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1-07-13王小广
王小广
【关键词】改革思维 改革办法 新发展格局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是顺应时代潮流,尊重人民意愿,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大决策,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变化,作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2020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时强调:“当前形势下,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要善于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统筹考虑短期应对和中长期发展,既要在战略上布好局,也要在关键处落好子。”我们党一直把改革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改革精神和改革办法也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始终。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改革也被赋予不同的思想内涵,这些思想内涵已逐步凝练成一套系统的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转型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更加重视运用改革思维,多用改革办法抓发展、完善制度,发挥制度优势的长效作用,全面释放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从改革开放政策到改革思维,是我国改革发展理论的重大飞跃
我国的改革实践表明,改革开放是被长期僵化的体制倒逼出来的。改革开放是新鲜事物,在早期阶段“摸着石头过河”,既是最简便最低成本的方式,也是重要的改革经验。改革开放政策的特点是逐步放松对计划经济的约束,让市场的作用逐步扩大,最终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从而实现了改革创新的历史性飞跃。而从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到改革思维的形成,则体现了改革发展的第二次飞跃,即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着力解决深层次发展与体制问题,做好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化设计、集成性创新、整体性推进。
一方面,从改革与发展的长期关系上看,必须突出改革的优先地位,“改革先行”,以改革促发展,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这是改革思维形成的基础逻辑。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关系角度看,改革是发展的“因”,是发展的根本推进力。改革是为发展而“生”,发展需要“改革”的驱动。“九五”计划曾这样描述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只有继续深化改革,才能解决妨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发展与改革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时改革快一些,走在前面,发展的动力逐步释放,但在很多情况下,发展走在前面,而一些重要体制变成发展障碍,改革显得滞后,此时必须加快改革、深化改革,使改革的步伐赶上发展的步伐。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发展面临许多老问题、新问题,特别是有很多难以解决的老问题,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滞后、新旧动能转换面临许多困难,归根结底就是存在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推进更深层次的改革,打破固有利益藩篱,从而推动经济结构加快调整,释放新的发展动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简言之,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就是要找源头,发挥改革的关键性作用,自觉运用改革思维解决发展难题,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
另一方面,改革思维的形成是基于新发展阶段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当前,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在治国理政中的地位也逐渐凸显,这一点可以从长期规划的主线转变和经济发展重点任务顺序调整中得到证明。我国从“九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都强调发展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改革与结构调整处于并列的关系,或存在改革与结构调整“两张皮”问题。结构调整长期滞后,是造成发展方式转换滞后和经济增长质量长期偏低的重要原因,但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就结构论结构,而不从解决体制矛盾入手,结构性矛盾地解决就会“事倍功半”,久拖不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多的运用改革思维、改革办法来解决发展中难题,先后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放也是改革等理念,都是科学运用改革思维而创造的重大成果。其中有两个例子更能显现改革思维的重要性。如“十三五”规划出台,体现了我们党对改革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十三五”规划不仅要求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价值统领来谋划发展,而且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调必须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力度和体制创新,进一步释放发展动能、增强内在活力。再如,早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提出了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党的十八大以后的一段时间依然保持这种提法,“调结构”在前,“促改革”在后,自新发展理念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后,就把相关重点任务的顺序作了调整,即变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在前,“调结构”在后。这里体现的正是改革思维,深化改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举措,它们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重视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方法,就是抓住了推进发展的本质,把发展与其约束条件一起系统考虑,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改革思维、改革办法与战略思维、底线思维的结合,就是解决我国各种发展问题特别是当前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
改革思维改革办法的核心就是各级党政部门和各级领导,坚持问题导向,把从根子上解决各种发展难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方法论,改革思维指导下的改革办法,解决的是本源问题,是人们通常讲的治本之策。
首先,改革思维改革办法是解决各类重大发展问题的根本思路和方法。2020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改革思维的出发点是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各种发展问题,且主要解决的是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改革思维不同于简单的发展思维,它是从推进发展的源头上解决问题,而不是就发展论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发展问题很多,许多发展问题之所以不易解决,根子在体制机制矛盾,特别是制度不完善制约着发展潜力的释放。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解决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当前注重运用改革思维,就是要针对这些新问题新矛盾,查找体制机制源头,并找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改革办法,使全社会的发展动力更强、活力更足,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而主要抓手则是破除制约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释放全社会的巨大发展潜力。全面深化改革就是新时代改革思维改革办法的具体体现。正是因为通过不断深化改革,不断突破各种体制机制的阻碍,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社会生产力才能不断释放且长期保持经济活力,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显著提升,国家才能“由穷变富”“由富变强”。也正是因为善于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才能解决发展道路上的各种难题和挑战,并最终形成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
其次,改革思维也是创新思维,改革思维改革办法包含着敢闯敢干的精神。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改革的本质是创新,是探寻新路,而且往往面临的阻力很大,有理论或思维上的阻碍,也有实践或利益上的阻碍,需要领导者勇于创新、勇于担当、敢为天下先。创新思维告诉我们,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不论是从供给方面还是从需求方面,全面大幅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是关键,而新发展阶段要大幅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核心是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驱动型经济。就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来讲,最重要的是解决发展的前提约束问题,制定新的规则、创新体制机制,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拿出极大的勇气和魄力,披荆斩棘,通往直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改革必须有勇气和决心,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改革攻坚要有正确方法,坚持创新思维,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创新”。
