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住安全底线 树立更高标准

2021-07-13宋乐伟

群众 2021年12期
关键词:危化品应急管理

宋乐伟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安全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高。江苏安全生产工作要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围绕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守住安全底线上树立更高标准,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目前,江苏安全生产工作已从“一年小灶”全面转入“三年大灶”,我们要持续推动专项整治向纵深发展,全力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为江苏“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营造良好安全环境。

认清形势任务,筑牢安全发展思想根基

面对建党百年大庆之年,必须更高站位统筹发展和安全。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们必须增强政治自觉、责任自觉,守住安全底线,尽最大可能把灾害风险化解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安全环境。把维护安全稳定作为不容有任何闪失的重大政治任务,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以尽职尽责的态度、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有力有序处置灾害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事故。

面对“小灶”转“大灶”之年,必须更高标准深化专项整治。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务必整出成效”“两个不放松”的总要求,在一年专项整治形成的督导帮助之势、齐抓共管之势、综合统筹之势、平稳向好之势的基础上,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进一步增强“隐患无处不在、成绩每天归零”的责任感和危机感,克服厌战情绪、过关思想、畏难心理,持续加力用劲,严防反弹回潮,全力巩固提升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聚焦国务院安委会指出的3个突出问题、5大行业领域24项重点工作任务以及消防、特种设备、危废处置等3个行业领域,全力抓好全省深化专项整治21项、省重点行业领域108项和设区市64项重点工作任务的推进落实。

面对“十四五”开局之年,必须更大力度补齐短板弱项。当前,我省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总体仍处于事故易发多发期,特别是事故总量仍处高位、存量风险仍然较多、增量风险日益凸显,影响安全生产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巩固安全形势、防止事故反弹任务仍艰巨繁重;全省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不完善,应急救援能力也亟待加强;基层力量与繁重的应急管理任务还不相匹配,干部队伍能力素养与新时代新要求也不相适应。我们要绷紧安全神经,深入思考研究,一着不让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深入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事业向纵深发展。

紧盯三项重点,持续推进专项整治攻坚

以全面实施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制度为重点,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为有效解决安全风险“企业很清楚、政府不知道、执法不精准”的问题,在国务院督导组的指导帮助下,2020年底,我省出台《江苏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规定》。要注重分类指导,强化执法推动,督促市、县两级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方法,采取专家服务团等形式,指导企业辨识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等级、落实管控措施;充分运用上报数据,深入排查分析全省工业企业存在的主要风险问题,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精准执法,督促企业分级分类管控风险、压降风险、化解风险。截至2021年6月15日,全省工业企业已完成风险报告18.03万家,报告较大以上风险25.6万条,其中规上工业已完成风险报告49456家,完成率97.24%。

以深入开展危化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为重点,防范化解危化品系统性安全风险。在全省化工、交通运输、教育等20个重点行业领域集中开展危化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督促指导企业开展自查自改、边查边改,实现危化品使用单位建立“一企一档”。截至2021年6月15日,全省共摸排出危化品使用单位22.74万家,涉及重大危险源单位796家、重大危险源2460个,涉及风险点31.4万个。危化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还将与危化品生产企业、危险废物、危化品道路运输等专项整治工作相结合,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强化负面清单管理,推动各地加快制定危化品“禁限控”目录,全面推进化工园(集中)区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整改提升,加快化工園区封闭化管理建设,持续压降危化品生产企业、重大危险源企业、高危工艺企业和硝化工艺企业数量。

以开展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为重点,提升全民安全文明素质。根据《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实施方案》,各设区市要在2021年全面开展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设区市、县级城市、具有城市综合功能的国家级开发区)工作,形成党委政府牵头、部门各负其责、专家支持保障、市民广泛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要学习借鉴文明城市创建成功经验,广泛开展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宣传活动,推动全民参与、共建共享,不断提升全社会安全文明水平。

统筹思考谋划,推进科技兴安人才强安

大力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加大“智慧应急”建设力度,推动实现综合应用一张图、指挥协同一体化、监测预警一张网、线上监管一盘棋。尽快建成“一图统揽”的省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实现跨业务系统的大数据分析和综合展示;建成省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形成统一的应急值守、事件接报、辅助决策、指挥调度业务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设区市开展高点监控、视频存储、视频智能识别系统建设,与省系统实时对接,县区强化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开展线上巡查、预警响应和风险研判;完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系统,实现执法人员实时定位、执法行为全程记录、执法视频实时调取、执法业务线上办理。

积极推进工业企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立足源头治理,推广运用先进安全技术装备。危化品方面,实施生产环节全流程自动化控制;煤矿方面,推行井下机器人应用和生产工作面智能化改造;冶金工贸方面,支持钢铁冶炼企业推行“一键炼钢”能量源隔离手段,引导粉尘涉爆企业引进高精密度车床替代打磨抛光工艺,推动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加快自动化改造,并强制新建项目使用倾翻式熔炼炉。

组织推进重点行业领域本质安全技术研究。整合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资源力量,建设好江苏省化工本质安全研究院和江苏省城市安全技术研究院,深入开展化工行业本质安全和城市基础设施、人员密集场所、交通等安全风险研究,从源头治理、风险防控、关键技术攻关、先进装备研发、标准规范编制、监督保障、应急救援等方面开展细分领域研究,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系统推进安全监管专业人才培养。启动实施应急管理人才三年培养计划,全覆盖、分类化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干部大培训。设置面向全省县级以上安委会主要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和应急管理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的“主体班”、面向省市县乡应急管理普通干部的“专题班”、面向新入职的危化品监管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入职班”,计划用3年时间将省市县乡四级1.5万名安全管理干部轮训一遍。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加快培养拥有专业背景、有技能、懂安全、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鼓励高校加强应急管理类专业学历教育,从2021年起招录应急管理专业本科生,支持有条件的设区市筹建以高校为主导、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参与办学的应急管理学院。

(作者系江苏省安委办主任、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厅长) 责任编辑:何乐

猜你喜欢

危化品应急管理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从一起案例谈如何认定危化品的代加工行为
淮安市构建危化品安全监管新格局
危化品运输岂能有乱象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