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的天花板和新挑战
2021-07-13刘以秦顾翎羽杨秀红蘧毛毛郑可书
刘以秦 顾翎羽 杨秀红 蘧毛毛 郑可书
2021年3月8日,福州的一处滴滴网约车车站。图/视觉中国
6月11日,出行平台滴滴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招股书,计划在美股上市,股票代码为“DIDI”,承销商为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华兴资本。
滴滴目前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网约车出行平台。招股书显示,滴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53亿元、1548亿元和1417亿元,今年一季度的收入为422亿元。
2020年,中国出行业务的收入占滴滴营收的93.4%。
滴滴的业务主要包括三部分,中国出行业务、国际业务和其他业务。其中,中国出行业务包括中国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和顺风车等业务;国际业务包括国际出行和外卖等业务;其他业务则包括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动车、车服、货运、自动驾驶和金融服务等业务。
2020年,中国出行业务、国际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分别是1336亿元、23亿元和58亿元。2020年滴滴净亏损106.05亿元,2021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54.04亿元,扭亏的原因是投资收益,一季度运营亏损为66.54亿元。
单看中国出行业务,滴滴自2019年以来已实现盈利,其中2019年实现调整的息税前利润38.4亿元,2020年为39.6亿元,2021年一季度为36.2亿元。
滴滴成立于2012年,最早提供出租车的线上约车服务;2014年,推出网约车服务,包括快车、专车、顺风车等;2015年与当时的竞争对手快的合并;2016年,与另外一家竞争对手Uber中国合并,同时开始投资自动驾驶业务;2018年,滴滴开始国际化业务,并在2020年推出电动汽车D1。
从成立到上市前,九年间,滴滴完成了多轮融资,股东包括软银、Uber、腾讯、阿里巴巴、丰田汽车、富士康,以及大量知名投资机构。
招股书披露,目前滴滴最大的机构股东是软银,持股21.3%,其次是Uber,持股12.8%,腾讯持股6.8%。不过,招股书显示,软银委派的董事会成员Kentaro Matsui将在滴滴上市时辞任董事。软银为何会选择退出滴滴董事会?“这件事背后,股东内部矛盾的可能性不大,有可能是双方协商后的结果。”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财经》记者表示。
目前,滴滴董事会成员除了滴滴的管理层,还有腾讯总裁刘炽平、阿里巴巴董事长张勇、苹果公司企业发展副总裁Adrian Perica以及博裕资本董事总经理陈峙屹。创始人程维和联合创始人柳青分别持股7%和1.7%,投票权分别是15.4%和6.7%。
滴滴目前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网约车出行平台,这家公司什么时候上市,外界颇为关注,2020年起,就有各种消息传滴滴即将在今年夏天上市。此后,资本市场高度关注滴滴的市值走向,一位投资人告诉《财经》记者,滴滴在中国国内的增长已经到了一个天花板,理由很简单——滴滴已经是生活必需品,但网约车市场增长空间有限,滴滴需要新的故事。
滴滴招股書中并未披露此次募资金额和出售股份比例。
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到,滴滴的新故事是海外市场和自动驾驶。这两个市场的增长确实有不少空间,但随之而来的也是新的挑战——海外市场面临来自不同国家出行平台的竞争;而自动驾驶业务,目前还只是个故事。
国内出行市场趋于饱和
滴滴已经是网约车领域的第一名,但这个市场增长空间有限,甚至出现了萎缩趋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2017年-2020年,中国网约车用户规模经历了一个以2019年6月为高点的抛物线趋势。2017年7月,中国网约车用户就达到了3.08亿人,到2019年6月,这个数字达到了4.04亿人,但是此后一年多时间,用户规模开始出现萎缩趋势,2020年3月为3.62亿人,到了2020年6月,数字再一次跌到了3.4亿人。
根据滴滴公布的招股书数据,今年一季度,滴滴在中国市场有1.56亿月活跃用户,2020年3月-2021年3月,滴滴中国共有3.77亿年活跃用户,全球年活跃用户是4.93亿人。值得注意的是,滴滴公布的3.77亿活跃用户超过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的该节点中国总用户数。有相关人士向《财经》记者分析,有可能是二者统计口径不同。
全球最大的网约车平台Uber今年一季度的月活跃用户近1亿人。此外,今年一季度,滴滴收入64亿美元,Uber是29亿美元。