再次,改革思维改革办法的本质就是通过制度创新最大化挖掘社会和人的发展潜力。即通过制度创新(包括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等)建立促进发展的长效机制。改革的目的是建立促进社会发展、激发人的潜能的高效公平制度,是“造钟”,而不是“敲钟”。在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理论落后于实践,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改革思维就是要着力解决上层建筑问题,使上层建筑及时反映经济社会实践变化的需要,同时,完善体制机制,使其发挥前瞻性的引导和支撑作用。
最后,改革思维改革办法要与目标导向、系统思维、法治思维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能。改革思维出发点是问题导向,而落脚点则是目标导向,发展的问题导向和体制创新的目标导向的结合是改革思维的突出特点。改革创新不仅要破,更要立,做到“破立结合”,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的理论归宿和最终目标。在改革思维运用中要坚持改革的系统思维,即关注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和整体性,统筹考虑改革的整体思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同时注重各项改革政策的相互促进和良性互动,最终形成改革的强大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在运用改革思维过程中,还要坚持改革的法治思维,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确保各项改革依法有序进行。坚持法治思维,就是以法治凝聚社会共识,规范各项规章制度,不仅能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形成公平公正、规范有序、和谐稳定的新发展格局。
善于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重任,用好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要遵循改革的三个原则,进而出台针对性强管用有效的改革实招。
一是加快推进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改革。资源配置效率能否提高,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能否实现自由流动。影响要素自由流动的因素主要是不同行业部门间的收益率差以及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的外部环境。因此,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关键要靠改革,改革能够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有效打破行政性垄断,完成市场化改革的“最后一公里”,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潜能充分发挥,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就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部署;而且还针对土地、劳动力、资本存在的“双轨制”问题,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迟缓问题以及健全要素价格机制和市场运行机制等方面问题提出改革思路和重要举措。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不仅能够显著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效能,而且将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打下坚实基础。此外,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明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不少体制性机制障碍,包括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观经济活力不强等问题。需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打通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内外部环境,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二是加快推进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改革。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国内面临的较大挑战是制造业出现明显的报酬递减趋势,国民经济循环面临诸多淤点堵点,创新驱动型经济尚未形成;外部挑战更加严峻,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外部冲击和风险。加快推进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改革,是化解国内外风险和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强大的创新驱动力。科技创新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当前,在制造业出现明显报酬递减趋势、新旧动能转换面临较多困难的严峻形势下,必须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调整科技产权关系、确立科研组织模式和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建立完备的科技产权制度、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产学研用协作机制、科技投融资体制,全面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另一方面,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高级形态转变。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升级就是通过制度创新,大力培育上层市场组织,而上层市场组织可以通过竞争获得垄断性技术和利润,对创新等高级的经济活动提供有效的激励和保护。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级形态,首先要加快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主要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微观领域全面深入到宏观领域,着力解决宏观层面的体制机制问题,在改革和完善财税制度、金融制度上取得重大突破,促进各类上层市场组织充分发展,发挥资本市场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创新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另外,要着力完善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主要是完善产权制度、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制度以及破产制度等。
三是加快推进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改革。首先,要加快推进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的改革,促进公平正义,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为激发群众和各方积极性提供法律和制度的保障。2015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中强调,要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对维护群众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体系,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其次,要完善改革激励机制,鼓励各方面积极参与改革。《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强调要健全改革的正向激励体系,把那些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勇于改革、善谋改革的干部用起来;建立健全改革容错纠错机制,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加强对改革典型案例的总结推广和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同时,要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重用改革实干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各行业各方面的劳动者、企业家、创新人才创造积极发挥作用的舞台和环境。最后,要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发展,为经济发展不断增添新的动力。推进“双创”的深入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拓展创新创业的覆盖广度,提升创新创业的科技内涵,增强创新创业的发展实效。同时要通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完善人才流动激励机制和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为“双创”提供配套措施和体制机制保障,以此激发“双创”的热情,提高各方积极性。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研究员、博导;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晏玮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②《習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
责编/谢帅 美编/王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