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莫兰迪的艺术特色及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2021-07-13罗景美周越

设计 2021年12期
关键词:莫兰迪室内空间色彩

罗景美 周越

摘要:以近年来受到设计界、时尚杂志和文艺青年追捧的莫兰迪艺术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及对空间品质内涵的提升和精神意义。综合文献阅读、网络搜索、美术馆考察等方法分析莫兰迪作品的形成过程和艺术特色,并运用色彩元素、构成形式提取和分解、重构等手段将莫兰迪艺术理念在室内设计中予以体现。一方面可为后续的相关设计研究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为丰富现代室内设计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莫兰迪色彩形式艺术特色室内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21) 06-0152-04

引言

20世纪的意大利艺术界,群星闪耀,而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古城,小隐隐于野地生活着一位杰出的画家一乔治·莫兰迪,他远离主流目光,随性质朴地生活在自己的诗意世界。欣赏他的绘画作品,首先便被他独特高级的色调所吸引。在他的画中,色调平和沉稳、素淡雅致,每一个色块之间好似蒙上了一层灰色的纱但又极具层次感,加上他奇特的画面形式给人一种柔和寂静之美,被誉为“20世纪最会用色的绘画大师”和“最具东方精神的西方画家”。如今,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产品设计和服装设计等领域中经常以这位大师的色彩艺术和形式为灵感创作源泉。

一、莫兰迪艺术的形成过程

(一)莫兰迪的生活背景

莫兰迪1890年出生于意大利博洛尼亚,它位于米兰和佛罗伦萨之间,是一座美丽的古城。在其少年时期就对艺术充满了激情,17岁说服父亲放弃了从商的计划,进入博洛尼亚美术学院学习绘画,从而接受正统学院的艺术教育。但两年后父母不幸离世,深深地打击了他的内心,作为家中的长子,他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与此同时他也更加努力,提前修完了专业课程,毕业之后在当地小学教授版画和素描课程,在这一时期,他继续专注绘画创作及研究,开始画他的瓶瓶罐罐。于是,由于出色的绘画水平,1930年被博洛尼亚美术学院聘任,直到1956年在该院教授版画。相比于同时代的艺术家莫兰迪一生几乎没有离开过家乡,他的生活简单而有秩序,每天往返于画室与美术学院,只做两件事,教书和画瓶瓶罐罐,可以被称为“钢铁宅男”。而且由于他对艺术创作的执着与激情,他一生没有结婚生子还被冠以“僧侣画家”的外号。

(二)莫兰迪绘画艺术的四个时期

根据画家的生活经历和艺术历程,将其绘画按时序和风格变化分为四个时期。

1.绘画风格尝试期(1907-1920年)。莫兰迪在这个时期吸收尝试了现代主义的多种绘画风格,不仅尝试了立体主义画风,作品造型、笔触、色彩、构图,都接近乔治·勃拉克的立体派画风。并受形而上影响创作了一些对他后期创作有影响的作品,比较基里科的著名画作《一条街的神秘与忧郁》和莫兰迪的作品《静物》(如图1),可以看到在色彩、构图和笔触的处理上都有相似之处,均匀的平涂手法、光亮的物体表现、斜射的长长的光与影,但是莫兰迪的作品中又去除了形而上画派赋予的超现实空间的荒诞与怪异,更多呈现的是现实世界中特有的寧静、简朴和永恒感。形而上注重的是通过他们的表达形式来触动人们对世界意义的思考,莫兰迪则是通过对静物的描绘,启示人们对事物存在的本质认识,并初步明确了自己“平凡事物的形而上”的艺术理念。因此,从他早期的绘画作品可以看到自我试验和领悟的一些绘画形式,颜色整体较为凝重。

2.绘画风格形成期(1920-1944年)。经过早年的尝试期,莫兰迪在1920年进入了他的风格形成期,尽管这个时期他的艺术探索之路曾被艺术界所冷落、饱受艰辛,但他追求自己独特绘画风格的意识开始逐渐明朗,作品日益脱离了形而上时比较多见的模型、模特和几何体等物象,开始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瓶瓶罐罐,试图将形而上画派的思考同自己的审美喜好融合,找寻真实现象的具体依托,莫兰迪真正开始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就得益于此转变。同时,舍弃了形而上画派的主观想象和画面的怪异气氛,将灵动的绘画笔触和精神表达的需求联系起来,经过反复探索,从40年代开始,将客观真实空间、物象丰富层次、个性特征同简洁单纯的空间、物象概括单纯的几何形体统一起来,色彩也更多吸取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湿壁画特色,画面清透明朗起来,还有宁静、超脱和朴素的精神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绘画风格(如图2)。

