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福州滨海游憩空间发展策略*

2021-07-13汪子茗

中国城市林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连江县滨海绿地

吕 梁 朱 捷 汪子茗

1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 400030

2 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030

游憩空间是游憩的载体,由游憩物质空间和游憩行为耦合的空间体系组成,该空间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游客的休息、交往、锻炼、娱乐、购物、观光、旅游等游憩需求[1-3]。游憩空间对于城市的形象和居民幸福感有着重要意义[4]。现有对游憩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游憩空间结构形态、游客与游憩空间的关系,以及游憩空间规划设计。城市游憩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包括游憩供给要素、游憩需求要素,以及联系供求的游憩通道和游憩路线,学者认为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城市游憩空间及其配套的发展。我国学者已经对大连市[5]、福州市[6]、上海市[7]、宁波市[8]等城市游憩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建议;在游客与游憩空间的关系上,学者从游客的游憩忠诚度[9]、游憩空间满意度[10-12]及地方依恋特征[13]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游憩空间规划上,学者从社区[14]、城市角度[15-16]和滨海区域[17]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综上可知,国内对游憩空间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综合研究较少,但对游憩空间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研究有助于游憩空间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福州滨海游憩空间系统的完善。

1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研究范围包括福州市连江县、马尾区、长乐市和福清市。除去基本农田、自然保留地和城区连片建筑,研究区总面积约为3 540 km2,共有街道和乡镇68个,包括了福州市主要的滨海区域,是福州市重点规划滨海新区的主要区域。据福州市统计局统计,2006—2016年福州市滨海的4个区县的常驻人口增长了近20万,2016年有285.1万常驻人口,占福州市的37.67%。

福州滨海游憩空间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数据由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两部分组成(表1)。

表1 滨海游憩空间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数据来源

2 福州滨海游憩空间分类

国内对游憩空间的分类研究较杂,都是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者的知识储备自行分类。本研究综合福州滨海区域游憩空间现状,结合吴必虎[2]和钱冶澄[18]对游憩空间的分类方法,根据游客的使用背景、使用动机和游憩空间性质将福州滨海游憩空间分为旅游度假型、公园绿地型、文化型和商业型4大类。

3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3.1 建立评价体系

游憩空间开发的适宜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结合福州滨海游憩空间用地的特征,通过德尔菲法进行因子筛选,遵循科学性、区域特色性原则、系统协调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最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表2)。

表2 评价指标体系

3.2 获得评价因子权重

各类游憩空间用地因子权重是通过AHP法获得,其中以各类滨海游憩空间用地适宜性为目标层,社会经济指标和自然地理指标为中间层。通过对30个相关专家的问卷调查,计算(每组0≤CR≤0.1,通过一致性检验)得到指标层各个因子的权重(表3)。

表3 各类游憩空间指标层因子权重

3.3 指标因子等级划分及赋值

通过对40个风景园林学、旅游学及地理学等学科的相关专家发放问卷,最终收回36份问卷;确定到国道和省道距离、到县道和乡镇道路距离、到县(市)中心的距离、到乡(镇)中心的距离、与现有游憩空间距离、到海岸线距离和到水系距离7个具有连续性指标的极限值,并通过向专家咨询确定土地利用类型、坡度、海拔3个指标因子的分级标准及赋值(表4)。

表4 滨海游憩空间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分级标准和赋值

3.4 适宜性评价计算

首先通过ArcGIS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相关处理,然后通过多因子叠加分析法进行计算,获得各类游憩空间用地适宜性评价。计算公式如式(1):

式(1)中,RS为游憩空间适宜性评价得分;Wi为单因子权重;Xi为因子赋值评分。

4 结果与分析

4.1 游憩空间适宜性评价总体分布

将福州滨海游憩空间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分级及赋值结果中的每个单因子进行栅格化,每个栅格为30m×30m,再结合各类游憩空间指标层因子权重,运用Arcgis中的栅格计算器进行叠加计算得到福州滨海游憩空间适宜性评价结果,并通过Arcgis中的自然断点法,将福州市滨海各类游憩空间用地适宜性评价分成Ⅰ级适宜区、Ⅱ级适宜区、Ⅲ级适宜区、Ⅳ级适宜区4大类(图1、图2、图3、图4)。这4种类型分别代表了最适宜游憩空间用地、较为适宜游憩空间用地、勉强适宜游憩空间用地和不适宜游憩空间用地。

