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生命力之源探析
2021-07-13陈柏灵
陈柏灵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生命力 理想信念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满怀豪情地向世人宣告:“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是对过去艰苦奋斗岁月的经验总结,也是对未来伟大征程的铿锵誓言。
中国共产党人为何既善于“破旧”又善于“立新”,其中有什么奥妙?有哪些值得人们深思探索的内在机理?仔细思量,我们自豪地认定,作为在中国古老大地上进行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历史主体,中国共产党必然内生着自己的特质和基因密码,且与世界上任何政治势力、集团、党派有着根本区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这里提到的“基因测序”,无疑也同样适合于对党成长壮大内在基因禀赋的探究。因此,在建党10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笔者拟从政治学思维以及认知科学、行为科学诸多层面,对这一重要论题进行初步探索。
信念·精神·意志
放眼大千世界,任何一个政党、集团、派别都有其成立的初衷,有其特有的政治信仰和追求目标。不同的信念、目标一旦确定,就会成为其行为的标杆和要约,指明其将去往何方、目标何在、前路何行。
有比较才有鉴别。资本主义政党、团体打着的旗号光鲜亮丽,自由、民主、人权的口号叫得震天响,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中心和实质只有一个:资本及其利润增值。为了满足和寻求资本利益集团和少数人利益的最大化,他们甚至会不顾一切。可以说,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党派之间的分歧实际就是不同垄断资本集团之间的利益分歧。马克思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利润达到10%的时候,他们将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他们将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的时候,他们敢于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当利润达到300%的时候,他们敢于冒绞刑的危险。”
中国共产党又是一种什么状态呢?秉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共产主义理念,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公开向世人宣告,要坚决推进整个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中国共产党纲领》明确宣示,“我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以社会革命为自己政策的主要目的”。毫无疑问,党的信念、信仰是否确立,极其重要,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坚定正确的信念信仰决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走向,是中国共产党人行动的總方向、总标杆,是党的最深层特质和基因内核所在。无庸讳言,我们党在奋斗进程中也经历过稚嫩不成熟的阶段和过程,但在方向和目标问题上始终都遵循着马克思主义指明的方向,坚定执着,矢志不移。
还应着重强调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的迷误和曲折,更是从另一个角度指明了坚定正确的信念信仰的重要性。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布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曾出现过社会民主党、工人党、民族党等政党,出现过空想共产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等政治主张,但它们从根本上是非科学的、错误的,因而被历史洪流一一淘汰。
精神、意志是伴随信念信仰而生而长的基础要素。“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依据于信念信仰这个动力基因,中国共产党在行动中内生转化出一股浩然正气和精神意志,在挑战强暴、攻坚克难的实践中铸就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请聆听吧,那些穿越不同年代充满了革命精神、坚强意志的呐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请体会吧,那些在不同场景、不同时间、不同氛围下萌生和显露的,对奋斗、不屈、大爱、牺牲的完美写照: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我们要清楚牢记,这些精神决不是偶然形成和出现的,其都是因党因民而生、为党为民而存的,其内核都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胸怀·情怀·心怀
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与新时代的风雨洗礼,步履更加坚定、队伍更趋坚强,展现了宽阔而炽热的胸怀、情怀和心怀。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民族战争的倥偬岁月,还是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激扬年代,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谁评判、谁鉴别、谁受益?这些诘问都会被经常严肃地提起,成为我们党的一种习惯、一种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正是共产党人胸怀、情怀的内核所在,是我们党对无产阶级价值观的认同、贯彻和遵循,是我们党拥有惊天伟力的基因密码。
无产阶级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是“人民”,其内容都是围绕人民而展开的。从无产阶级价值观层面考察,中国共产党人的胸怀、情怀与人民具有共生关系:
一切来自人民。中国共产党及其广大党员,不是天外来客,而是人民群众的一份子,生存靠人民、滋养靠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党的成员在人民群众中不允许也不应有任何特殊的地方。
人民是天、是地。中国共产党认定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力量。任何历史活动都是群众的事业,人民是历史走向的最终决定者。中国共产党人以珍惜、守护人民的利益为荣,以损害、破坏人民的创造成果为耻。
人民是服务对象,也是呵护对象。“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党和人民,鱼水相依,血肉相连,为了捍卫人民群众的利益,共产党人愿意贡献一切,甚至宝贵生命。
人民是标尺。人民群众是最有资格、最有权威的评判者、鉴定者。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是判断所有实践活动和政策举措的最高、最后标准。
十分清楚,秉持无产阶级价值观,中国共产党生成和拥有博大宽厚的为民亲民胸怀、情怀,是顺理成章的。
定力·智力·修复力
百年征程,我们党恰似满载战斗员的航轮,行驶在巨岩暗礁频现的风险多变的浩瀚大海上,除了共产主义信仰如同灯塔那般照亮和指明前方之外,如何熟悉海况前进,采用何种谋略和方式前行等,都需要明确的回答和解决。这就需要拥有强大内在素质支撑,需要设定好航标、谋划好布局,牢牢把稳舵轮。
定力,指的是战略定力、政治定力,是党的航船能够战胜惊涛骇浪一往无前的压舱石。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政治要素,在自身建设和一切领域实践中强调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认为政治是一切行为的统领、规约,是管根本的;如果不从政治上认识和处理问题,就抓不住主要矛盾和问题的核心所在,就会陷入本末倒置、无所适从的被动状态。旗帜鲜明讲政治,最重要的是坚定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明确了、坚定了,就能明辨是非,保持旺盛革命斗志,战胜一切风险;政治方向偏离了,就会犯颠覆性错误,彻底沦陷塌方。