3.绘画风格成熟期(1944-1956年)。莫兰迪自1943年一度遭捕后,更加心境淡然、沉静于创作,达到了他绘画事业中一个充满自信的阶段。这时期的作品通过简化空间使画面获得了统一、沉静,画中描绘的瓶瓶罐罐和静物前后空间融为一体,趋向平面化的静物主体内部和桌面、背景的外部空间相互渗透融合,并且每个物象更加个性灵动,画面开始真正呼吸了(如图3)。然后在这个时期他还在极具权威的艺术展上获得了一等奖,其艺术价值也因此受到了认可,同时也象征着他作品开始走向创作的高峰和成熟。

4.绘画风格高峰期(1956-1964年)。到了五六十年代,也就是莫兰迪的晚年,他的艺术上升到一个高峰期。而且自从获得绘画奖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等都蜂拥而至邀请他参加艺术展览活动,他可以不用再为家庭经济担心,开始离开都市,常年居住在寂静的博洛尼亚郊区,更加全身心专注于艺术创作。此时他的绘画创作也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画面中的物象在保留着微妙的具象性的同时更趋于抽象性,物体轮廓和空间分割的笔触更为随意模糊,前后左右空间更加渗透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灰色的运用也到了极致,作品整体愈加自信、鲜活有灵气,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许多作品成为经典之作(如图4)。

二、莫兰迪的艺术特色——安谧淡逸的氛围

(_一)莫兰迪艺术个性温暖的色彩搭配

色彩可以传递给人们最直观的视觉感受,从莫兰迪的作品可以欣赏到极具微妙丰富、朴素含蓄的色彩表达,他常常在作品中弱化了固有色和环境色的关系,并且所使用的颜色几乎没有鲜艳的,都是由各种低饱和度且雅致的的灰色调组合而成,在灰调中稍微偏一点色相,画面中常常以灰色、米色、灰蓝色、土黄色、暖咖色为主,并融入大量的白色和浅灰色,而且这种几近中性色的颜色随着看似不经意摆放的各种方向的笔触,使得莫兰迪的作品画面色调非常寂静柔和。即使在同一幅作品中,背景的色彩和桌面上的瓶子等主体物的色彩也是极其相近的,但各个物体色彩层次间又表现的极为丰富,每一块颜色都恰到好处,每笔线条都温和自然,放在一起浑然天成。尽管他在一些作品的画面中间涂抹一笔亮色,也始终仿佛蒙着一层灰,始终追求着独特的和谐与微妙,并且使他的画面格外具有趣味性。莫兰迪画面里每个器物的色彩似乎都被赋予了个性,且相处的融洽和谐,看到他的色彩就可以让人联想到诗和远方。如图5,画面整体配色为温和的暖色调,给人非常舒适和谐的感受。为了更好地搭配画面中瓶罐的颜色,莫兰迪将桌面和背景也涂抹为了相近的红灰色,尽管大部分偏一种灰色调但却没有给人一丝丝单调或暗淡的感觉,中间精心设计一笔稍显明亮的淡蓝灰,就如冬天午后的阳光般温暖。在色彩对比上处理得也十分细致,尽管是对比,但他依然选择了有着相似色彩元素的色调,使得画面不漂不燥。另外,如果观察莫兰迪的作品会发现有很多的画面中都会有白色的瓶子(如图6),那经过研究对比,可以发现这种各式各样的白颜色瓶子给莫兰迪的画面起着提亮、增加韵律感和跳跃性的作用,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画面中大面积使用灰色调却不会暗淡无光、死气沉沉。