图1 旅游度假型用地适宜性评价

图2 公园绿地型用地适宜性评价

图3 文化型用地适宜性评价

图4 商业型用地适宜性评价

通过各类游憩空间用地适宜性评价图可以看到4类图在总体上都是以Ⅰ级适宜区为中心,等级向外依次降低。旅游度假型的Ⅰ级适宜区分布较为分散,主要分布在沿海线区域,县市中心的Ⅰ级适宜区分布较少,故旅游度假型更适合在沿海岸线区域发展;公园绿地型游憩空间总体上分布较为广泛,在县(市)中心形成了3个Ⅰ级适宜区,且在沿海线区域也有广泛分布,故公园绿地型游憩空间适合发展的范围较广;文化型和商业型的Ⅰ级适宜区基本相同,都主要出现在县(市)中心,形成了中心评分高而四周评分低的分布形态,故这两种类型的游憩空间适合在县市中心建设发展。

4.2 各区域适合发展游憩空间乡镇的筛选

根据对福州滨海旅游度假型I级适宜区所占面积前30的乡镇进行统计的结果,这些乡镇I级适宜区面积较大,更适合进行旅游度假型游憩空间开发,其中I级适宜区超过5km2的有渔溪镇、东瀚镇、猴屿乡、城头镇和琅岐镇等13个乡镇。在前30名中,福清市有12个乡镇在列,连江县有8个乡镇在列,长乐市有7个乡镇在列,马尾区有3个乡镇在列。

根据对福州滨海公园绿地型I级适宜区所占面积的前30的乡镇进行统计的结果,这些乡镇I级适宜区面积较大,更适合进行公园绿地型游憩空间开发,其中I级适宜区超过5km2的有渔溪镇、东岱镇、吴航街道、猴屿乡和营前镇等18个乡镇。在前30名中,福清市有11个乡镇在列,连江县有7个乡镇在列,长乐市有8个乡镇在列,马尾区有4个乡镇在列。

根据对福州滨海文化型I级适宜区所占面积前30的乡镇进行统计的结果,这些乡镇I级适宜区面积较大,更适合进行文化型游憩空间开发,其中I级适宜区超过5km2的有江南乡、东岱镇、吴航街道、鹤上镇和龙江街道等14个乡镇。在前30名中,福清市有11个乡镇在列,连江县有7个乡镇在列,长乐市有9个乡镇在列,马尾区有3个乡镇在列。

根据对福州滨海商业型I级适宜区所占面积前30的乡镇进行统计的结果,这些乡镇I级适宜区面积较大,更适合进行商业型游憩空间开发,其中I级适宜区超过5km2的有江南乡、东岱镇、吴航街道、鹤上镇和龙江街道等14个乡镇。在前30名中,福清市有12个乡镇在列,连江县有7个乡镇在列,长乐市有8个乡镇在列,马尾区有3个乡镇在列。

4.3 乡镇游憩空间发展的主导类型

将上述各类游憩空间I级适宜区的前30名乡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6个乡镇都适合发展4种类型的游憩空间;7个乡镇适合发展3种类型游憩空间;13个乡镇适合发展2种类型游憩空间;6个乡镇适合发展1种类型的游憩空间(图5、图6、图7、图8)。通过各类游憩空间I级适宜区的面积比确定各乡镇的游憩空间主导发展类型。

