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弯曲的目光

2021-07-14孙麒镇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魔盒世人原子弹

孙麒镇

来自20世纪“世纪伟人”的一封信,熔断了本应束缚在战争眼前的一道枷锁,它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凶恶利用着这位心忧苍生的科学家。

———题记

科学,本不应被如此揪扯着推上历史舞台;舞者,在踏出舞步的那一刻可能便已知晓,厚重的幕布因他而打开。

此举 本是好意

核試验的最新进展惊醒了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的爱因斯坦。他很快看出了其中的深远意义,于是将一封信呈送到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手上。在信中,他小心翼翼地表达了自己对这项新发现的看法,用科学家犀利独到的眼光捕捉着角落里即将释放的潜力,同时希望罗斯福总统将推进工作派给一个没有官职在身的人,让他来制造这样一名“顽劣的孩童”。身为犹太人的爱因斯坦在希特勒的疯狂压迫下来到美国,他绝不允许威力如此巨大的武器落入这个“疯子”的手里,给惨痛的时代再次笼罩上一层恐怖。

罗斯福总统在白宫内默默地研究着来信,他额头上沁出的汗珠儿聚集在紧皱着的眉头,他也感到了这扇紧闭的大门后隐藏的威力,变得举棋不定。但当他想到德国正在加紧研制原子弹时,一阵寒意立即从他的身后袭来。经过一星期的全面考虑,他最终对来信做出了肯定回答,发出了进行核试验研究的指令,并将实验室设在了芝加哥大学。“舞者们一齐迈出了舞步,渴望紧跟时代的音符。”

魔盒就此开启

费米的核反应堆建成,制造原子弹项目被加速提上日程,“曼哈顿计划”应运而生。奥本海默集结了费米、玻尔等人,组成研究团队,通过夜以继日的工作,铸造出了打开魔盒的钥匙。

在计划开展后的第二年零七个月,这个“新生儿”便尝试挥出一记重拳:一声巨响过后,一团巨大的火球升上天空,末日的景象浮现在每个人面前。费米别出心裁地将一把碎纸片从头顶上方撒下,强烈的冲击波将它们带起,他如炬的目光紧随着碎纸片飘落的轨迹,断言:“这颗原子弹的威力相当于两万吨TNT炸药释放的能量。”而事后仪器测量的结果和他的预言只差毫厘,在场的所有人都被“魔盒”开启瞬间的威力震撼了。

此时的德国已经投降,日本法西斯也处于崩溃边缘,墨西哥州基地中的两颗原子弹本已经再无使用的必要。但罗斯福总统的突然离世,把所有不确定因素放到了新上任的总统杜鲁门身上。由于“曼哈顿计划”的严格保密,这位新上任的总统在上任当天晚上才了解他之前从未听说过的核武器,一向看待事物非黑即白的他拿到了核武器便急切地想加以利用,以此改变战争的走势。随后,杜鲁门签署了对日投放原子弹的命令。“领舞者沉浸在跃进的乐章中,却忘记了微笑,挂着思索中的忧郁。”

灾难满目疮痍

之后发生的一切,世人皆知。在广岛与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爆炸的强烈光波使成千上万人双目失明;放射雨使事件的经历者与死神提前打了照面,留给他们的只剩下梦魇;顷刻间街道化为乌有,无数无辜百姓消失在这道光亮中……诚然,这一切瓦解了日本法西斯抵抗的最后一丁点儿幻想。但是,将彻头彻尾的罪恶击得粉碎的代价是那些无辜的人的生命。科学,在那一刻也被蒙上了血色。

得知消息后,爱因斯坦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这位“领舞者”对自己未能阻止原子弹的研发而内疚不已。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上帝呀,我有罪!”参与计划的研究人员也大多陷入了心灵的泥沼。潘多拉的魔盒被他们以科学的名义开启,将其关闭已是天方夜谭。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研制氢弹仍是政客们追逐的目标,掌控权力的标签被贴在氢弹的外壳之上。“狂热的粉丝一哄而上拥挤在舞者身前,领舞者则选择默默退场,把这场不完美的演出封存于记忆。”

未来去往何地

奥本海默没有选择回避世人的目光,更没有妄想从氢弹上收获名利,他拒绝缄口不言的纵容,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强烈反对核武器研制的道路。在我看来,他是在世人弯曲的目光中正视了自己,是那句“我们的手沾染了鲜血……”让他宁愿用尽绵薄之力,以为那是对科学真谛的救赎。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奥本海默淡然面对莫须有的罪名,经历监禁和各种限制,但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态度———禁止核武器,将一切放置于崇高的道德地位,从而赢得了世界的敬重。

可憎的不仅是对待科学弯曲的目光,还有对科学精神的漠视。时间总会让更多人幡然醒悟,而这些勇士更愿意燃烧自己,提前驱散黑暗,带来光明。在二战后的军备竞赛中,对核武器的研究与生产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世界人民的安全。此时,和平好似离弦之箭不得不发,《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在联合国的提议与磋商下诞生。“人海的喧嚣逐渐散去,舞者不再盯着舞台的一隅,周围好像看到了光!”1957年苏联奥布灵斯克核电站的落成,推开了核发展的另一扇窗。世人被窗外美丽的景色吸引,原本弯曲的目光也重新变得充满善意,散发着勃勃生机。

美好源自心底

科学以无知之行始,以能行之知终。放松弯曲的目光,以好奇心探索未知是科学探究精神的合理方式。科学同时具有时代性,因时代而被创造也应该顺应时代被利用:科学正如一把双刃剑,努力将剑铸造得愈加锋利,而剑柄向来悬挂于细如发丝的伦理底线上。

“对科学家来说,不可逾越的原则是为人类的文明而工作。”如何将科学合理运用,使其造福人类而非带来灾难,这是时代给科学出的难题。“舞者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仅是演出,用表演带来幸福与美好才是自己舞动的最终命题。”

他们也曾用弯曲的目光视物,但正义的目光最终直透心灵。

教师点评

科学与战争,一个并不时新的话题,却在作者大胆的想象与生动的叙述中被演绎得富有情趣和理趣,带给读者阅读的惊喜。标题意蕴丰富,巧设悬念,形象、直观、准确地展现了世人对待科学的态度,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简洁的小标题呈现出故事的层次性,超强的叙事能力让故事的讲述收放自如,生动的细节描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适时穿插的议论为文章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简洁有力的结尾留下想象空间、韵味无穷。

(周启群)

猜你喜欢

魔盒世人原子弹
互动平台
盼望
图说·“梅”开二度
路以奇葩惊天下,名以怪诞动世人
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在中国引发原子图书出版热
都是美丽惹的祸
另类玩具玩不得
盒子里的古怪
两次原子弹爆炸幸存者去世
有一个叫杰克逊的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