(二)莫兰迪艺术随意巧妙的构成形式

莫兰迪的静物作品有高一些的、矮一些的、亮一些的、暗一些的,这些作品的构图方式看起来漫不经心但所有元素都是莫兰迪多次精心部署的成果,他对于细节的用心可以说是达到了苛刻的程度,只是每个瓶子所在位置的微小移动,就好似决赛时围棋选手挪动自己的黑白棋般至关重要。他的作品构图简洁而不古板老套,脉络清晰而巧妙充满韵味。在他的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几个物体置于一个空间内,莫兰迪根据这些物体自身的形态特点和光线照射方式加以部署使得这些生硬的物体变得有趣起来.莫兰迪的大部分作品呈现的观察角度都是平视,仅有几件早期作品带有一点俯视意味,如图7,这幅画有了个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瓶瓶罐罐,仔细观察每个物体的视点是不太相同的,中间两个矮瓶是偏俯视的,左右几个瓶罐是平视的,桌面和背景仅用一条简洁的没讲透视的弧线分开,就像是和物体黏在了一起,这种处理方式看起来极其自然,毫无矫揉造作。其次莫兰迪作品构图的静谧感体现在水平构图、视觉中心比较突出,主体物与背景之间的大疏大密关系。如图8,背景和桌面的交界线呈水平方向延伸到画面两端,主体与背景关系明朗,八个高低不一的主体瓶子前后有序地聚集在一起画面中间,形成一个长方形的密集区B,无论长方形内部密集区域怎么排列组合,都给人一种稳定的感觉。而且在前排特别的穿插了一个矮红色的罐子和后面高灰红色罐子在颜色和高矮、方圆相呼应。因此,这种看似随意实则巧妙的构图所营造的物体空间具有一种别样的宁静和单纯的平面感。

(三)莫兰迪艺术与传统文人画精神的契合

有人说莫兰迪的作品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意境,甚至20世纪具象绘画大师巴尔蒂斯曾这样评价莫兰迪,“他无疑是最接近中国绘画的欧洲画家了,他把笔墨俭省到极点!他的绘画别有境界,在观念上同中国艺术一致”。那我认为,或许是因为他的一些品格和中国传统文人不谋而合。具体表现在莫兰迪与中国传统文人追求淡泊名利、自然简朴的生活一致;其次是中国传统文人画重写意淡泊意境的精神取向与莫兰迪的静观境界相通;然后是莫兰迪作品中对空间和物象的简约、大量空白的运用、前后空间的渗透和物象内外空间的相互开放、平面性与深度空间的结合、绘画秩序美感的运用等,都与中国传统文人画(如图9)有共同意趣和意匠特色。总的说来,无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否对莫兰迪产生过直接影响,他画面中传达的超然物外、意趣雅致的境界符合了中国人的审美追求,以至于在他的画中展现了东方精神。

三、“莫兰迪”藝术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在室内空间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色彩、风格、软装搭配营造出整个空间的气氛。如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室内空间设计不再单纯满足于解决住和用的问题,而是更加注重居住者对理想生活的精神向往和艺术审美品味,并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也促使人们尤为需要轻松、舒适和寂静的空间氛围。莫兰迪色系淡雅而高冷、又温暖人心的颜色,让人看了一眼就觉得非常和谐、舒适,还不乏现代设计美感,成为近些年人们审美范围内最受认可和喜爱的一种色系,他的作品风格给予了很多设计师艺术家以灵感,被广泛运用在室内空间,可能也是因为他的艺术表达乃至人生状态,符合了我们这个时代追求的“高级感”。