Uber最新市值是900亿美元,不少投资人分析,滴滴上市后市值将突破1000亿美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虽然滴滴的用户数和订单量都超过Uber,但交易总额低于Uber,今年一季度,滴滴交易额是95亿美元,Uber是195亿美元,是滴滴的两倍。
滴滴并未披露公司的整体估值,但分别披露了各子公司的估值,其中,自动驾驶公司最新估值34亿美元,滴滴货运最新估值28亿美元,青桔单车是19亿美元,橙心优选是18亿美元。
滴滴的国内出行业务已经实现盈利,但其他业务还处于重投入阶段,尤其是自动驾驶。招股书提到,滴滴需要持续保持对用户和司机的吸引、留存。用户与司机是紧密关联的,用户减少,司机就会减少;司机变少,用户也会流失。
目前,网约车领域除了滴滴,还有首汽约车、哈罗出行、嘀嗒出行、T3出行以及大量车企推出的出行App,百度、高德通过地图App关联的网约车业务。
“网约车业务的运营成本、司机补助以及前期投入都是比较高的,目前国内市场已经基本饱和,且不断有新的竞争对手出现,滴滴需要寻找新的利润支撑点。”一位出行领域行业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不过自动驾驶等新业务很难快速变现,滴滴仍需要依赖网约车市场。
可以看出,国内出行市场增长乏力,滴滴希望通过开拓海外市场来维持出行业务增长。
滴滴已经在全球4000多个城镇布局了网约车业务,此次IPO后,募资的30%将用于拓展国际市场。目前,国际市场上,Uber、Lyft是欧洲、美国的主要玩家,还有东南亚网约车平台Grab、Gojek,印度网约车巨头Ola等。
提交招股书前,滴滴宣布登陆新西兰市场,并已在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提供快车服务。滴滴提到,截至目前,当地80%的网约车活跃司机已在滴滴平台注册。新西兰是滴滴的第11个海外市场。此前滴滴已在包括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亚、日本、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巴拿马、俄罗斯等10个海外市场展开业务。
2017年-2020年网约车用户规模
单位:亿人。资料来源:CNNIC。制图:颜斌
目前海外市场贡献主要收入的是拉美地区。在海外市场,滴滴不仅提供网约车服务,还有外卖、快递等服务。外卖服务未来可能会为滴滴带来新的增长,2020年,Uber的外卖收入已经超过了网约车,主要依靠收购外卖平台公司Postmates。
出行业务的监管风险
招股书中,滴滴提到目前公司遭遇的最大挑战,是2018年发生的两起顺风车安全事故,这迫使滴滴将重心从业务增长转移到业务安全上。
到今天,安全仍然是悬在滴滴头上的一把刀,此外,在出行领域,滴滴还面临监管压力。多位滴滴专车司机告诉《财经》记者,即使是专车,也会被查车,尤其是机场火车站,几乎每天都查,查到就被扣车罚款。
招股书提到,滴滴平台上的司机、车辆可能无法持有相关行政辖区的执照、许可。一位专车司机表示,办理营运车辆许可证流程复杂,需要有人证和车证,个人去办耗时长,如果找机构办,价格贵。不过他提到,“滴滴现在的做法是,如果因为被查车罚款,滴滴可以报销费用。”
此外,滴滴还面临反垄断压力,今年4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互联网领域九起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作出行政处罚,滴滴相关公司收到三张罚单。
招股书中也提到,监管可能会导致公司受到罚款、限制或修改业务惯例、损害声誉,并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前景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滴滴还表示,为了遵守反垄断或其他法律法规,以及未来可能颁布的新反垄断法律法规,公司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包括重组相关业务、改变业务流程和调整投资活动,对公司的业务、增长前景和声誉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目前滴滴业务覆盖4000个城镇,也意味着面临各地区不同,甚至有时相互矛盾的规定、监管。招股书提到,共享交通业仍在早期的发展阶段,新出现的问题可能会催生新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现有法律的解读及实行也带来不确定性,例如,在滴滴业务的重要区域市场北京,北京相关监管机构要求滴滴司机为北京户口持有人,并要求滴滴重新评估与司机的劳务关系。
滴滴平台上的司机并不属于滴滴的雇员,已经有不少地区的政府机构都对网约车司机的分类提出质疑。招股书中提到,滴滴可能会因此卷入法律诉讼,以及劳工、社会保障和税务机关的调查或审计。滴滴可能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商业模式,影响难以估算。同时,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和更严格的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可能会对业务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除了人工问题,用户隐私数据也是滴滴的潜在风险,招股书中提到,滴滴平台上收集、存储了大量个人数据。
