度和手法,安排别出心裁的情节,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他们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例如宝玉对世俗的反叛,黛玉的孤高和忧郁,宝钗的圆融和大气,王熙凤的果断与毒辣,等等。同时,他们都沉浸在浓郁的艺术气息之中,也因此显得心事细腻而深刻,这是古代小说所罕见的。

二、对女性的尊重

曹雪芹为什么写《红楼梦》?他说自己风尘碌碌,一事无成,想到一起成长的女孩子,觉得她们都比自己强。封建文化中的男性,为了突出女性的了不起来自我贬抑,这是非常罕见的。第一,他忍辱偷生就是为了给一些出色的女孩子立传,为女性代言。第二,书里贾宝玉再三表示,男子如泥,女子似水,一近男子就觉浊气逼人,而近女子就是清新扑面,鲜明对比,抑扬清晰。第三,几乎书中每个女性人物,都有可爱、可敬、可悲、可叹的一面,形象丰满,情感强烈,而男性则要猥琐得多。虽然红楼女儿最后难免以悲剧告终,但《红楼梦》不失为一部展现女性独立精神的大作。

三、对仕途经济的反思

从前人们往往会给《红楼梦》贴一个“反封建”的标签,但是如果真正深入文本,就会发现,《红楼梦》所“反”的不是阶层,而是那些束缚人性甚至取人性命的礼教和仕途观念。例如宝玉坚定地不与“士大夫”为伍,排斥考取功名,与黛玉两小无猜、自由相爱;再比如探春的铿锵之语:“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里自有我一番道理”;甚至多姑娘、尤三姐的悖反礼数、放荡风流,也可以理解成对传统女性角色的弃置和抗争。

四、对人生宿命的领悟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红楼梦》中处处可见对现实世界如一场幻梦的感叹。甄士隐顿悟人生时为《好了歌》做的注写道:“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红楼梦套曲最后一首也唱道:“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贾府初时穷奢极欲,到最后落得家业凋零、风流云散,所有纯洁美好的女孩子也随着年月增长,或远嫁,或沦落风尘,或香消玉殒。这其中包含着曹雪芹对现实生活的慨叹,因此弥漫着强烈的悲剧色彩。

优秀片段

《红楼梦》的第54回和55回,我在阅读时觉得很有斟酌的意趣。这时贾府还处于兴盛之际,刚刚过完元宵节,家中景象好不热闹。大筐的钱撒到戏台上,只是为了听响儿作乐,哪有一点儿萧条的景象?但偏偏就在元宵节后,王熙凤不幸小产,卧病在床,只得让李纨和探春来掌管家务。王熙凤作为贾府新一代掌权人,是这个家的主心骨和顶梁柱。她倒下了,这个家便乱成了一锅粥。

王熙凤不仅是贾府的掌权人,而且更像贾府的化身,她的兴衰与贾府的兴衰相辅相成。王熙凤掌权之际,虽说严厉,但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她都打理得清楚明白,事情办得也都很漂亮,让人挑不出错。这时的王熙凤手中也颇有些银两,出了官司,花钱打通关系,这件事便算是过去了。同时期的贾府又何尝不是如此?家中花钱如流水,又加上元春封妃,正应了秦可卿的那句“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哪有人能想到“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的道理。到了第55回,王熙凤小产卧床,自此以后她的身体愈发虚弱,再无当年之风。而此时的贾府亦如病倒之熙凤,渐渐地走向了衰败。虽一开始看不出端倪,但经过时间的推移,各项弊端逐渐显露出来。贾府被抄家之后,王熙凤也因疾病缠身离开了人世。

———山东省淄博市第一中学高一夏侯姝汎指导教师孟凡玲

我一直不是很喜欢宝钗。宝钗一向做事周到圆滑,待姐妹宽厚有礼,对下人亲切随和。有时黛玉任性,她也不与之计较。这样的性格,使她在荣国府中深得人心。然而,与宝钗对视,却仿佛永远看不透她的内心,她将真实的想法隐藏在面具后面,让人无法靠近。正处于花季的少女,明明每天的日常都可以是写诗作赋填词,可她早已通达人情世故,处事样样周到,做事时时留意。这样的她,不再像一个十几岁的少女。宝钗也活泼过,犹记“杨妃戏彩蝶”时的场景。见到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宝钗扑着玩耍,却又遇到坠儿、红玉两人私谈,一下子又失去了小孩儿的心性,变得城府深沉。如此一想,不禁又有些同情宝钗,她也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呀,却因身份和责任不能肆意玩闹、释放天性,令人怜惜。