(一)“莫兰迪”艺术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氛围营造

1.总体色彩基调的确立及空间各物件之间的关系

色彩是室内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不同的色彩运用在视觉上可以传递出不同的空间气质和独特的情感诉求,给予人不同的审美感受,一定程度上成为判断空间是否影响使用者心理舒适感的因素之一。莫兰迪色系将整体饱和度和明暗对比度都弱化了,形成了一种舒适含蓄的灰色调,而将这种佛系质朴中蕴含着精致的色彩表达方式运用到室内空间,更具有柔和、素净的朦胧美,从而营造出淡然安宁的空间氛围感染人们,自浮躁的社会中安静下来,融入空间的温暖(如图10)。那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合理的运用莫兰迪色,首先需要选择一个总体的色彩基调,因为不同的颜色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感,如黑色端庄沉重,蓝色宁静明朗,白色单纯素雅,并且不同比例的调和可以烘托不一样的空间效果,因此还要协调好三维空间中墙面及家具、灯具、布艺等各个软装陈设品之间的色彩关系、位置比例关系,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色彩在室内空间中的效用,可以将莫兰迪绘画作品中色彩明暗、色彩层次的搭配及画中平衡美的构图形式运用到立体空间里。一方面,莫兰迪色天然高级灰的独特性、很高的安全性可以使其大面积地运用在室内空间中,比如将某个空间的整面墙体或者一幅窗帘、一块地毯涂抹成莫兰迪色,不仅不会让人感到压抑和甜腻还会增添空间艺术趣味性,烘托安谧淡逸的意境;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点缀小范围的运用在装饰品、布艺或灯具等软装物品上,使色彩在室内空间之中互相呼应、形成联系,从而产生舒适和谐的视觉效果。

例如位于广州东山口的SET HOUSE展厅(如图11)就在空间里大面积使用了低饱和度的莫兰迪色,墙面、地板、门和柜体都以高级的大地色为主基调,并且它们之间又具有微妙的变化,无论是休闲椅、茶几、餐桌和餐椅,还是灯具等选用的都是黑白色调、造型简约独特的,没有纷繁复杂的装饰,搭配上裸露的金属线管,空间氛围烘托的很是沉稳和安静,但同时也不会给人压抑感,主视线中亮眼的橘色系现代风格沙发的摆放,就仿佛莫兰迪画中常常出现在各个大小不一的瓶瓶罐罐中间的那一抹橘色,使得空间“活”了起来,并更具生动性。而且桌上的花瓶是几何形的做旧质感的,与莫兰迪在形体上追求几何形的随性情绪所相符,颜色正好与墙面的莫兰迪色调相呼应,整体气质也符合服装买手店和软装工作室的多元化的美学空间类型。还有如图12是由Lucas V Hernandez-Gil工作室设计的位于塞维利亚市中心的餐厅和鸡尾酒吧,设计者把空间的主要界面如墙面、吊顶和地面都设计为了莫兰迪善于运用的比较亮的银灰色,模糊了空间环境的界限,而家具强烈的颜色就如莫兰迪作品中的彩色瓶瓶罐罐一样,从大面积的朦胧的灰空间氛围中—下子跳脱出来。

2.巧妙借鉴莫兰迪式的对比留白手法和构成形式

其次是在设计中应该注重对比色的巧妙运用,借鉴莫兰迪作品中常常运用的低饱和度但如蓝色和橘色的高对比的手法,并在空间中找寻好两者之间的平衡,使雅致的灰色调室内空间充满生机和奇特效果。而且现代室内设计还可以从莫蘭迪画面中的白色瓶子吸取灵感,白瓶子在画面中的作用就如传统中国画中的留白似的,在设计中不过分堆砌、适当留白,大面积的灰色背景与一抹高明度的对比可以使空间更加清亮通透、具有韵律感。室内设计中构成形式的和谐美是设计的另一关键要素,是以在设计中应重视调和好空间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层次关系,莫兰迪绘画中随意巧妙的构成形式美就给予了很好的参考,可以将莫兰迪画中突出稳定的视觉中心、高矮大小、大疏大密的主体与背景关系等特点应用到空间家具、墙面、布艺和陈设品的设计搭配中,在设计时可以通过色相对比、冷暖对比和明暗划分等手法确定空间视觉核心,注意每个软装元素的造型、体积、摆放位置、颜色的倾向性和物与物之间的交叉关联性,塑造主次分明、虚实关系张弛有度的空间视觉氛围。

