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点”,串起“重点面”
2021-07-13郑帅
郑帅
摘 要:科技图书一般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不仅需要图书编辑具有编校相关知识,更要有专业的学科背景。在图书编校质量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之下,如何提高编辑的审读质量是目前的关注重点之一。科技图书的目录凝聚了全书的内容和观点,是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应是审读的关键环节之一。审读目录可以作为编辑审读工作的有效抓手,有助于编辑把握图书的写作方向和主要内容,提高审读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地践行编辑出版的初心,为知识的传播贡献力量。
关键词:科技图书 目录审读 图书质量
科技图书的审读难度包括专业性强、句式复杂、常常缺少统一的标准等,因此要求编辑在掌握编校相关规范的基础上,有专业学科背景、充足的敏感性,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科技图书常见的编校问题大致分为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内容上主要有名词术语规范统一问题、书稿逻辑结构不平衡、文不对题、语言欠规范等,形式上的问题主要有图、表、公式的规范,法定计量单位规范使用等。解決这些编校问题,需要找准突破口,以目录为切入点,可以发挥其带动作用,有助于提升科技图书的编校质量。
一、抓目录,打基础,夯实精品图书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 “头雁效应”: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工作才能取得扎实成效。这一工作思路对于指导科技图书的审读有重要意义,目录便是科技图书的“关键少数”之一,科技语体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书名、篇章名、节名、节内的各级标题逐层递进,逐级呈现图书内容。从这个角度看,目录就像是科技图书的“骨骼”,反映了书稿的全貌、体现了书稿的特点,甚至可以直接展示书稿的先天缺陷。因此,目录的审读工作,值得在书稿立项、审读等各个环节引起重视。编写会前审读目录,可以避免图书的先天缺陷;定稿会上审读目录,可以落实编写思想、优化内容;编辑加工时审读目录,可以整体把握书稿,为精修定下基调。抓住目录这一“关键少数”,逐级雕琢,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审读效率,切实提高书稿质量,从编校环节夯实学术精品的根基。
二、以目录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图书质量
目录是图书内容的高度概括,具有逐层递进的特点,以目录作为科技图书审读的切入点,可以较准确地判断图书是否符合策划的目的、结构是否合理,高效优化内容等。
1.通过审读目录判断是否符合图书策划的目的
目录一般包括图书的各级标题名称,精准地体现了图书的内容,反映了图书的特色。不同类型的图书,如大部头学术专著、指南、实践、教材等,撰写角度各不相同,一份有特色的目录,可以在编写之初为作者指明编写的方向,在成书之后,帮助作者和编辑从全书的角度进行统筹修改。
以医学图书为例,同样一种疾病,在教材中的目录主要为其定义、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等基本内容;在学术专著中更应该体现内容的全面、专业,目录应尽可能体现对临床表现的分析、诊断方法的选择等;指南、共识类图书的目录,应突出指南的重点。不同题材的书稿,撰写的重点不同,审读目录可一目了然,直接判断书稿是否符合策划的目的,决定是否可进入出版的下一环节。
2.通过审读目录核查章节编排逻辑是否合理
目录集中汇集了书稿的各级标题,是梳理全书逻辑的有力工具。科技图书的逻辑一般分为总分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按照事物或推理的过程介绍等几种,提取目录后,各级标题是否符合逻辑关系一目了然。及时纠正逻辑上的错误,自然就提高了书稿的内容质量。
(1)错用并列关系
不同层级的标题表示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但由于标题层级的错用或编者对内容的疏忽,常常出现标题同级而内容不同级的问题,也就是错用并列关系。
如某书稿中“耳的解剖与功能”一节,介绍了外耳、中耳、内耳、内耳的感受器官与内耳的血管及神经五个方面的内容(见图1),显然内耳的感受器官与血管及神经两方面的内容与“内耳”属于从属关系,而非并列,应该修改相应的标题级别,理顺内容上的逻辑关系。
图1 错用并列关系
尽管不同题材、不同内容的图书侧重点不同,但是科技图书介绍内容一般遵循事物的发生发展顺序,也就是认知顺序,此顺序也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脱离认知顺序随意撰写,会破坏图书内容的完整性以及读者的认知过程。
如某书稿共8章,撇开章标题中存在的“篇”用词不妥不说,技术、病理、诊断、分期、疗效评估、穿刺、治疗等内容随意罗列,无内在关系,书稿读起来如一盘散沙,前后缺乏连贯性,经与作者沟通,书稿按照基础知识、成像技术、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估的顺序进行调整,更符合临床医学专业读者的认知顺序,体现了内容的完整性。
(2)同语重复
科技图书常采用总分的介绍方式,有助于读者及时把握图书的内容,但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在不同层级的目录标题中会反复出现表示总体介绍的词汇,如“概述”“总论”“绪论”“概论”等,也就是同语重复,造成语言赘余,表意混乱。在编辑加工中应通过变换用词、调整标题级别等方式避免此类问题,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如某书稿中第一节已经使用了“概述”作为标题,在具体细胞周期中又介绍了细胞周期的概述,阅读文字可发现“细胞周期的概述”内容其实是“细胞周期的定义”,应修改标题,以明确内容。
