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组织特殊性及其管理效能的提升——以黑龙江大学为例》

2021-07-14刘辉杨露张晓峰

锦绣·下旬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校级特殊性高校学生

刘辉 杨露 张晓峰

前文:

高校学生组织由学生组成、并按照学校章程开展活动的非盈利性群众组织,其自身具有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特殊性。而高校学生组织管理则是新时代高校管理中重要环节之一。与当前其他社会组织管理不同,高校学生组织管理主要面向的是目前在校的学生,因其面向受众不同,故其管理也应具有与其他社会组织管理所不具备的特殊性。通过学生组织所具有的特殊性,可以明确学生组织存在的管理问题,从而得出解决方案,提高其管理效能。

本文调查取证学生对象主要以黑龙江大学为主。

一、对高校学生组织的特殊性的分析

(一)利用社会学、管理学、管理心理学对学生组织的管理结构进行分析:

利用不同的学科对学生组织进行完整的、较为全面的信息探寻到学生组织的管理的特殊性,从中总结出能够应用于学生组织管理的普遍规律,更好的应用于大学生学生组织的管理,促进学生组织走健康发展的道路。通过探究学生组织的特殊性,改进学生组织当前的管理制度,让在校大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学生组织中更好的发挥其所长,推动其能够在学生组织中真正的发光发热,找到乐趣,学到技能;同时也让学生组织管理效率更高,贴近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来;最后,加强学校、学生组织、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思想沟通,解决学生组织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学生组织通过科学的管理理论真正发挥它自身的作用。

(二)高校学生组织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的特殊性所在

通过与社会组织的对比和分析,大致总结高校学生组织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非物质盈利、年龄导致的心理差異、管理组织结构的侧重点。

非物质盈利:高校学生组织对物质渴求较少,更注重于学生自身能力培养、精神激励型奖励、长远利益等方面。在学生组织当中,学生的工作经历是学生更注重建设的,而在社会组织当中,最终目的重要表现在物质盈利。

年龄导致的心理差异:高校学生大多处于17----24岁这个年龄阶段,不同思想会进行碰撞,心理上会产生差异。

管理组织结构的侧重点:在学生管理中,结果并非是唯一评判标准,更应该注重与过程相联系的学生的能力培养。

(三)高校学生组织内部层级分析其特殊性及其存在的管理问题

关于高校学生组织内部的特殊性主要从它自身的内部层次进行分层观察讨论。通过管理职能、管理范围等要素由大到小进行划分,大致分为三种学生组织:校级组织、院级组织、社团组织。此处以组织职权、组织职能、隶属系统、信息通达度等简单分析。

校级组织分管面最广,职权最大,管理职能较为全面,综合性强等特点。校级组织并存于学工系统与学生群体之间,自身带有的信息量最大,也通常代表着学校弘扬的主流价值观。但也因此产生弊端:校级学生组织主要受学校直接管辖,在管理者与受管理者之间存在层级的断层。管理严格但造成了自身流动性差。

院级组织主要立足于学工系统中,职能较为单薄,主要服务于单个学院内部的后勤系统,下属单位少、人员少,但距离学生群体较近,与学生的联系度高,从上到下信息通达度比校级组织高,实用性最强。在德育、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更加突出。院级组织通常数量较少,且人数较少,不能全面兼顾学生的兴趣状况。

社团组织主要挂钩在学生兴趣当中,组织职权最小、平等度最高,信息通达度最快、最不易出现管理问题。因其与学生非物质盈利程度不高,虽然招募范围广,但参与人数少,自身具有关于当下学生个人兴趣的特征。

通过线下线上在学生群体中的统计调查,存在主要问题有三:一、校级组织和院级组织极易出现一种原始的、不完全形成的官僚风气。这种官僚风气最开始来源于学校自身的不当管理,并导致了高校学生组织管理的固化。二、学生平等心理诉求得不到满足。这一点主要表现在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学生组织管理阶层的不平衡。三、学生自身能力的发挥。这个问题在当下应归属于高校学生组织管理的固化问题的衍生问题。

综上,通过对学生组织特殊性的分析,想要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学生组织的管理效能就要重点解决高校学生组织管理结构固化的问题。

二、提升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效能的方法

(一)“破碎重组法”

“破碎重组法”是由立项小组通过对历史经验的观察分析所得到的创新管理方式。在学生组织内部进行上下科层的打破重组,成立主体由普通学生组成的学生组织评议会对各学生组织进行暗访调查。并同时在学生组织内部利用民意选举和打分的方式对学生干部进行打破年级限制的再选举。通过权力结构的分解重组打破学生组织中存在的固化问题。破碎重组法主要是针对学生组织内部严重的固化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具体的操作需要结合学生组织自身的具体情况结合使用。

(二)配套心理机构的完善与建设

例如工会中会设置专业人员与工人进行沟通,缓解工人压力的同时了解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对待高校学生组织长久稳健的发展,学生的心理情绪是管理环节中不容忽视的一环。高校学生心理上仍处于一个刚刚成熟的阶段,仍有不稳定性。通过进行建设配套的心理设施,可以加强学生组织凝聚力,尽可能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人尽其才,得到锻炼自己的机会:管理的至高境界就是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通过对学生内心的深刻了解,充分了解学生组织管理的侧重点,就能优化学生组织人事方面的管理。让学生组织内部更加和谐,满足学生在组织中提升自己能力的需要;了解学生心理,更能提高学生组织的管理水平,有利于学生组织成员减少摩擦,使学生组织内部更加和谐。同时有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学生可以更好的在组织里发光发热,从同伴身边学习新的技能,锻炼社交能力等。

(三)明确不同学生组织自身定位

通过明确不同学生组织自身定位,可以更高效的明确日后的工作。帮助学生组织明确其定位,由工作出发点贯彻始终为学生组织进行管理、为日后工作进行规划,可以使学生组织管理谨记初心、不忘使命。

高校在日益完善的物质条件的同时更应该优化自身的学生管理。部分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没有跟上时代发展和管理状况的日益变化,可学生组织的管理问题在时代更迭当中早已经不是简单的管理问题,它代表了社会观念的未来发展,更与时代未来走向息息相关。对高校学生组织特殊性的研究正是基于为未来发展的的目的进行,也应被给予重视。

(黑龙江大学  150080)

猜你喜欢

校级特殊性高校学生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例谈校级“三级管理”体育教研方案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Different Students, Different Corrective Feedback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论新建神佛造像在城市雕塑中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