例如这套由工作室Elemental Design改造设计的位于越南的小公寓(如图13),设计师非常巧妙地运用不同的莫兰迪配色进行功能空间分割,本案客厅餐厅厨房是一个全开放的空间类型,客厅的电视背景墙面涂刷了砂粉色,厨房的橱柜是雾霾蓝色,二者中间又以高级的大地色系的餐厅设计为过渡,这种莫兰迪式的对比处理手法增加了空间层次感的同时又极具和谐感,而且一冷一暖的墙面设计正好区分了空间的视觉中心点,形成了室内端景,此外由于墙面是大面积的高级灰,吊顶、门和沙发就如莫兰迪画中白瓶子似的留白手法设计为了白色,地面是水磨石材质,起到了放大空间的效果并使得整个生活空间更加简约明朗,更加有呼吸感。而且在细节处理上也是颇费心思,墙面的挂件、电视柜上的花瓶都与橱柜的颜色一一呼应,沙发背景墙、靠枕和茶几虽是不同明度但是是同色系下的递进关系,尤其是一白一橘两个茶几作为点晴之笔让这个空间更加亮眼、简洁轻柔、充满生机。而且这种冷暖对比加留白的设计手法运用在卫生间的设计中也很是出彩,如图14墙面是大面积的白色和砂粉色拼接的瓷砖,马桶、洗手盆、门和吊顶都是干净的白色,地面是白色大理石瓷砖,浴室柜则选用了与之相反的雾霾蓝成为了空间画龙点晴之存在,丰富了空间的节奏感。

(二)“莫兰迪”艺术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精神力量

莫兰迪的艺术是内敛的、纯净的,除了在视觉上给人以安静和谐的享受外,内在的可以使人体会到柔和舒适的精神慰藉。莫兰迪描绘的都是一些细小的事物,反映的却是背后的大格局,流露的是他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室内空间设计中,不管是立面造型色彩还是家具、灯具、装饰画、布艺等软装元素的选择搭配,都可以体现使用者的品味和修养。根据莫兰迪的生活经历和艺术发展过程可以感受到莫兰迪是温柔的独特的,他本身低纯度低明度的灰色调和冷暖明暗含蓄变化的作品同样也在传递着一股使人可以安静的气息,那么在空间环境设计中运用莫兰迪艺术表达方式,很大程度上可以更好地诠释室内空间的风格特点、情感和意境,当人们身处于这个空间时就似是莫兰迪作品般以小见大的映射空间精神力量和思想,将莫兰迪作品中的简洁、淡然安宁变成空间氛围的简洁、淡然安宁。现代设计搭配手法也越来越丰富和多元化,莫兰迪自成体系的灰灰的色调搭配越来越受人的喜爱,并且仿佛拥有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其更容易触动人的心弦,更能展现室内空间的品质感和时尚艺术感。

结语

乔治·莫兰迪的作品不像我们表面看到的形式那么简单,他的画面所传递的和谐、淡雅、空灵都与他的生活学习、艺术追求密不可分。而我认为绘画艺术和设计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莫兰迪这样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可以带给我们诸多启发和思考,不仅仅是提高视觉审美,更是精神的修炼。因此文章研究分析了莫兰迪绘画作品的创作背景、形成过程和艺术特色,并探讨了如何将他的艺术理念融入到室内空间设计中,给予设计以灵感,使室内设计更加丰富和充满内涵。其次对于“莫兰迪”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能够更好地提升空间韵味和质感,并且更深层次地提升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品味,更能使室内设计等现代设计有了更多的启迪、发展和可能性。而且莫兰迪曾经说过:“我需要花费数周的时间思考瓶子本身,和确定哪一组瓶子搭配特定的彩色桌布会很合适,但是还是会错失空间”,设计者也应该如他般对设计怀有一颗诚挚之心。

参考文献

[1]高翔.莫兰迪绘画的四个时期[J].世界美术,2 011,(12):86-90

[2]蒋梁.直观时间显现[D].中国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10

[3]戴晶晶.莫兰迪作品风格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4]陆鑫婷,梁珂.中国画留白手法在新中式风格中的应用研究[J].设计,2 017,(19):156-157

[5]孟绘霞.探问—真实—莫兰迪[D].中国美术学院,20 01

[6]刘瑶.探讨色彩搭配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J].设计,2017(13):155-156

[7]何苗.色彩特性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研究[J].设计, 2019 (05):74-75

[8]李秋.静观纯粹——乔治莫兰迪绘画浅析[J].艺术评鉴,2020,(02) 45-46

猜你喜欢

莫兰迪室内空间色彩
《室内空间设计》
莫兰迪笔下的高级灰
室内空间设计之住宅设计
浅谈室内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
莫兰迪的夏天
安静地欣赏几支花瓶
神奇的色彩(上)
家具在室内空间布局中的品质特征探讨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