如图5所示,长乐区共有4个乡镇适合发展4种类型游憩空间。通过I级适宜区的面积比可知,长乐市的猴屿乡和张港镇的旅游度假型I级适宜区面积占比最大,故这两个乡镇应以旅游度假型为主导发展类型,而营前镇和吴航街道文化型、商业型和公园绿地型I级适宜区面积比重较为相似,这两个乡镇应同时注重这3种游憩空间的发展;连江县共有3个乡镇适合发展4种类型的游憩空间,在这3个乡镇中,东岱镇和江南乡应注重文化型、商业型和公园绿地型的游憩空间发展,浦口镇则应注重公园绿地型和旅游度假型游憩空间的发展;马尾共有2个乡镇适合发展4种类型的游憩空间,其中马尾区的亭江镇应以公园绿地型游憩空间为主导发展类型,马尾镇应同时注重商业型和文化型游憩空间发展;福清市共有7个乡镇适合发展4种类型的游憩空间,其中龙江街道和音西镇应注重文化型和商业型游憩空间的发展,渔溪镇、港头镇和东瀚镇应同时注重公园绿地型和旅游度假型游憩空间的发展,海口镇和东山镇应以公园绿地型为主导发展类型。

图5 适合4种类型发展的乡镇

如图6所示,福清市的阳下镇和宏路镇,长乐市的首占镇,连江县的琯头镇和马尾区的罗星街道应注重文化型和商业型游憩空间的发展;而福清市的三山镇和连江县的马鼻镇应以旅游度假型为主导发展类型。

图6 适合3种类型发展的乡镇

如图7所示,福清市的玉屏街道,长乐市的金峰镇、江田镇、鹤上镇应同时注重文化型和商业型游憩空间的发展;福清市的江镜镇、城头镇,马尾区的琅岐镇,长乐市的湖南镇,连江县的安凯乡应同时注重公园绿地型和旅游度假游憩空间的发展;福清市的龙田镇应以旅游度假型游憩空间为主导发展类型;长乐市的文武砂镇和湖南镇应以公园绿地型为主导发展类型;连江县的丹阳镇应以商业型游憩空间为主导发展类型。

图7 适合2种类型发展的乡镇

如图8所示,连江县的晓澳镇、苔菉镇和黄岐镇,福清市的沙埔镇应以旅游度假型游憩空间为主导发展类型;连江县的日溪乡因以公园绿地型游憩空间为主导发展类型;长乐市的松下镇应以文化型游憩空间为主导发展类型。

图8 适合1种类型发展的乡镇

5 结论与发展策略

5.1 结论

1)福州滨海游憩空间分为旅游度假型、公园绿地型、文化型和商业型4个类型。

2)4类游憩空间总体上都是以Ⅰ级适宜区为中心,等级向外依次降低。旅游度假型的Ⅰ级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沿海线区域;公园绿地型在县(市)中心形成了3个Ⅰ级适宜区,且在沿海线区域也有广泛分布;文化型和商业型的Ⅰ级适宜区基本相同,都主要出现在县(市)中心。

3)对各类I级适宜区所占面积前30名的乡镇进行统计并确定不同乡镇的游憩空间发展主导类型,其中具有3种主导类型的乡镇有营前镇、吴航街道、东岱镇、江南乡;具有2种主导类型的乡镇有浦口镇、马尾镇、龙江街道、音西镇、渔溪镇、港头镇、东瀚镇、阳下镇、宏路镇、首占镇、琯头镇、罗星街道玉屏街道、金峰镇、江田镇、鹤上镇、江镜镇、城头镇、琅岐镇、湖南镇,具有1种主导类型的乡镇有猴屿乡、张港镇、亭江镇、海口镇、东山镇、三山镇、马鼻镇、龙田镇、文武砂镇、湖南镇、丹阳镇、晓澳镇、苔菉镇、黄岐镇、沙埔镇、日溪乡和松下镇。

5.2 发展策略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福州滨海游憩空间的发展策略如下:1)县(市)中心适合以文化型和商业型为主导、公园绿地型和旅游度假型为辅打造综合游憩空间聚集地发展,而在沿海线区域适合打造以旅游度假型为主、公园绿地为辅的游憩空间聚集地;2)政府可根据不同乡镇适合发展的游憩空间类型进行积极引导,完善配套设施;3)可以通过改善用地适宜性评价要素扩大适宜发展游憩空间的范围。

猜你喜欢

连江县滨海绿地
海上牧场
滨海白首乌
二污普数据在连江县大气管理工作中的利用
滨海顶层公寓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岳滨海 藏石欣赏
连江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旧址外澳尊王宫修复竣工庆典举行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