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长期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正是因为把坚定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谋划与举措都时刻与正确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规矩保持高度一致。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也一再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
智力,指的是党的智慧产生、开发、集聚及运用、发散、升华的巨大能力。如同人的大脑主管思维、行为一样,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和团队,也有自身智慧之力发生和实施的内生转化机理。笔者认为,智力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智力生成、汇合、储备的学习力。中国共产党在艰难困苦、强敌环伺的恶劣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很多,必须要武装自己、聪明自己、强大自己,熟悉并掌握有利于自身的知识和事物。为此,从建党开始,我们党就特别重视学习这个因子,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谆谆告诫全党要努力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责任摆在重要位置。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同志提醒全党,“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号召全党,“在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面前,我们党总是要学,我们共产党人总是要学,我们中国人民总是要学。谁也不能安于落后,落后就不能生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殷切期望:“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
那么,提高学习力的关键所在是什么?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要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論,通过掌握这个伟大的认识工具,更好地认识和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毛泽东同志曾说:“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比资产阶级高明,他们懂得事物的生存和发展的规律,他们懂得辩证法,他们看得远些。”“懂得”便是来源于学习。其次,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丰厚历史知识。要汲取正反两方面的宝贵经验,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最后,要学习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经济知识、中外成功的管理知识,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历史充分表明,正是基于学习能力的强劲、智慧内存的丰厚,我们党才能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科学应对。
第二个层面是智慧外化、实施、发挥的创新力。为什么要重视和强调创新?从根本上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要完成伟大历史使命、战胜一切强敌和困难的必答题。在漫长而曲折的征途中,外部环境复杂,未知东西太多,且前行路上没有模式、经验可资借鉴,只能靠自身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寻找新路。只有弃旧图新,在斗争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克敌致胜、突破重围,确保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发挥和弘扬创新力,在革命战争时期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加需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均前所未有,这对我们党应对风险和挑战、践行初心和使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此,党中央高扬创新旗帜,号召发扬创新精神,奋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等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在思维理念上给予创新力以明确、高度的定位。认定“创新”在新发展理念中位列首位,且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宣告只要中国人民始终发扬伟大的创造精神,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修复力,指的是自我修復、自我觉醒、自我救赎的能力,是极具特色和极其宝贵的内生伟力。就像蔚蓝的大海不断荡涤污浊那样,修复力激发之后,我们党也能够变得更加坚实、坚定、坚强,进而充分发挥奋发有为、克敌制胜的伟大力量。笔者认为,修复力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思维认知层面,即主体对自身问题的正视以及刀刃向内的自觉。这里指的主要是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世界,正确认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要正确认识世界并不容易,正确认识自己更不容易。在实践中,失察、失误、失败都不可避免,这是任何个人或集体都会发生的事情。出现了失误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正确对待。极其可贵的是,我们党一路走来,总是能够直面困难、正确看待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们党不回避实践中的偏差或错误,不讳言仍存在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多重危险,警示全党要正视不足、修身律己,认真总结回顾,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自知、自明、自警、自励。
第二个层面是行为层面,即从纪律、规矩、制度、体制等方面严格要求,确保主体行为依规和自觉。通过定规范、立举措,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心中有敬畏,手中有戒尺,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分清什么是正道、什么是邪道,什么是高压线、什么是安全线;对于危害党和人民群众的顽症沉疴,敢于动刀施药、刮骨疗毒,做到从严治党、敢管敢严、真管真严。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党修复力的实施和推进在各个历史时期是有不同变化的,其经历了一个认识逐步深化、举措日趋完善的过程。当前,时代、任务、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不变的是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坚持严格要求自身的内在基因。可以预期,只要继续激发自身的修复力,我们党在今后的奋斗中必将永远保持生机勃发的状态!
志在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未来,我们党必将继续开拓前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谱写更多彪炳史册的璀璨华章!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退休教授,原辩证唯物主义教研室主任)
【参考文献】
①王炳林:《中国共产党:依靠学习走到今天走向未来》,《光明日报》,2016年6月26日。
②《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求是网,2020年1月15日。
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④《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人民日报》,2021年6月8日。
⑤《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新华网,2021年6月6日。
责编/孙渴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