另外,滴滴的核心业务中还包括金融业务,招股书提到,在某些地区,是否需要获得支付服务提供商的许可并依赖当地支付提供商支付款项,这一点尚不清楚。如果出现监管,可能会产生巨额成本,并涉及滴滴在一些市场的付款大幅延迟,“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对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或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滴滴的业务运营,包括向司机支付款项,可能并不总是遵守本地的财务法规。这会导致刑事和民事诉讼、处罚、没收重要资产或其他执法行动。罚款、声誉损害、合规要求的变化和扩大产品供应能力的限制,都可能损害业务。
新故事有多重挑战
“滴滴的核心基因是出行,现在更像是一個综合性的出行运营集团。” 上述出行领域行业人士分析称,滴滴很多业务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通过拆分成独立的板块,可以更容易吸引外部资本的加入,后续这些板块还可以单独上市,存在更多想象空间。
2020年6月15日,滴滴的社区团购业务“橙心优选”正式上线,加入社区团购大战,滴滴表示在这项业务上“投入不设上限”。
招股书显示,橙心优选在2021年3月底被分拆。在橙心优选的A1和A2融资结束后,滴滴不再持有橙心优选的大多数流通股,因此滴滴已经相应地将橙心优选从2021年3月30日之后的经营业绩中剔除。
此前,曾有多位橙心优选员工告诉《财经》记者,滴滴计划将橙心优选分拆独立,目的是不影响滴滴上市,因为社区团购业务亏损严重,且需要长期投入。
其中一位员工向《财经》记者透露,近期橙心优选的订单量增长乏力,他分析是没有足够的流量导入。滴滴出行App上会给社区团购业务导流,但因为业务关联性不足,效果并不好。
目前看来,滴滴并未将社区团购视为未来增长的新故事。
滴滴的自动驾驶业务也是独立融资,滴滴是其最大股东,软银也是主要股东之一。通过招股书可以发现,自动驾驶业务是滴滴未来的重点方向,滴滴将自动驾驶定义为四大核心战略板块之一,其他战略板块分别为共享出行平台、车服网络和电动车。
此次IPO募资中,有30%将用于提升包括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方面的技术能力。
当前,滴滴自动驾驶业务仍处于“输血”状态,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仍需要时间。因此滴滴自动驾驶也历经了多轮融资。招股书中,滴滴披露了已经完成的自动驾驶的A轮融资,软银和滴滴等联合向滴滴自动驾驶投资5.25亿美元,这也是目前国内自动驾驶公司获得的单笔最大融资。在A轮融资结束后,滴滴自动驾驶估值就已达到了34亿美元。目前滴滴在自动驾驶公司的占股仍高达70.4%,拥有绝对的自主权。
截至目前,滴滴自动驾驶团队人数超500人,拥有超过100辆自动驾驶汽车的车队。2019年,滴滴自动驾驶成为首批在上海获得测试牌照的企业之一,另外两家是上汽和宝马。
滴滴最大的股东软银是自动驾驶领域的重要投资方,曾投资通用汽车的自动驾驶项目、Uber等,并与丰田汽车共同成立自动驾驶公司,丰田也是滴滴的投资方。
相比网约车,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一位关注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人向《财经》记者分析,滴滴在自动驾驶方面,相比一些硬科技公司,技术实力不算强,但软实力有一定的优势,包括落地场景、数据以及品牌等。
滴滴进入造车领域,意在自动驾驶,也就是通过robotaxi运营去除司机的人力成本。
2020年11月,滴滴联合比亚迪正式推出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财经》记者从比亚迪内部获悉,在滴滴和比亚迪的此次合作中,产品定义均由滴滴基于自身的车辆行驶大数据完成,比亚迪负责代工。
“滴滴对车的了解超乎我们的想象。”接近该项目的比亚迪员工告诉《财经》记者,滴滴内部对造车项目非常重视。尽管并没有一把手亲自挂帅,但是程维曾经多次亲临项目现场查看进度。目前,双方后续车型的合作仍在继续。
招股书中提到,滴滴已经并预计将继续在自动驾驶领域投入大量资金,但这种技术昂贵且耗时,还可能不会成功,且自动驾驶业务涉及重大风险和责任,一旦出现事故,都会对滴滴造成不利影响。
另外,滴滴预计,政府将制定专门针对自动驾驶的法规,这些法规可能会严格限制自动驾驶的商业化。
出行业务增长放缓,各方监管压力不小,新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滴滴上市后,需要解决的困难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