湘云在我的脑海中,一直是个率真可爱、活泼灵动的小女孩。她不像黛玉那样惹人怜爱,也没有宝钗那样温柔大气优雅端庄,可她就是那个能在石凳子上睡得香梦沉酣、任四面芍药飞落一身的小女孩。湘云做事豪放爽朗,有着红楼女子中少有的中性美。她穿着男儿的衣服,依旧帅气风流。她说话直爽,不拘小节,却又聪慧敏捷,让人喜爱。可正是这样一位可爱率真的女子,最终也难逃凄凉的结局。但这似乎又是必然的结果———身处那样的时代,又怎能奢望有人能护她一生周全、一世平安?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高中高二焦茈晗指导教师纪顺

黛玉与宝钗,两种性格造就了两种人生。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你选择做林黛玉还是薛宝钗?如果说喜欢谁,这只是一个单纯的情感问题,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黛玉———因为她的真情、她的清冷。但若投身于实际生活,这就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我们偏爱黛玉,是欣赏那个棱角未损,还活在天真世界里年少的自己;我们不爱宝钗,是因为不愿看到对世事妥协,面目模糊的自己。宝钗有才情,却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有“好风凭借力”的鸿志,却又只甘做宝玉的妻子。身处她所在的境地,宝钗不得不活得周全妥当。

黛玉出世,宝钗入世,很难评价哪种人生才是正确的。她们是时代浪潮中裹挟着的发光灵魂,映出对待人生的不同态度。

———天津市双菱中学高一王欣然指导教师林妙聃

《外婆的道歉信》中说:“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拥有一位超级英雄,要大笑、要做梦、要与众不同。”的确,我们身处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有谁不想不惧世俗地大笑、做梦、与众不同、自由自在地活着?

宝黛二人皆是封建礼教的叛徒,这在书中封建的时代背景下自然值得赞叹,然而他们的行为却也为悲惨的结局埋下了伏笔。宝玉拒绝走仕途,这确是对封建礼教的抗争,也加速了贾府的衰落;黛玉固然一身孤傲,可她直来直去的性子也是她后来孤立无援的原因。那么,如若遵从本心得来的结局并不美好,我们还应该遵从本心吗?以我的角度来回答:“要的!”

尼采说:“在世人中间不愿渴死的人必须学会从一切杯子里痛饮,在世人中间要保持清洁的人必须懂得用脏水也可以洗身。”身处浊世?无妨,我学会用脏水洗身,我有一身少年意气,足以护我“质本洁来还洁去”。十五六岁的少年,不怕别人笑我天真幼稚空幻想:若天地不容,我便埋头书中,从翻开的书页中抽出一把剑或一朵花,灵魂替我环游世界、浪迹天涯。

我們常说:“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这句话说来富有诗意,却也引人深思:如若连眼前的一地鸡毛都打理不好,那又何谈理想?这便是我想说的,我们的“出世”并不应该和宝黛一样,单纯得不知世故,而应该是知世故而不世故。尽管生活中烦恼无数,但我们依旧要热爱生活,活在当下也憧憬未来。风华正茂好少年,不说仗剑天涯,也该遍览祖国好河山,抱有一番鸿鹄志。我们都说年少轻狂,我却觉得“清狂”二字更贴合少年。少年轻狂亦心思澄澈,足担得上“清狂”二字。

愿我们都能归来仍是少年。

———天津市双菱中学高一潘颖涵指导教师林妙聃

猜你喜欢

宝钗贾府曹雪芹
贾府的“吹哨人”
浅析焦大之骂
曹雪芹邀棋
《红楼梦》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续红楼梦 第八回 梦相逢钗黛两无嫌 叙幽情鹃莺各为主(4)
关于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形象探究
曹雪芹送彩礼
曹雪芹捉鬼
谨小慎微林黛玉
音乐剧《曹雪芹》开排纪念曹雪芹逝世25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