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理念的高职师范院校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文献综述

2021-07-14

科技视界 2021年18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成果理念

卢 雪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0 引言

OBE理念已经全面应用于现代教育,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提出各种构思,值得借鉴和推广。为此,本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梳理了近年来关于高职师范院校在信息技术课程方面的OBE理念研究成果。

1 OBE理念介绍

OBE教育理念英文全称为Outcomes-Based Education,中文译为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也有很多学者将其形象地称为“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最早由美国学者斯派帝(William Spady)在1981年提出,90年代后,OBE教育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并在英美和加拿大等地区推广开来。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ABET)2015年推出《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OBE理念给予高度认可。2013年6月,签署了《华盛顿协议》成员,OBE理念引导工程教育改革已成大势所趋。

斯派帝在《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争议与答案》中对OBE理念做出定义: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围绕确保学生获得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Bloom)认为,OBE教育理念主要关注4个问题: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虽然当前研究对于OBE教育理念的定义较为复杂,但均已明确OBE系统中,教育者需要构想出学生在结业之前能够达到的学习能力和技术水平,依据这一目标来组织教学规划,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经验。尤其OBE理念侧重于非教科书式的经验导向,这与传统教育的内容驱动截然相反,无疑促使了教育改革范式的提出。

2 OBE理念在高职师范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方面的研究成果

截至2021年3月,我国学者对于OBE理念提出了各种课程应用建议,在信息技术课程方面的文献资料多达6 162份,但是其中多为职业教育类,少有师范院校提出相关理论或实践课程的相关数据。具体而言,关于高职师范院校信息技术课程运用OBE理念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3个方向:反向设计、线上课堂以及师范院校定向培养。

2.1 反向设计

OBE理念本身注重教学成果,并建议围绕教学成果展开教学计划。这种反向或逆向的教学目标规划,对高职师范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调整具有借鉴意义。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的申杰[1]对汽车市场营销班的信息技术课程做出教学调整,结合OBE理论的反向设计原则,规划了汽车市场营销班所需掌握的信息技术类型,而后重点打造信息化教学模块,对学生达成学习任务及目标具有支持作用。该研究认为,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需遵循OBE理念对教学目标成果预先设定,而且以信息化教学手段达成课程目标更具实用性。尤其教学过程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充分结合,最终提高教学目标的完成度。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田德刚与王川[2]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作出基于OBE理念的逆向设计。该研究认为,运用OBE理念首先需要做出详细的市场调查,确定目标岗位群后,方能依据市场需求设定教学目标。尤其需要分析学生的胜任力,确定产出成果后方能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并合理制定毕业要求。从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总方向和实践成果来看,OBE理念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本质差异,信息技术课程需注重产业需求,课程进度也需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尤其选择教授内容,更需要以学习任务为导向,采取活页式教材的课程规划方式,最终以教学产出作为评价单元,鉴证教学成果的最终体现,尤其对于优化信息技术课程质量大有裨益。

2.2 线上课堂

高职师范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具有信息化教学的需求,而线上教学显然是提高课程质量的必要手段。尤其OBE理念经过历年发展和逐步完善,也更加适应线上课堂的教学机制。

衡水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田煜衡和郭海丽[3]对信号与系统课程进行线上教学尝试。该研究认为,在设置教学目标之前,首先需要结合线上教学的特点,尤其在教学环节,需要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结构,总体规划课前预习、课上探讨、课后巩固等教学时间的知识内容,从而发挥OBE理念的支持作用。

张家口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郑磊[4]对在线开放课程资源提出了全新构想,认为OBE理念可以作为课程核心环节,适应教学需要来调整课程资源。该研究认为,OBE理念本身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结果更为看重,如果培养学生的学习经验,更需要从信息技术的当前发展情况做出教学规划。课程资源就需要与时俱进,更需要将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线上课堂的学习资料。所以,学习经验和知识共享对于OBE理念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运用具有积极作用。该研究以MOOC为例展示了教学成果,认为OBE理念在线开放课程资源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课程质量,且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更为适用。

2.3 师范院校定向培养

很多高职师范院校,在运用OBE理念时,更注重学生定向能力的发展。这与OBE理念对学习过程的要求也非常接近,同时又解决了师范生就业岗位适应性的发展问题。

洛阳师范学院张永新等[5]提出了“新工科OBE理念”,认为信息技术学生培养方法当结合OBE理念构建课程体系。该研究分析了师范院校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普遍问题,认为课程体系明显“重软件轻硬件”,而且课程本身的教学大纲目标描述不完整,校企合作也存在诸多限制。该研究建议,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改革着手,完善OBE的课程教学大纲,同时深化产教融合的校企联合发展,以企业需求定向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从而推动师范院校信息技术课程全面适应OBE理念,以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打造精品课程,培养学生的定向发展学习成果。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梁山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向定汉[6]对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做出客观分析,在结合OBE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持续改进”,将毕业要求分解出了25个含义。该研究认为,OBE理念应用于师范专业,更需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信息技术、思维方法、创新实践、教育法规、沟通能力、终身学习、身心健康。

3 结语

综上所述,OBE教育理念已经得到多方认可,虽然我国目前在师范院校方面OBE教育理念的应用较少,但是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运用OBE教育理念的研究较为丰富。无论是从反向设计的教学规划原则,还是从线上课堂教学资源的发展来看,OBE教育理念均对课程质量发展具有支持作用。而最终以师范院校定向培养为目标,全面支持OBE教育理念的教学体系规划,也必然能够促进高职师范院校提高信息技术课程质量。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成果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