3.通过审读目录优化内容质量
科技类图书大多具有高、精、尖的特点,即使是具有专业学科背景的编辑,逐字逐句审读、精准把握内容也十分费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浏览目录,可以在审稿中“跳出”具体内容,发现章节间的重复、内容不平衡等问题,通过删繁就简、查漏补缺等措施优化内容。
如某书稿的目录,第四篇第一章和第七篇第一章都包括“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见图2),在篇幅处理上都是作为一节的内容单独论述。通过阅读内容,编辑发现虽然不同作者撰写的语言略有不同,但内容上重复之处较多。在定稿会上提出此问题后,引起了编委的重视。经过讨论,不仅决定了多发性骨髓瘤应在第四篇论述,还发现了骨髓瘤肾病与多发性骨髓瘤肾病也应进行合并、内容优化,并统一骨髓瘤肾病和骨髓瘤肾损害的表述,进一步提高了书稿的质量,为精品学术专著的出版奠定了基础。
图2 内容重复
再如某书稿介绍“ICD在预防心脏性猝死中的应用”一节中,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了心脏猝死的相关内容,弱化了ICD在心脏性猝死预防中的作用,有“喧宾夺主”之嫌,文题不符,应根据主要论述内容进行调整。
由于科技类图书的结构经常是并列结构,不同主题展开论述的角度相同,也就是说同级标题内容和名称应尽量一致,通过目录审读,可以发现“原理、方法、结果”等类似的组成成分是否完整,如有缺漏及时提醒作者补充,确保书稿在逻辑上和内容上的完整性。如以病例为展开单元的图书,个别病例在撰写时缺少治疗法案和研究展望,病例介绍展开的顺序也不一致,应请作者进行补充和调整,以确保全书体例和内容尽量一致。
4.通過审读目录规范科技名词
由于专业性强、缺乏相应的统一标准,科技名词的统一,是科技图书编辑加工的痛点之一。科技图书目录中的各级标题,都是对其内容的高度概括。目录中出现的科技名词,大部分都是相应文字论述的“中心思想”,把握这些“中心思想”,不仅有助于打磨结构、完善内容,对于统一学术名词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某图书目录为例,在目录中“肾损害”和“肾损伤”反复出现,而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官方网站“术语在线”中查询可发现,泌尿外科学、老年医学、器官移植学等不同的学科分别发布了“肾损害”和“肾损伤”的规范名词,在两个名词均为规范用词、肾内科学又没有颁布规范名词的情况下,编辑在进行名词统一时最好征求学科专家的意见,做到本书统一。
再如在精神医学类的书稿中,目录中睡眠“障碍”和睡眠“异常”交替出现,查阅正文发现二者对应的英文均为“disorder”,而该词在精神医学发布的名词中对应的中文是“障碍”,因此可对名词进行统一。进一步对书稿中英文单词“disorder”进行检索,可发现其存在单复数混用的情况,而且对应的中文翻译有“障碍”“异常”“疾病”等多种形式,可进一步统一相应的名词。
同样在某精神医学书稿中,双相情感障碍和双相障碍在目录中均出现,经过查询并咨询专家,最新的诊断标准规范了该名词,统一使用“双相障碍”这一诊断术语,“顺藤摸瓜”,可发现该书稿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内容较为陈旧,应进行更新。
对目录中高频词的追根溯源,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查证名词,不仅有助于规范名词,在查证的过程中还可以规范书稿中相应的表述、考证内容是否更新、翻译是否规范等,可谓一举多得。
三、审读目录的思考
目录审读需要秉承编辑的工匠精神,虽然目录通常篇幅较小,但是高度凝练了图书内容和观点,一词一句都值得编辑高度重视,以工匠精神反复雕琢打磨,以此带动全书内容质量的提升。
在审读目录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结构、内容、名词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单独来看都是很容易发现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分散存在,想要“一网打尽”往往很难。目录,提供了一个可以系统发现问题、集中分析问题的工具,依次审读目录中的观点、逻辑、内容、名词细节等问题,对于提升科技图书稿件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并不能以审读目录代替全书内容的审读,“骨骼”虽美,也需要内容的填充才能更好地诠释书稿的内容。
提高图书的编校质量是图书编辑的永恒课题,从来没有捷径可走,需要各个环节稳扎稳打,而目录,可以说是串联各个环节的关键之一,抓住这个关键点,除了可以提高图书的质量,也可以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在制订审稿要点和计划方面,通过目录审读可以提出各部分有针对性的审读重点。如涉及回顾历史方面的书稿,要注明需要核对提及的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政治观点等;流行病学方面的内容要注意核对数据是否为最新数据、出处是否权威,审核涉及政治立场的表述等;涉及疾病、概念等要注意句子主谓结构是否正确、尽量和权威出处核对定义等;以病例剖析为主要内容的书稿要注意病例内容前后一致、诊断的连续性、用药是否注明了用法用量等等。这些详细的审稿要求,只有在对书稿内容十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提出,而目录正是掌握书稿内容十分关键的环节之一。
科技图书是国家科技成果的重要呈现方式之一,因此在审读过程中,编辑对待每一个证据、每一组数据、每一个观点都应小心谨慎,重视目录的审读,有助于提高科技图书编辑的审读效率和质量,在规范出版的前提下,传播科技知识,为实现科技强国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立翔.工匠精神是编辑的核心职业要求[J].中国编辑,2017(5).
[2]李梅.科技图书审读:审什么?怎么审?[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07-13.
(作者单位系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